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

时间:2022-09-30 12:43:48

论儿科护理学教学方法

传统医学教育强调基础与临床各学科知识的完整性,遵循医学基础“桥梁”课一l临床课三段式教学模式。基础理论和“桥梁”课涉及众多学科,而护理专业课程的设置,由于人文医学课程占有一定比例的课时,与医学专业相比,医学基础课和“桥梁”课课程和课时均较少,护生医学理论基础不够扎实,同时,从基础课到临床课中间有一定的时间跨度,进入临床课教学时学生所学的很多基础知识已经淡忘。因此,学生在学临床课时理解不够,养成考前死记硬背的学习习惯,缺乏思考和主动学习的过程。学生在见习和实习期间又注重实际护理操作及日常工作的训练,很少针对病人存在的实际问题去独立分析思考。这种状态造成日后在l临床工作中缺乏创新精神,对自身和学科的发展造成一定限制。因此,如何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工作有机地结合起来,培养学生在临床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教学工作中应该思考的问题之一,现探讨几种教学方式在儿科护理学教学中的应用及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关键所在。

1不同教学方法在儿科护理学中的应用

1.1问题导向学习(problem—basedlearning,PBI)教学法自20世纪7O年代起,国外医学院校兴起PBI教学模式。即以问题为基础的学习方法。其基本特点是以学生为中心,以老师为引导。以临床问题为基础,以自我学习及小组讨论为教学形式的课程模式。两篇独立的Meta分析对2O年来有关PBI在医学教育方面的研究做了综述,一致认为,采用PBL教学方式培养的学生,在临床知识测试、临床工作能力及专科培训方面的能力远远超过传统教学方法教授的学生。

采用PBL教学方法教授儿科护理学,可以通过以问题为载体的方式学习典型临床病例,采用发现问题一分析问题一查找文献资料一解决问题的滚动学习链的学习策略,学生通过解决临床病人的疾病问题获取知识。目的在于培养护生将儿科护理学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临床技能、护理管理的知识有机融合,培养其将知识融会贯通的思维。

PBL教学模式从现象上看教师无须再围绕某个知识点讲细讲透,实际上教师必须对某些知识点精通掌握才能提出中心问题,才能让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把所要学习的知识点贯穿起来,形成一个知识链甚至知识网。因而PBI教学模式要求教师必须有驾驭问题的能力,因此该课题的核心问题是师资培训。而且,由于教学方法本生的特点,PBL教学需要的师资较多。在培训师资时可以以教学单元为单位,对参与教学的师资进行相关培训,包括本教学单元的理论知识及临床知识。临床知识包括某一疾病的发病机制、诊断治疗、预后及疾病转归等。

同时还包括对临床相关疾病护理中需要观察的重点,出现相应的临床问题时如何考虑和分析。通过PBL教学,护生在学习过程中不仅可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培养护生独立工作、独立思考和独立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对儿科护理的兴趣及日后在见习中的主动学习,同时对护生临床推理思维、批判思维、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有非常积极的意义。

l.2模块教学模块教学依据知识结构体系,形成教学模块,实现一种“立体化”的教学方式。在l临床课程中应用模块教学可以加强基础课程和临床课程之间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在临床工作中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日后对临床工作的总结和做临床科研奠定研究基础,体现出以学生为本的教学思想医学教,育网|搜集整理。

从事儿科护理工作,需要在严密观察病情的基础上独立思考,透过现象看本质,及时发现病情变化,协助医生解决临床问题。整个教学过程通过以病人为中心,从临床实用角度去认识概念,加强概念知识的纵横联系,提高学生掌握和应用知识的能力,提高对概念的理解程度。开展模块教学教师必须对某些知识点精通掌握才能开展。另外,临床病例的选择和病情观察与处理也会对教学效果起到关键作用。因此,教师必须具备丰富的理论知识和临床实践能力。

1.3教学中临床场景的设置及多媒体的应用儿科护理学是一门临床实践学科,如果在教学中设置临床场景,病例在病案基础上,以多媒体形式给出相应的体征及实验室检查,就能增强教学的生动性,开展该方式的教学,便于学生日后在临床工作中快速回忆所学知识并适时应用于临床工作,避免出现高分低能现象。结合临床场景的模块教学,从临床护士观察病情,医师针对病情变化处理病人的角度人手学习典型临床病例,引入相关的概念和理论,同时,帮助学生通过解决临床病人的疾病问题获取知识。教学目的在于培养护生将疾病的发病、诊治及转归与l临床工作有机融合,培养其在临床工作中发现问题并且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通过典型病例讲解使学生判断临床病人是否有脱水,脱水的程度和性质,如何纠正、补多少液、补什么液体、补液速度如何,解决上述临床问题必须要理解血液渗透压的概念,脱水情况下液体转移的问题等。。2儿科护理学教学改革的意义和关键问题

2.1加强儿科护理学教学,为儿科临床及教学培养优秀护理人才_7儿科护士在日常工作中需要严密观察病情,根据病情变化报告医师给予适当处置及相应护理措施。如果没有扎实的理论功底,就会使护士处于非常被动的从属地位,被动执行医嘱,丧失“病情变化第一目击人”的作用,贻误抢救时机。通过加强教学培养的儿科护理人员又可成为优秀的临床带教老师,充实了临床教学。儿科护理人员只有具备扎实的理论基础,临床严密观察病情变化,掌握发病机制及疾病转归的知识,才能不断总结临床护理体会,奠定儿科护理科研的基础。

2.2护理教学改革的关键一教学系统的形成和教学人才的培养长期以来,护理教学中,临床课教师一般为从事临床工作的临床医师,虽然临床经验丰富,但因为工作繁忙,用于探讨教学方法和更新理论的时间有限。而从事医学基础课的教师又缺乏临床实践,造成临床课和基础课的衔接困难。因此,提高教学质量需要培养护理教学专门的师资及形成护理教学独特的教学体系。

上一篇:区监察局反腐倡廉工作情况汇报 下一篇:探析儿科护理学课程设置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