《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30 02:15:53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教学设计

【作品分析】

《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是法国作曲家圣一桑创作的《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第一首。首先是引子部分,两架钢琴从弱渐强的和弦颤奏,好像是兽王出场的威武先导。接着,弦乐组从低向高进行,节奏越来越紧凑,力度越来越强,当冲到最高音之后,迅速向下刮奏中,好像一阵狂风迎面而来。虽然我们还没有看到狮子的身影,就已经让我们感到它的威严。

接着两架钢琴合奏出模仿军号的音调,这种音调一般是作为王公贵族出场的信号,作曲家运用这样的音调,表现了狮王出场时威严、豪华的排场。

随后,狮王便在威武的进行曲中出场了。弦乐在低音区奏出了雄壮的旋律,钢琴在乐句结尾奏出模仿军号的音调,好像它的仪仗队一直跟在它的身旁,显示着狮王的威风。这个主题演奏了两遍。

然后乐曲进入中间部分,这是一段模仿狮子“吼叫”的旋律。由钢琴奏出上行再下行的半音阶旋律,力度由弱渐强再渐弱,好像狮王的吼叫声。这个“吼叫”的旋律共演奏了四次。在句尾是弦乐模仿“吼叫”,情绪稍微活跃了一些。

之后,乐曲进入尾声。“行进”和“吼叫”的主题交替进行,最后乐曲在一声狮子的“吼叫”声中结束。

【教学目标】

1、能哼唱狮王“行进”主题,联想狮王威风凛凛的形象,并分辨在乐曲中出现的次数。

2、能随音乐用动作模仿狮王的吼叫。

3、知道乐曲是由钢琴与弦乐组演奏的。

【教学过程】

一、聆听导入

1、师:在音乐课上,我们欣赏过许多表现动物的乐曲,让我们回忆一下这些音乐片段,他们表现了哪些动物?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口哨与小狗》《野蜂飞舞》《大象》《母鸡和公鸡》《跳圆舞曲的小猫》。

(2)学生聆听音乐说出表现的动物形象。(小狗、蜜蜂、大象、公鸡、小猫)

2、师:同学们说的很对,其中《大象》和《母鸡和公鸡》是法国作曲家圣·桑《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选段。今天,老师再给大家带来一首《动物狂欢节》组曲中表现动物的乐曲,请你们听一听,音乐表现的是威风凛凛的大型动物,还是温柔可爱的小型动物?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全曲,学生自由回答。

(2)师:音乐表现的是威风凛凛的大型动物,它是谁呢?(学生自由回答)

3、师:同学们的联想很丰富,有的同学说是老虎、狮子,有的同学说是豹子,这些都是威风的大型动物。你们的想象和作曲家要表现的一样,是狮子。今天我们就来欣赏《引子与狮王进行曲》,听一听作曲家是怎样表现狮子的。

二、聆听引子

师:首先,我们来欣赏引子部分,听一听它表现了什么样的情绪,使你联想到一个什么样的情景?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引子部分,学生自由回答。

(2)师:这段音乐一直在低音区进行,力度由弱渐强,好像表现了神秘而又森严的森林形象。为狮王的出场做了铺垫。

三、聆听A乐段

1、师:狮王马上就要出现了,它是悄悄地接近我们还是大摇大摆的走出来呢?你是通过什么音乐要素感受到的?

教学提示:

(1)教师弹奏或播放前奏。

(2)师:钢琴奏出了一个力度很强的号角性音调,好像狮王出场的前奏。

2、师:在这个号角性音调的指引下,狮王出来了,我们来听一听这段音乐的情绪是怎样的?是由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学提示:

(1)教师弹奏或播放A段音乐。

(2)师:这是一段进行曲风格的旋律,情绪威武、雄壮,我们把它叫做“行进”主题吧。它是由弦乐组演奏的,就是小提琴、中提琴、大提琴和低音提琴,它们总称为“弦乐”。

3、师:大家要记住这段旋律,它在音乐中会经常出现。我们来听一听它在A段音乐中出现了几次?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A段音乐,引导学生分辨“行进”主题出现了两次。

(2)出示“行进”乐谱,指导学生用“bang”模唱。

4、师:为了表现狮子的威武,老师为这个主题填了歌词,听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教学提示:

(1)出示歌片,教师范唱歌曲。

(2)指导学生演唱歌曲。(注意社4的音准)

5、师:从同学们的歌声中,老师感到了狮王的威武,谁能随着音乐模仿一下狮王的姿态和脚步呢?

教学提示:

(1)请几位同学上台随音乐模仿,其他同学演唱。

(2)根据学生的表现和演唱进行评价(是否能听前奏准确进入,是否能表现出狮王威武的形象。)

四、聆听B乐段

1、师:狮王“行进”主题演奏了两遍之后,音乐发生了什么变化呢?你觉得这段音乐狮王像是在做什么?(播放B段,学生讨论)

2、师:这段音乐好像表现了狮王的吼叫,我们叫它“吼叫”主题吧。它叫了几次呢?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B段,引导学生分辨狮王“吼叫”了四次?

(2)师:你们怎么听出来是“吼叫”呢?

(3)引导学生随着音乐划出狮王“吼叫”的旋律线,力度由弱渐强,再由强渐弱。

3、师:我们完整地欣赏B段音乐,用动作表现狮王的“吼叫”。

五、聆听C乐段和尾声

1、师:狮王“吼叫”之后,音乐又再现了哪一段旋律呢?(教师播放C段音乐,学生讨论)

2、师:我们再次听到了“行进”的旋律,但是这次不是弦乐组演奏的了,它是什么乐器演奏的?

教学提示:

(1)对比聆听A与C乐段,学生讨论。

(2)师:指导学生分辨两段旋律在音乐要素方面的不同,在正确的术语上划√。

(3)师:虽然两段都是“行进”的旋律,但不同力度、音色、音区表现了不同的狮王形象。弦乐在低音区力度强,表现的是威猛的狮王,钢琴在高音区力度稍弱表现的是稍活泼的狮王。

3、师:第二次狮王“行进”主题演奏了两遍之后,乐曲进入尾声,这时“行进”主题与“吼叫”主题交替出现,最后在狮王的吼叫声中结束。(播放尾声)

六、聆听全曲

师:《引子与狮王进行曲》我们全部欣赏完了。老师这儿有两张图片,一张是狮子行走的图片,一张是狮子吼叫的图片,请同学们一边听音乐一边贴出他们出现的顺序。

教学提示:

(1)教师播放音乐,请两名同学随音乐在黑板上贴出图片,其他同学在座位上贴。(引子图、前奏和尾声事先贴好)

(2)根据学生的情况进行评价。

七、拓展欣赏

1、师:《引子与狮王进行曲》使我们联想到了威猛的狮子,我们再来听一听这段音乐,它能使你联想到什么动物?大型的、小型的、威猛的、还是温柔的呢,为什么?(播放《天鹅》,学生回答)

2、师:这是《动物狂欢节》中另一首乐曲《天鹅》,大提琴演奏的优美旋律使我们联想到美丽的天鹅在湖面上浮游的情景。

八、检测小结

1、师:音乐欣赏完了,我们来做个问答游戏吧。老师的盒子里有几个问题,抓到什么问题就请你回答。

问题:

(1)还记得这个乐曲的名字吗?是哪位作曲家创作的?

(2)听三段音乐,哪一段音乐是由弦乐组演奏的?哪一段音乐是钢琴演奏的?请连线。(连线图:海顿《弦乐四重奏》《袋鼠》:两架钢琴)

(3)你能哼唱狮王“行进”的主题吗?

2、师:今天,我们欣赏了法国作曲家圣·桑《动物狂欢节》组曲中的《引子与狮王进行曲》,知道了不同力度、音色、音区的音乐可以使我们联想到不同的音乐形象。最后让我们一起演唱歌曲《狮王进行曲》,记住这个经典的旋律吧。

上一篇:唱歌课《阳关三叠》教案 下一篇:人教版与人音版(2011)初中音乐课标教材课后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