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琵琶演奏中的表现

时间:2022-09-30 11:30:58

浅谈琵琶演奏中的表现

琵琶音乐是中国传统音乐中非常重要的一个部分,它所追求的最终目标是审美意境中的生外之意,弦外之境。演奏本身是一门综合的表演艺术,而琵琶演奏者更是要在生活实践中获得更多的音乐美感和音乐思想,从而增强对琵琶音乐作品的诠释力度,提高感悟事物的能力。

琵琶具有丰富的表现力。它音域广,高音音色清脆明亮,中国音色圆润淳厚,低音音色结实雄浑,而且它的演奏手法极其复杂多样。它能表现活泼流畅、明快喜悦和婉转、抒情的曲调,因此琵琶曲目又有文武之分,表现的范围很广。

琵琶演奏者如何展示舞台演奏风格、表演水平和自身风采,是琵琶演奏者综合音乐素质和演奏技术的具体体现。它不是靠单方面的知识就能完成的多元艺术。就是成熟的琵琶演奏者,也往往因一时找不到投入的演奏感觉而严重影响了琵琶表演质量。归纳起来主要问题的表现:一是精力不集中,注意力没有全部投入到琵琶演奏和乐曲的内在情感中;二是受舞台等外界环境的影响,一时产生慌乱心里,分散了自己的注意力和感情投入;三是对所演奏乐曲的背景、主题、内容理解的不深不透,没有与其产生共鸣,化为自己心中应有的音乐形象,不能真正出神入化的进入音乐艺术境界;四是自己的演奏技术和技巧和断层,满足不了演奏乐曲艺术要求的舞台表现和应变能力,尚未达到炉火纯青的熟练程度和表演水平。那么,怎样才能比较完美的展现琵琶舞台表演能力和水平呢?本人对这一问题谈谈自己的看法:

一、一个学习音乐的人,不学习音乐素养就等于是一个机械弹奏的机器人,他就无法去理解音乐、懂得音乐、表现音乐

所以,学习音乐素养是为了全面提高自身的音乐综合素质,增强对音乐的感悟、理解和创造能力。有些学习者的演奏技巧相当娴熟,手指非常灵活,乐曲的演奏速度很快。但是,很少能够被他们的演奏感动。这主要是因为这些学生将技巧展示和表现音乐割裂开来,也就是将“精神”与“身体”分裂开来。在演奏过程中只是注意技巧的完整性而忽略了对音乐内容的感知和表现。其实,演奏的根本目的在于表现音乐的美,而技巧只是为了准确表达音乐所蕴含的美感的手段而已。要培养探索乐曲特点和表现方法的深层训练。乐曲特点和表现方法是根本不同的两个方面,前者是曲作者的创作意图,后者是演奏者的表现形式。一个是意会感官的艺术意境,一个是耳听目睹的艺术形象。因此,琵琶演奏者深刻分析把握琵琶乐曲的风格、特点、感彩和表现形式,是琵琶演奏家必须具备的综合能力和文化素质,那么怎样把握上述元素呢?我们在演奏一首琵琶乐曲之前,就必须做好以下几方面工作。一是要把握乐曲的感彩。要找准每个乐段的内在情绪属消沉、悲痛、喜悦的,还是粗狂、激昂、热烈的,深刻分析、研究和理解各段落不同的音乐形象、情感色彩的表现方法。然后用重复试唱的形式熟悉乐曲,调动自己的情感释放能动性。通过重复试唱,把乐曲的音乐形象融入自己的感情世界,引导自己全身心的进入音乐形象的艺术世界。这样带着自己的音乐情感,再试着演奏乐曲,就会比较容易的投入音乐艺术形象的情感之中。这时,脑海中就会浮现出一幕幕音乐故事与音乐形象的画面和镜头。想象是人对头脑中已有的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创造新形象的过程。人的头脑不仅能够产生过去感知过的事物的形象,而且也能够对为感知的事物产生联想。演奏者在音乐创造活动中的想象空间是无限的,但是,所有的想象最终都必须通过有形的、可听可感的器乐演奏形式得到体现。二是要有良好的舞台表演心态。如何向观众展现出自然、大方、得体的舞台演奏姿态,必须要有一个健康的表演心态,这是取得成功表演的内在条件,在整个演奏过程中,要保持精神焕发,镇定自若,做到得心应手,心态稳定的状态。但也要把握住适当的分寸,情绪过于兴奋会使演奏失控,情绪过于抑制又会失去演奏的效果。这就涉及到舞台演奏的感觉问题,感觉其实是一种很简单的心理过程,在演奏实践中,由于心情紧张,一旦在台上找不到演奏的感觉,就会努力寻找平时练琴时的表现来稳定情绪。所以,平时练琴的状态如何,对台上演出的成败有直接影响。因此,在平时练琴时就要认真锻炼自己的良好心态,学会控制情绪的本领,无论练琴或演出,都要高度集中精力,认真处理好每一个乐段和乐句表现方法,将音乐表现和演奏技巧有机的统一结合,达到“心手合一”,“声情并茂”的艺术表现程度。切忌卖弄技巧,影响演奏质量。三是要把握好演奏乐曲风格。乐曲风格的把握是舞台表演中的重要一环,风格,是指对乐曲所反映的时代特征的把握及演奏者在演奏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个性。他是诸多技术因素的综合体现,演奏风格可分为两部分:其一是乐曲本身风格。就是乐曲本身所带来的旋律、节奏等一系列的特征,如王惠然的《天山之春》和《彝族舞曲》,音乐本身的风格就截然不同,前者是新疆民族风格,后者是云南地方风格。其次音阶、调式、节奏等都不一样。要演奏好一首乐曲,首先要熟悉乐曲的创作背景、创作年代、作曲家的个性等等,从整体上对乐曲全面把握。其二是表演者自身的音乐素质和气质。演奏者音乐修养的高低,直接影响到对把握乐曲风格的粗细、高低、文野之别;首先从技术上要弄懂所奏乐曲的创作手法、旋律与节奏的特征所在。个人演奏风格涉及方面较多:有的表现出明亮、清脆的音色;有的则喜欢浑厚、响膛的音色;有的细腻者从小处着眼;有的粗犷者从大处着手;有的喜欢力度与速度的较大对比;有的喜欢自然稳妥的节奏变化等等。这些都是由每个人的不同气质所决定的,是学不到的东西,只能学习各种流派的演奏手段、方法、技巧等技法。四是要学习各种流派的演奏风格。主要包括地方风格和演奏者个人气质特点。演奏风格问题,起决定作用的是演奏者本人,没有相当的音乐修养,就谈不上表现风格。因此,初学者不存在把握乐曲风格问题,只有达到一定的演奏水平后,风格问题才能提到训练日程上来。因此,我们要通过各种渠道不断扩大自己的音乐视野,丰富音乐知识,提高音乐修养及艺术鉴赏能力,不断提升自己的音乐综合表现能力,成为一名出色的琵琶演奏者。

二、气与韵是琵琶演奏中不可缺少的重要表现方式。

琵琶作为中国传统音乐是以单线条旋律发展为主。要做到指与音的和就离不开气与韵搭配。这两方面在琵琶的演奏中都是非常重要的。气也就是气息,在琵琶演奏中,气息影响着演奏者的外部形态与内在情绪。呼吸作为气息问题的主要方面在琵琶演奏中极为重要。琵琶的演奏离不开呼吸的配合。韵更是不可缺少的。在琵琶的演奏手法中,体现左手的吟、揉、推拉、滑音等这也就是常说的“润腔”即“腔生韵”。任何作品的“韵”都离不开弦上和弦外的动作。

三、音色的处理是演奏者进行音乐表现的重要手段,也是音乐艺术表现中的重要环节

美的音色是指能正确表达音乐内容和情感,体现音乐风格的音色。在琵琶表演艺术中,除复杂的技术技巧外,发音与音色也居于非常重要的地位,很多琵琶演奏家对其进行过认真的研究,取得的经验在琵琶演奏艺术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四、要注重演奏动作及技巧的规范化训练

实践表明,具备规范、大方、舒展的琵琶演奏动作,是琵琶演奏成功如否的重要条件。有的演奏者在演奏时动作过大、过乱、过于夸张,显得杂乱无章;有的一上台就紧张、呆板、缩手缩脚;还有的表演动作一味追求好看,摆花架子,哗众取宠,导致演奏动作与音乐形象不和拍,两层皮。琵琶演奏技巧相当丰富,它的弹、跳、扫、拂等指法都有它自身的运动顺势,其他的指法是由这些基本指法演变而来。建议在弹奏琵琶时,最好能对着镜子练,要坐姿端正、大方、自然。右手的手势无论是向里、向外、向上、向下都要顺其自然,按照人的生理运动规律进行操作,防止过于夸张的做作动作。头部持低、昂、平、斜的角度,要随感情变化而转换,演奏热烈火爆的旋律,头部的动作幅度可以适当大些,以充分表达乐曲情感抒发为宜。

我们在练琴或演出中,无论是表现形式、演奏动作和演奏风格都要符合音乐形象和音乐情绪。要克服或避免与音乐主题相脱节的花架子动作,要用心演奏,以高度集中的精力和熟练的演奏技巧,淋漓尽致的刻画音乐形象,充分、自然、真挚地体现自己的演奏风格。积极探索自然、淳朴、得体、舒展、大方的琵琶演奏风格,这就是我们永远追求的琵琶演奏艺术水准和目标。

上一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如何做好情境创设 下一篇:中小学书记在学校管理中的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