撰写教学论文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时间:2022-09-30 12:54:20

撰写教学论文应该注意的一些问题

摘 要: 为了保证教学论文的质量,本文指出了在撰写教学论文中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恰当的选题;合理的论点;清晰的写作思路;理论水平要提升。

关键词: 教学论文 选题 论点 思路 理论水平

教学论文是研究者运用一定的研究方法对于特定的教学问题、现象、文献或理论进行系统专门的研究和探讨,得出新结论、提出新观点、作出新解释、进行新论证的一种理论性文章。撰写教育论文,不但是教师教学科研能力的一种具体的表现 ,而且是不断提升教学科研能力的一种有效途径和方法。下面我结合自身撰写教育论文的实践,针对在撰写教学论文过程中应该注意的问题,谈谈看法,期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一、恰当的选题

选题是撰写教学论文关键的一步。所谓选题,顾名思义,就是选择教学论文的论题,即在写论文之前,选择确定所要研究论证的问题。“题好文一半”是很多作者写作经验的总结,因为确立一个好的题目,就可能写出一篇好论文;相反,论题选得不好,不仅会为收集整理材料、提炼论点、安排文章的结构和动笔写作带来一系列的困难,而且会造成半途而废,即使勉强完成写作,质量也堪忧。正确而又合适的选题,对撰写论文具有重要意义。选题立意要注意以下三点。

(一)确定论题的内容和方向

撰写教学论文应该从自己的教学实践出发,总结自己成功运用教育技术,有效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效益的案例,总结其中带有规律性的东西。即结合本专业的教学实践,找出当前教学上的问题,然后在改革实践过程中细致地观察、分析、比较、评论,把有关的知识都积累下来,到了一定的时候,改革效果就显示出来了,经验也能上升到理论的高度了。这样结合教学进行选题、研究并撰文,可以使实践经验上升为理论,理论反过来又可以指导实践,相辅相成,相得益彰。

(二)论题的大小应适宜

题目的大小要根据自己理论水平的高低、专业知识的深厚与否、研究能力的高低等主观条件而定。同时也要依据当地教育水平、教育资料的订阅及收藏情况等客观条件,量力而行。在不少人的潜意识里,似乎题目越大,论文的分量就越重,或者说就越像论文。一般来说,题目宜小不宜大。题目太大,论点过多,内容庞杂,不好驾驭,容易使之空泛、湮没重点和中心,更容易顾此失彼,首尾脱节。与其空泛地议论一大堆问题,不如较深入地论证、阐明一两个主要问题。论题研究的范围小,可以研究得深入透彻,有独到的见解,那么这篇论文就有一定分量。当然,题目的大小也不是绝对的,大题可以小作,小题可以大作,关键还在于如何确定具体的论证角度。

(三) 论题要有创新

撰写教学论文,选题前要了解论题的研究动向与前沿,避免盲目性。要明晰哪些问题即将成为教学的热点,哪些做法可以解决大家公认的难点,先进行教学实验,取得经验体会,在现代教育理论的指导下,再将问题提高到理性上来认识,总结出几点有价值的规律性的东西,在此基础上再立意选题。选题要敢于创新,敢于标新立异,力求有一定新意。提倡敢于创新,并不是说凡是别人涉及的领域或问题都不能写,换一个角度,换一个层次,照样可以取得新的研究成果,这也应该属于创新的范围。当前,各学科教学研究的主攻方向是破除传统的封闭型的教学思想和教学方法。诸如大面积提高各学科教学质量,发展创造性思维能力,发展后进生的智能,讨论改编新教材,建立新的教学体系,探讨各学科教学质量的评价标准,分析计算机多媒体在各学科教学中的应用,阐述如何提高各学科教师的素质等均是亟待研究的重要课题。

二、合理的论点

确立论点,是教学论文写作的关键。论文的论点是在对材料的分析、研究中产生的。论点的形成,就是对材料进行整理、分析、概括、提炼的过程。要确立一个明确的观点,并且力求正确、有新意、有理有据,这是写好教学论文的基本前提。撰写者在确立论点的时候应注意:

(一)论点的正确性

论点应该从实际材料中提炼出来,做到正确和鲜明。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表明作者的态度;提出的看法要如实地反映客观事物的实际;确立的论点要揭示事物的本质。论点的说服力根植于对客观事物的正确反映,而这又取决于作者的立场、观点、态度、方法是否正确,如果论点本身不正确,甚至是荒谬的,那么再怎么论证也不能说服人。因此,论点正确是议论文最起码的要求。

(二)论点的鲜明性

赞成什么,反对什么,要非常鲜明,不能模棱两可,含混不清。对于文章写作,多次强调要力戒“概括不明”、“判断不恰当”。而有些论文的中心论点提炼不够,没有把问题的实质想清楚,抽象概括也不准确,造成观点含糊不清,似是而非,似有若无。

(三)论点的新颖性

科学研究就是要不断开拓新的领域、新的途径,有所发现,有所创新,从而推动科学文化的不断发展。因此,作为反映科研成果的教学论文,必须有新颖性和创造性,提出新的思想、新的理论、新的见解,有独创性。而在教学论文中,有些文章重复别人已经谈过的东西,人云亦云,亦步亦趋,“吃别人嚼过的馒头”,没有个人创见,没有新角度、新材料。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是作者不注意阅读文献资料,研究信息掌握不足,研究的问题是别人已研究或解决了的,或者是由于写作者对某问题缺乏钻研精神,没有提出自己独特的见解。

三、清晰的写作思路

教学论文的写作,我们一般要先拟好一个写作提纲,然后撰写初稿,通过反复修改,最后定稿,从而保证教学论文写作思路的清晰和流畅。

(一)拟定提纲

写好论文的一个很大障碍是条理不清。为了防止出现这种问题,在写作之前应列出论文的提纲。拟定提纲可以帮助我们树立全局观,从整体出发,检验每一个细节所占的地位、所起的作用;展现相互间的逻辑联系是否得当;各个部分之间的比例是否和谐;每一个部分、每一环节是否都是为全局所需要,是否丝丝入扣,配合默契,是否都能为主题服务,等等。拟定提纲要把握“先粗后细、先大后小”的原则,在写作过程中还可以修改和完善提纲,但不能没有。即便暂时没有形成文字的提纲,也要有个“腹稿”。

(二)撰写初稿

提纲只是论文的大致轮廓,不可能对每一细节都考虑周密完善,因而可以先写一个初稿。选择适当的时间和地点,使自己不受干扰地一连工作几个小时,尽快地根据提纲写完初稿。即使论文不是很长,也应力求初稿一次写成,这样的论文读起来有一气呵成之感。有了它,很可能发现原来提纲中某些设想有不恰当之处,这时就应加以调整或修改。对于有错误的论点、论据,或发现新的论点、论据,还应及时抽掉与增补,使之逐步完善。撰写初稿是填充提纲框架的过程,是论文写作成败关键的一环。因此,撰写初稿要做到表述清楚、有理有据、结构严谨。

(三)反复修改

完成初稿以后,可以放一放,等头脑冷静后再来审看和修订,也可把自己的初稿送请同行老师征求意见。通过这一环节,可以看出写作意图是否表达清楚,基本论点和分论点是否准确、明确,材料用得是否恰当,论据是否有说服力,材料的安排与论证是否有逻辑效果,大小段落的结构是否完整、衔接自然,句子词语是否正确妥当,文章是否合乎规范。这样反复推敲、精心修改,一能防止疏漏,二能充实提高,从而使文章恰如其分地表述自己的教学研究成果。修改的范围可大可小,在内容上包括:修改观点,修改材料。在形式上包括:修改结构,修改语言。

四、理论水平要提升

教师在撰写教学论文时,最大的困难是如何把经验上升为理论。教师一般都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但是如何通过自己的教学实践来进行理论探索,如何把自己的宝贵经验总结提炼为一篇优秀论文,总是感到困难重重,无从下手。那么,要提高教学论文中理论的含金量,提升教师的理论水平,就应从以下两个方面努力:

(一)培养理论思考习惯

教育改革本身就是一个不断探索的过程,这个过程不仅不能脱离理论的指导,反而需要结合实践发展提供的大量事实,进行理论探索。若缺少理论探索,教育研究就无法得到发展,因为理论来自实践。教师要结合日常工作进行理论探索,不断增强理论成分和思考的深度,慢慢磨练出理论思考的好习惯。“教学反思”是结合日常工作进行思考的最现成的方法。有些教师认为,“工作都做不完,哪还有时间去反思”。其实这是错误的想法,没有反思好像节约了时间,实际上教学没有改进,只能简单地重复昨天的错误,造成“恶性循环”。如果教师进行教学反思,一次比一次有质的提高,就能形成“良性循环”,更重要的是教师在这种循环的过程中能养成宝贵的思考习惯。理论思考需要有理论素养和丰富的知识来支撑,而这些要靠长期的培养和日常的积累。教师作为教育实践者,在教育改革的今天只有学习理论才能完成教育改革的试验研究。

(二)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

撰写教学论文必须坚持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教学论文在选题和观点上必须注重联系科研教学的实际,密切注视科研教学过程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人们只有深入到实际问题中,同客观事物广泛接触,获得大量的感性材料,然后运用科学的逻辑思维方法,对这些材料进行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加工制作,才能从中发现既有现实意义又适合自己研究的新课题。在科研教学实践中,新情况、新问题、新经验层出不穷,需要研究的问题方方面面,只要我们对现实问题有浓厚的兴趣和高度的敏感性,善于捕捉那些生动而具有典型性的现实材料,通过深入的思考和研究,就能从中引出有利于科研教学的规律性认识,提高教学论文的价值。

总的来说,在实际的撰写教学论文过程中应注意的问题不少,以上提到的几点希望能起到抛砖引玉的作用。要想写出高质量的教学论文,教师就要在遵守写作基本要求的基础上,根据自身的专业特点,对所述论题进行合理分析,做到论点明确,语言流畅,有理有据,层次合理,论证充分,逻辑严密,具有较强的说服力和创新能力,使其成为一篇优秀的论文。

参考文献:

[1]王玫.关于撰写毕业论文应该注意的问题[J].山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1,(2).

[2]tieba.省略/f?kz=150139376.

上一篇:高校舞蹈教学中示范教学法的运用及注意事项 下一篇:当前高校学生管理工作的问题及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