蒸馒头和烤面包的不同

时间:2022-09-30 11:45:15

蒸馒头和烤面包的不同

文明程度决定烹饪方式

小麦在全球种植的历史足足有几千年。在世界各地,收获后的小麦被制成面粉,面粉又经过不同的烹饪方式变成各具特色的面食,东方人是蒸馒头、蒸包子,西方人是烤面包、烤披萨饼。对于同样的食物,东西方为何发展出不同的烹饪方式?

出现蒸和烤的区别,在原始时期是由文明发展的先后决定的。“烤”的烹饪方法是食物直接接近火源,不需要借助复杂的厨具,这是落后文明的表现:而“蒸”则是运用了水、火以及水蒸气,再借助有屉或者蒸笼的锅,这也意味着文明程度的先进。在人类文明史上,西方文明的起步要远远晚于东方,当东方民族的农耕文明高度发达时,西方民族还未完全脱离原始蒙昧的生活。直到17世纪时,欧洲贵族的饮食都还没有像样的餐具,人们用公匙喝汤,甚至可以在餐桌上擦鞋,中世纪的西方饮食可以称得上是“手抓饭”。

发展落后不是东西方烹饪方法不同的根本原因,因为落后者不会永远落后,当法国和意大利美食带动着西方饮食文化崛起的时候,东西方烹饪的差异依然存在,这又是为什么呢?

文化不同,烹饪不同

烧烤和蒸煮,表面上看似乎仅仅是烹饪方法的不同,其实也深刻折射了东西方文化观念的不同。西方的烧烤强调原汁原味,并且每一种食材都分别烹制,各种菜品分别摆放在盘中,例如烤牛排,即使盘子中装了土豆泥、西兰花,它们也不是和牛排一起烤出来的,在盘子里也是和牛排“割据”而立的。这是西方人喜欢强调个人主义的思维方式的体现。西方人喜欢把不同的事物分门别类加以研究,就是食谱也不调和在一起,强调每种食材自己的风味。

而中国的蒸煮则是把各种食材放在一起烹饪。比如西方披萨饼的馅料是一层一层铺上去的,而中国的包子馅就是把各种馅料切碎了搅拌在一起来蒸,这样的方式虽然使它们各自几乎失去了自己的本色,却产生了一种新的完整的美味。在中国的食谱里,把各种食材放在一起的做法非常普遍,如福建名菜“佛跳墙”就是中国“调和”的烹饪方法的高端表现,里面有鸡肉、鸭肉、猪蹄筋、瑶柱、鲍鱼、海参、猪肚、鱼翅等多种产自不同地域和领域的食材,从这道菜里虽然再也吃不到各种食材的本味,但是却能尝到一种全新的美味。这种“一锅煮”的方式,与东方人强调集体主义、讲究大团圆、重中和的中庸之道是相通的。

观念不同,礼仪不同

东西方不同的文化观念,除了影响了东西方的烹饪方法外,也在影响着进餐礼仪。

中国是礼仪之邦,已有的史料证明“礼仪”最初起源于饮食,《礼记》里说礼仪文化发端于饮食,祭祀礼仪也开始于饮食,至于那些人情礼仪则是后来才兴起的。于是在追求“天人合一”、崇尚和谐的东方,人们进餐喜欢团团围坐的聚餐形式,人们相互敬酒、相互布菜,体现出相互尊重、礼让的美德以及和谐团圆的氛围,同时也借此交流了感情并巩固了家庭观念,再加上几千年的阶级统治和儒家三纲五常的伦理教化,东方的进餐礼仪中也充分体现了阶层的差别。

而西方自文艺复兴运动以来,大力提倡平等、自由、人权和个性解放,特别强调对个性和自我的尊重,因此西方人进餐时奉行的是分餐制和自助式。在餐桌座次上也能看出不注重高卑尊下只强调平等和个性的“以人为本”的精神,西方以右为尊,男女间隔而坐,夫妇分开而坐,女宾客的席位比男宾客的席位稍高,男士要替位于自己右边的女宾客拉开椅子,以示对女士的尊重。

东西方文明从古至今就是向着两个方向发展的,当东方选择人情伦理的时候,西方就选择了个人主义和平等,而后来的启蒙时代的学者更进一步将保障个人权利和人人平等作为建立法制的基本原则,并推动其成为西方近代社会规范体系的基础。

蒸馒头和烤面包,不仅仅是烹饪方式的不同,更是文化观念的不同。

上一篇:维生素团队里的另类奇才 下一篇:樊154区块非常规井钻井液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