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改革下怎样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时间:2022-09-30 08:57:57

新课程改革下怎样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对于广大学生来说,学习语文的重要性勿庸置疑。但长期以来,在语文教学中存在着一个困惑,那就是很多学生不知道怎样学习语文,不能掌握正确的学习方法,甚或认为语文不学都无所谓。造成这种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学生对语文缺乏兴趣。托尔斯泰说:“成功的教学所需要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有了兴趣的学习,才会全身心投入并取得成功。因此,怎样培养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是我们需要探讨的一个重要课题。

当前进行的语文新课程改革,是对传统语文教学的一次变革。在新课程标准下,如何充分利新教材特点,在教学中贯彻落实“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是我们面临的机遇,也是对语文教师的重要挑战。

新课改教材与传统教材相比有两个方面的显著不同:

首先,新教材所编排的课文内容更贴近学生生活,更易被学生接受。以苏教版七年级(上)为例,六个单元分别按生命、理想、自然、科学、亲情、想象来进行编排。通过这一册的旅行,既能使学生感受到生命的价值、理想的可贵,又能使学生领悟到大自然的秀丽风光和科学奥妙,又培养了学生的亲情和想象力。学完一本书,能使学生在思想和灵魂上得到升华,让学生在生活的广阔天地中感悟到语文的无限魅力。

其次,教材所选课文更侧重于内容的人文性。与传统教材相比,新教材所选的大多是文质兼美的文章。篇篇生动的文章向学生展现了丰富多彩的大千世界。一篇篇短小精美的课文如一道道精神的美味,散发着芳香,让学生尽情享受。选文中既有脍炙人口的名篇如朱自清的《春》,鲁迅的《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也有紧跟时代脉搏的《邓稼先》《安塞腰鼓》,还有充分体现人文精神的《珍珠鸟》《斑羚飞渡》等美文。总之,教材所选的这些课文充分体现了新课改要求,体现了语文的人文色彩,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

根据新教材的以上特点,我认为主要从以下几方面来做从而激发学生的语文学习兴趣。

一、进行感情投资,建立融洽的师生关系

教育家霍姆林斯基说:“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地,知识的种子播种在这个土壤上。”可见情感因素起着十分重要作用,只有在积极情感的催化下,学生才会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和强烈的求知欲。因此,师生感情培养是兴趣形成的前提。在平时教学过程中,老师对学生要多理解,多亲近,做学生的知心朋友,尽量拉近学生的距离。另外,在平时教学中,注意不挫伤学生的积极性,不伤害他们的自尊心,特别是对学困生,更要一视同仁,甚至更偏爱他们,努力培养其学好语文的兴趣。

二、课堂教学中运用各种手段培养学生学习兴趣

1.巧设课堂导语,激发兴趣

如果把一篇课文比作一部精彩乐章,那末导语就是演出之前的序幕,好的导语能极大激发和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如讲朱自清的《春》,我这样设计导语“春天到了,春天是一年中最美好的季节,我们会想到春天的哪些美好的景象呢?……”通过启发学生思考调动了学生的想象能力,然后再引入新课,学生对课文就会产生浓厚的兴趣。再如讲授《音乐巨人贝多芬》一课时,我先放贝多芬的《命运》钢琴曲,然后再介绍贝多芬的生平及与命运抗争的事迹,学生从中受到了很大的震撼和教育,带着这样的心情听课,听课效果自然是不言而喻。

2.善于质疑,激活思维

新教材教学思想的核心就是要教会学生质疑,要引导学生能逐渐进行探究性学习。通过不断的质疑与探究,从而提高学生的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激活学生的思维。因此教师在讲课时不能仅仅满足于讲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激发起学生提出问题,分析问题的兴趣。教师应变过去的传授者为现在组织者、合作者、探究者。如学习《死海不死》一文时,文章结尾写“那时死海真的要死了!”文中死的含义是说死海最终演要干涸了。这时我提出一个问题“死海真的会干涸吗?要想避免出现这种情况可采取一些什么措施?”问题一出,学生的反响极为活跃,同学们纷纷发言,献计献策,这样把课堂同生活就紧密结合在一起,极大的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

3.提倡发散性思维,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新课程标准更加注重学生个体发展,语文同社会同现实联系更加紧密。语文教学要紧跟时代的步伐,抛弃以往教学中老师照搬教科书,学生死记硬背的教学模式。在教学中,教师要鼓励学生有自己的见解,要敢于提出不同观点和意见,要培养学生的创新求异能力。使学生尽可能从不同角度审视分析问题,发散思维,既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又培养了灵活的思维能力。在学习《甜甜的泥土》一文时,我提出这样的问题:前文说王小亮妈妈掏出带着体温的奶糖(人体温度37℃未能融化),而地温回升就能使其融化了吗?学生们各抒己见后,我再进行归纳:这是小说中的艺术构思,然后结合《祝福》、《药》等文章的精致结尾,告诉学生写作时运用此法能使文章立意更新颖。这样学生掌握的知识就自然地由课内延伸到了课外。

三、以生活激趣,尝试语文的实用性

学生离不开生活,现实生活中蕴藏着大量的语文信息。新教材更是把课程同生活有机结合在了一起。教师应该利用社会这部大书对学生进行教育,让学生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中感受到语文的无穷魅力,从而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浓厚兴趣,如联想公司曾推出一则广告:人类失去联想,世界将会怎样?广告语巧用双关,达到了宣传联想最脑的目的。通过让学生分析这则广告的妙处,让学生认识到了生活中处处有语文,培养了学生的大语文理念。再如学完《端午日》一文后,我让学生举出一些富有特色的民俗风情,学生参与的积极性非常高,在学生参与教学的过程中,既调动了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又活跃了课堂气氛,同时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四、借鉴“五步阅读法”将兴趣落到实处

五步阅读法是一种在美国大专院校流行的阅读方法。首创于美国的衣阿华大学,是近年来美英等国流行的一种阅读方法。五步阅读法是:浏览(Survey)、提问(Question)、阅读(Read)、复述(Recite)、复习(Review)。由五个词的词首缩写是“S、Q和三个R”,简称为“SQ3R”阅读法。

浏览,是拿到新的语文课本后,先读书本前的序言、内容提要、目录以及书后的附录等。对全书有个总的、直观的印象,了解哪些是新知识,哪些是已经掌握的旧知识,以便确定阅读的重点。

提问即是我们常用的略读,它比第一次浏览要深入一步。注重读课文的题目,作家作品介绍和文章小标题等所流露的信息,在此基础上自己提出问题来。这是一种初步的分析思考过程。提出问题使阅读有目的和有兴趣。带着问题来阅读课文,可以提高独立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可以激发求知欲,使注意力更加集中,对理解和记忆有帮助。

阅读,这是带着问题进行深入的阅读。每一篇文章的后面都有探究练习,主要是有关课文的整体把握,句中词语在文中的意思,以及重点语句或段落对文章中心所起的重用等,所以在阅读时作好圈点批注,还可辅助笔记加以理解,以帮助对文本的理解与思考。

复述,是回忆阶段,在再次阅读的基础上,对书中各部分的问题进行解答,了解作者的写作意图和流露的思想情感,并自我检查阅读的效果。

复习,是进一步巩固和运用知识阶段。在一篇文章学习完后即进行当堂训练,巩固学习的效果,使知识从课内迁移到课外,即时进行课外拓展,以求达到以点到面,触类旁通的效果。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一旦学生对学习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就会被语文深深吸引,语文也就不会再存在难教难学的问题。语文教师只要在新课程标准下改变教学方法,更新教学理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就一定能够达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开创出语文教学的新天地。

【参考文献】

[1]《教育实践与研究》.

[2]《语文教育研究》.

(作者单位:江苏省宜兴市实验中学)

上一篇:关注身边的生物科学——小议生物教学的生活化 下一篇:浅谈高效物理课堂的教学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