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对策

时间:2022-09-30 01:12:26

探讨优化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对策

良好的教学方法对初中数学教学质量有重要影响。加强初中数学教学方法的创新,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初中数学知识。在初中教育阶段,数学教学是很枯燥乏味的,传统教学方法已经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造成学生学习成绩普遍较低。因此,必须积极探索符合现阶段要求的初中数学教学方法。

一、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

初中数学教材中有着大量的公式、定理以及特殊符号,这些都是最重要的知识点,是学生需要深刻理解并牢固掌握的。因此,教师要指导学生做好课前预习,遇到新的公式时要亲自对其进行推导。教师也要让学生将这些公式、定理汇集在一起,统一进行抄录,达到加深印象的目的。在课堂上,当教师讲解这些内容时,学生也要看自己在预习时的理解是否和教师讲解得一样,是否存在理解错误的地方。另外,教师也要让学生在预习的过程中,试着做练习题。因为学生通过做教材上的练习题,能够更好地巩固所掌握的知识。同时也能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让学生主动参与学习,不断提高自学能力。

二、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1.多想

教师要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让学生多想。在初中数学教育阶段,学生必须具备独立思考的能力,要在预习、听课及做题中多想,通过深入思考,才能对数学知识有着更加深刻的理解,从而掌握学习数学的规律,并灵活运用多种方法解决数学问题。

2.多做

教师要让学生多做练习题,当课堂教学结束后,学生通过做适量的练习题,不仅能够对所学的数学知识进行巩固,达到熟练的目的,同时也能养成灵活应用知识的能力。另外,学生做完练习题后,能够将不同的数学知识联系起来并融会贯通。学生在做练习题过程中,必须认真审题,积极思考,要尽量找出多种解题方法,从而找到最简单的解法,加深对知识的熟悉程度。

3.多问

多问是指学生在学习时要善于发现问题,敢于提出问题,这样才能促进学生学习的进步。否则学生如果一问三不知,又不主动提出问题,是不能学好数学的。因此,为了发现问题,教师不仅要让学生深入观察,还要让学生多动脑筋、多独立思考。如果遇到自己无法解决的问题,必须虚心向教师、同学请教。学生只有在学习过程中善于发现问题,并虚心向别人请教,才能有所提高。

4.多合作

通过合作学习,学生不仅能够增强自身参与能力,同时也提高了沟通交流能力。因此,教师可以在数学教学中,以小组为单位开展合作学习,通过学生间的互动,共同促进学习。

三、重视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重视学生的学习主体地位,能够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师要尊重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地位,并让自身的主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一是在课堂教学开始时,教师要为学生创设学习情境,将学生的情感调动起来,并引导学生提出开放性问题。只有巧妙设置问题,才能引导学生思考,但是需要注意的是,教师所设计的问题不能是问答式的,而是要紧紧围绕教学内容。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让学生在探索思考的过程中,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二是教师要求学生必须根据问题开展适合自己的教学活动,比如实践操作、开展游戏、模型制作等。通过运用观察、联想、归纳、总结等方法,让提出的问题更加数学化,让学生探索猜想。三是教师要激发学生发散性思维。目前,初中数学题目是十分灵活的,解题方式也有很多。所以这就需要学生不仅要把握问题的特点,同时也要对问题进行深入研究,从实际问题出发,多问几个为什么,激发自己的发散思维能力;教师要指导学生注重平时积累,运用多种思维方式去解决问题。

比如,以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为例:主要教学目标是让学生利用辅助线证题,让学生的观察、猜想及论证能力得到培养。教师要通过活动,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激发学生的求知欲,锻炼学生多样性思维。同时教师也要在教学中渗透类比、化归、数形结合的数学思想。在具体教学过程中,首先教师可以利用一个三角形纸片,当着学生面剪下三个角,并将这三个角随意拼凑,恰好可以拼凑成一个平角,因此可以得出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这样的教学方法十分形象,能够有效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其次教师指导学生证明,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能够联想到平角为180°,一对邻补角之和为180°,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从而能够得出三角形内角之和为180°。

总之,随着我国教学改革的深入推进,对教师教学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初中数学教学中,只有教师从实际教学内容出发,不断对教学方法进行创新改革,才能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让学生学习起来更加轻松,在无形中提高学生的成绩,从而较好地完成初中数学教学目标。

上一篇:基于生本理念下的“翻转课堂”尝试 下一篇:新课程背景下高中化学课程的施教方法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