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在每一个上海人驻足的地方

时间:2022-09-30 11:48:49

上海在每一个上海人驻足的地方

在上小学时,我们班有个漂亮的女生是上海人,她的父母都是银行职员。那时在陕北地区,大约有银行的地方就有上海人。大家说上海人聪明,而聪明的原因是因为他们吃鱼。这女同学还是我的邻居。我记得她们家有个苏北老太太,独眼、驼背、穿一身黑衣服,力大无穷。那老太太常年四季挎个大筐子,在山上转悠,遇到什么物什,比如玉米棒子、高粱穗子、谷子、糜子、洋芋蛋,包括地上生长的柴草之类,都往筐子里拾。那老太太凶恶极了,我们都很怕她,她常常是昼伏夜出,像民间故事里的人物,那时大家都很穷。

我上高中时是在西安郊区,我们班主任是上海人。她姓龚,是随军家属。这位女老师充满了激情和热情。我对文学的最初兴趣,以及后来以写作为一生职业,就与她的影响有很大关系。那时,她常给我的作文打最高分,而讲作文课时,总是在谈我的作文。她还兼另外的两个班的语文老师,在那些课堂上也讲我,这样我就成了这所农村中学的一个人物。那时对我来说,一周一次的作文课就是一个节日。这位龚老师后来不知道流动到哪里去了,她是随当军官的丈夫的调动而流动的。

我当兵是在新疆阿勒泰。那是一个多么遥远的地方呀,北方之北,西域之西。边防站的旁边是一个兵团连队。那一年我给边防站种菜。兵团的条田里,一片铺天盖地的向日葵地中,站着一位黝黑的女人。中亚细亚灼热的太阳烘烤着,那女人拿着个砍土墁,站在水渠的分岔口。“能分一点水给我吗?我要浇菜!”我骑着马走过去,向她打招呼。那女人想了想,同意了,用砍土墁在分闸口刨了刨,于是水流了下来。

纵然我有再丰富的想象力,也无法把眼前这身材矮小的、面容黝黑的、拿着砍土墁、穿着高腰雨鞋的女人,和印象中那些穿着窄腿裤、抹着红嘴唇的“上海阿拉”联系起来。后来她告诉我,她是上海人,1964年的上海支边青年。那时兵团里,有很多的上海支边青年,兵团的总部石河子,甚至有“小上海”之称谓。

这女人后来还到边防站来过两次,是看电影。有一次放的电影是朝鲜宽银幕故事片《卖花姑娘》。我记得,是我骑了马去通知兵团六连、五连、四连的。女人来时还带着她的两个男孩。那两个孩子和她一样黑,我们叫他俩“秃脑小子”。女人的丈夫是干什么的,大约是兵团赶马车的,或者不是,我记不清了。

那已经是三十多年前的事情了。2000年我重返白房子,曾经在这个兵团村庄停留了一阵。很遗憾,时过境迁,没有人能告诉我这个女人和她的家人后来的事情。陪同的兵团农十师文联主席杜元铎告诉我,有个叫邹家华的副总理到过这一带视察,他称兵团人为共和国伟大的公民,他说,光能在这么荒凉和恶劣的环境住下来和活下去,就让人肃然起敬。

我是在接触了许多上海人之后,迟缓的脚步才在1985年的初夏,踏入上海的。我下榻在《文汇报》招待所后便迫不及待地走向街头。感觉到上海并不像电影和传说中的那样纸醉金迷。摇摇晃晃的一个北方大汉,在南京路上走着,身子两边的弱不禁风的男女纷纷倒地,而我竟然浑然不觉。后来同伴们笑我,我才发觉,于是回到房间里,再也不上街了。

后来这些年,我许多次去上海,每一次都感到上海在变化、在发展,那情形,正如民间传说中的那样“见风就长,一日三丈”的巨人一样。上海人聪明、智慧、勤勉、大气。上海正在成为中国的经济之都。上海是中国地面上距离世界最近的地方。

记得前些年陕西电视台和东方卫视,曾经举办过一个卫星直播对话,陕西这边是我,上海那边是作家叶辛。我在电视上说:两千年前,西安就是世界上唯我独大的城市,而二百年前,上海只是东海边一个倭寇出没的小小渔村,而二十年前,深圳只是边境上的一个荒凉口岸;但是,时也势也,如今,在上海和深圳这两个庞大的经济动物面前,西安已经沦落得不成样子了!――我的这话实际上是一个西安人的自省和警策,当然,也有一种酸溜溜的滋味在内。

最后想说的是,由于儿子在上海一所著名的大学读研,因此上海对我们全家来说,成为一个心理上距离最近的城市。我母亲每天晚上一定要看上海的天气预报,然后为孙子冷暖操心。我夫人则每星期至少要拨两次“021”,听一听儿子的声音。我呢,我是男人,不把感情流露在脸上,不过只要是上海那边的事情,我都特别注意,以便为儿子将来的就业,做个准备。

儿子小时候爱吃米饭,爱吃鱼。大家开玩笑说,你长大后到上海去吧!没想到言者无心,听者有意,他果真在考研时,对着中国地图,瞅了半天,最后将目光落在上海交大。

上一篇:叶兆言:作家,以及写作之家 下一篇:以关爱的名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