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海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主要成分及芍药苷含量比较

时间:2022-09-30 09:40:33

清海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主要成分及芍药苷含量比较

关键词 清海汤 中药配方颗粒 薄层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 芍药苷

本实验对清海汤(由白芍、槐花、桑叶、墨旱莲、玄参、藕节、丹皮、竹茹、组成)的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中总黄酮类和总皂苷类成分进行了TLC定性比较,以研究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的不同煎煮方式(前者为分煎,而后者为合煎),可能存在成分上的差异。实验总结如下。

1 仪器与试药

1.1 实验仪器:LC-6 A高效液相色谱仪, SPD-6 A紫外检测器(日本岛津公司);超声波清洗器(AS 312 A 中国天津);离心机(LXJ-84-01,北京医疗仪器修理厂);定量点样器。

1.2 实验药物:清海汤方中各味中药饮片购自成都太极大药房;各味中药配方颗粒由深圳市三九现代中药有限公司提供;芍药苷对照品购自中国药品生物制品检定所(编号:110736,置五氧化二磷减压干燥器中干燥24h以上使用);硅胶G,青岛海洋化工厂;乙腈为色谱纯;水为纯净水;其余试剂均为分析纯。

2 实验方法与结果

2.1 传统饮片与配方颗粒剂薄层层析色谱比较:分述如下。

2.1.1 薄层层析色谱供试液的制备:合煎母液的制备 按日处方剂量称取各药材饮片,加10倍量水浸泡40 min后,煎煮40 min,趁热过滤,药渣再加入10倍量水,煎煮40 min,趁热滤过;合并滤液,减压浓缩至800 ml,即得合煎母液。配方颗粒母液的制备 按日处方量准确取相当于原药材饮片量的各中药配方颗粒,加800 ml沸水溶解,即得配方颗粒母液。

2.1.2 总黄酮类化学成分的薄层色谱法比较:分别取合煎母液和配方颗粒母液各100 ml,乙酸乙酯等量萃取2次,分取乙酸乙酯层,减压浓缩至干。浓缩物用甲醇2 ml 溶解,即得合煎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分别取合煎供试液、配方颗粒供试液各10 ml,点样于同一硅胶板上,以氯仿-甲醇-水-乙酸(32∶8∶1∶1)的下层为展开剂,展距10 cm,取出,晾干,喷10% H2SO4-EtOH,加热至显色。在日光下观察,合煎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所显示的色斑数量基本一致,但合煎供试液的色斑颜色更明显。

2.1.3 总皂苷类化学成分的薄层色谱法比较:分别取合煎母液和配方颗粒母液各100 ml,用水饱和的正丁醇等量萃取2次,分取正丁醇层,减压浓缩至干。浓缩物用2 ml 甲醇溶解,即得合煎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分别取合煎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各10 ml,点样于同一硅胶板上,以氯仿-甲醇-水(14∶6∶1)为展开剂,展距10 cm后,取出晾干,喷10% H2SO4-EtOH液,加热至显色。在日光下观察,合煎供试液和配方颗粒供试液所显示的色斑数量基本一致,但合煎供试液的色斑颜色更明显。

2.2 合煎与配方颗粒中芍药苷含量测定:分述如下。

2.2.1 色谱条件:色谱柱: Intersil-ODS C18 (4.6 mm×150 mm,5mm ) 不锈钢色谱柱,流动相:乙腈∶水(15∶85),检测波长230 nm ,柱温:室温,流速:1.0 ml・min-1。

2.2.2 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合煎供试品溶液和中药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合煎母液和中药配方颗粒母液各40ml,离心(4×103 r・min-1)8 min,精密吸取上清液2 ml,减压浓缩至干,浓缩物用50%甲醇溶解[1],转移至25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超声波振荡30 min后,过滤;精密吸取滤液10 ml 于25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微孔滤膜过滤,滤液作为合煎供试品溶液和中药配方颗粒供试品溶液。

2.2.3 对照品溶液的制备:精密称取芍药苷对照品7.1 mg,置10 ml容量瓶中,用50%甲醇制成每1 ml含芍药苷0.71 mg的溶液;精密吸取该溶液1 ml 至10 ml容量瓶中,加50%甲醇至刻度,摇匀,精密吸取该溶液1 ml,50%甲醇制成0.0355 mg・ml-1的溶液。

2.2.4 阴性对照品溶液的制备:分别取除白芍、丹皮外的其余7 味中药配方颗粒,按中药配方颗粒母液的制备,同法制成阴性对照品溶液。

2.2.5 线性关系考察:精密吸取对照品溶液1.0、2.0、4.0、6.0、8.0、10.0 ml,分别注入高效液相色谱仪,测定相应的峰面积;以芍药苷进样量(mg)为横坐标,峰面积积分值为纵坐标,绘制标准曲线。芍药苷进样量与峰面积在0.0355~0.355 mg之间,成良好的线形关系。回归方程y=1714.4,x=2956.5,r=0.9997。

2.2.6 精密度试验:精密吸取同一对照品溶液,同体积重复进样5次,测定峰面积,结果显示精密度良好(RSD= 0.68%)。

2.2.7 重现性试验:取同一批样品5份,依法测定,结果显示重现性良好(RSD= 2.12 %)。

2.2.8 加样回收率试验:精密量取已知芍药苷含量的样品,等量加入对照品,依法测定,结果见表1。

2.2.9 样品的含量测定:分别精密量取中药配方颗粒母液和合煎母液各5份,按其含量测定供试品溶液的制备方法制得供试溶液依次编号为1、2、3、4、5;分别测定,结果见表2。芍药苷的保留时间为19.5min,阴性对照品深液无干扰(见图1)

3 讨论

中药配方颗粒是适应人们现代快节奏生活而出现的中药饮片新形式,在制造过程中尽可能的保持原有的各种成分。但毕竟经过人为的加工。从内在化学成分的角度考虑,这种加工后的产品与传统的中药饮片有或多或少的差异。特别是在配伍使用时,由于饮片间的协同或抑制作用,成分的差异有可更明显。检验中药饮片与配方颗粒能否具有可替代性,最根本的检验标准应该是以在临床上是否安全和有效。其次,则是两者的化学成分的差异。本试验以复方清海汤为对象,采用薄层色谱定性比较的中药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汤剂中总黄酮类和总皂苷类成分异同,以及采用高效液相色谱法定量比较两者中芍药苷的含量。薄层色谱结果表明,两种配伍剂型中的总黄酮类和总皂苷类成分的种类差异较小。但高效液相色谱试验结果表明,传统饮片汤剂中芍药苷含量约为配方颗粒中的3倍。由于中药饮片和配方颗粒的原料来源不同,很难明确地说明其中的原因。

4 参考文献

[1]孙忠敏.小建中汤配方颗粒与传统饮片中芍药苷含量的比较[J].海峡药学,2005,17(6):115-116.

收稿日期 2006-12-28

本文为全文原貌 未安装PDF浏览器用户请先下载安装 原版全文

上一篇:蒲公英生药不同粒径颗粒及传统饮片药效比较研... 下一篇:盗汗亦可从湿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