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植乡土 雕琢人生

时间:2022-09-30 11:09:39

近年来,在贫困山区,校园环境创设被越来越多的学校所关注,受到不少领导、校长、老师的重视,引起了办学者的反思,一些有识之士也进行了有益的探索,有的地方运用“乡土美术”资源打造校园环境,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究其特点,其不再是校园环境建设的盲目跟风,而是有本地的“乡土美术”元素的主调;其不再是简单的“乡土美术”的装饰,而是有自己学校的校本特色的创造;其不再是一些校本的“乡土美术”创造的堆积,而是有自己学校特色的校园文化的升华。

一、依托本地乡土美术素材,培育具有本地元素主调的原汁原味的校园环境

贫困山区农村学校的校园环境规划,如何做到花费不多或者不花钱,又能取得好的效果,还具有本地特色呢?这需要办学者用一双发现的慧眼、审美的眼光,充分利用本土的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和一些看似其貌不扬的乡土美术素材,例如:鲜花、野草、树木、藤本、竹子等,装饰与打造校园环境,使学校充满本土的芬芳而独具特色。例如: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汉葭镇第一小学校园内有一棵上百年的黄桷树,以及一块“道德犹龙”的石碑,学校在进行校园环境创设的时候,利用这种历史遗留下来的本土素材,使得校园环境创设本土味特浓,并独具特色。这些都是利用现成的乡土美术素材与资源,不用花钱或者花很少的钱就可以直接运用于校园环境创设中。这种运用,使得学校的环境创设具有原生态美而独具韵味。

二、培育本土的具有乡土美术创作成分的作品,创建融本土特色与校本特色于一体的校园环境

贫困山区农村学校的校园环境创设,既可以充分利用大自然现成的乡土美术资源,直接美化校园,也可以利用农村遍地都有的乡土美术资源,例如:粮食、种子、树叶、花草、树根等,创作出间接的艺术品用于学校的校园环境创设。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三义中心校,是距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城最远的最偏僻的深山农村学校,学校充分利用本地丰富的树根资源,以师生课外活动所创作的根雕艺术作品《仲尼》《我要飞》《中华魂》等为主元素,创作出众多的根艺作品,用于学校的校园环境打造,师生置身于自己创作的根雕艺术之中,感受到浓浓的乡土艺术。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射中心校,利用蓑衣、斗笠等做的装饰画,利用瓜果等做的装饰品;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黄家中学利用粮食、种子等做的粘贴画,用鲜花、野草等做的粘贴画,用于学校文化墙等的装饰,使学校充满艺术氛围的浓浓的乡土气息。这样的环境创设,既有本土气息,也颇具校本特色。

三、植根乡土美术沃土,打造乡土文化

贫困山区农村学校的校园环境打造,还必须在校园环境创设的同时,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如学校办学历史,学校地理位置,教师人员结构、学生生源组成、学校办学思想,学生培养目标等,创造出具有本土韵味的特色校园文化。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森林希望小学在校园环境创设时,结合学校所处城乡结合部,苗木资源丰富,同时,还借助学校高低错落的地势,注重学校绿化美化,其绿化规划方面在本县是独具特色的,学校在进行绿化的同时,根据学校多年来的教师结构、学生来源、办学思想等,将学校办学理念概括和提升为“绿色教育奠基绿色人生”,着力打造“绿色教育”;重庆市彭水苗族土家族自治县龙射中心校在充分利用乡土美术资源创作出的粘贴画、砂画、纸巾画的艺术品装饰校园的同时,努力探索科研兴校的路子,着力提升教师素质,提炼出“土沃苗壮”的办学特色。

总之,贫困山区农村学校的校园环境创设只有在“土”字上做文章,在“农”字上下工夫,才能在校园环境创设时“有米下锅”,才能在校园环境创设时“保持自我”,才能在校园环境创设时“特色鲜明”。贫困山区农村学校校园环境创设要依托山村丰富的乡土美术资源,根据贫困山区农村学校的实际情况,结合农村学校特有的乡土文化,打造贫困山区农村学校的独特的校园环境。“农村包围城市”是一种策略,那么,贫困山区农村学校校园环境创设用“原汁原味的乡土美术资源装饰学校”“将乡土美术素材创造出来的艺术品武装学校”“把植根于乡土美术沃土之中的乡土文化融入学校”,何不是贫困山区农村学校环境创设之策略呢?♪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一五”规划2009年度单位资助教育部规划课题《贫困山区苗族、土家族与汉族混居地美育资源开发及有效美育模式研究》(课题批准号:FFB

090704)的研究成果之一。)

上一篇:释放学生天性,打造活力课堂 下一篇:让数学课堂充满智慧和灵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