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教师考评机制的理性分析

时间:2022-09-30 08:40:09

高校教师考评机制的理性分析

教师考评是根据教师职业的工作特点和国家相关要求,对教师的德、勤、能、绩等方面进行的考核与评价。科学的教师考评不仅有助于促进教师个人专业发展,还可以为教师队伍管理提供政策依据,从而有效提高学校教育教学质量。为了更客观地反映高校教师的教学科研工作,充分调动高校教师参与科研和教学的积极性,促进其专业发展,当前我国高校普遍采用教师考评和职称待遇等各种利益相挂钩的办法,并重视考评中的科研指标。近年来,我国高校教师考评机制招致诸多讥评,笔者认为,在当前的大环境下,“重科研”的教师考评机制尚有其不可替代之处,应着力发展完善,不可轻言废弃。

一、“重科研”的高校教师考评机制

高校教师承担着教学与科研双重任务,而“重科研”则是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考评的突出特点。由于和教师们的切身利益密切相关,教师考评制度的合理性受到普遍关注。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教学改革的不断深入,“重科研”的教师考评机制又成为人们争相诟病的一个话题。

1.“重科研”的高校教师考评机制

机制是指系统的内部组织和运行变化的规律。教师考评机制不仅包括组成机构、制度、体系,还包括考评指标、方法与实施等。当前,我国高校教师考评一般采取三级评价机制,即学生评价、院系评价、学校评价。其中,学生评价、院系评价均属于基本评价,学生和院系是日常评价的主体,而学校评价多发生于职称评审、推优等重要事宜,其主体有学校领导、职权部门、校方任命的专家组等,并具有最终裁定权。根据考评时间不同,高校教师考评还包括年终考核、职称评定、职务晋升等。评价的内容包括师德、工作表现、学历资历、教学水平及业绩、科研水平及业绩等。长期以来,我国高校教师考评主要侧重于以“教学、科研”为中心的“工作考评”,考评内容主要包括教学与科研两方面。其中科研工作由于具有较高的可测量性和可对比性成为教师考评的重点。

以教师考评指标体系为例,评价指标包括教师的学历、工作年限、和承担课题的数量及级别、教学水平及授课能力的高低、学生对教师的评价等。受多种因素影响,看似全面完善的评价指标体系在实施中形成“重科研”的事实。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的结构组成中科研评价是重点。对大多数高校教师来说,从教年限是既定而无法改变的,学历基本达标,或有差等也难以改变,因为学历升级所需的时间、精力、金钱耗费巨大。考评中对教学工作的评价一般分为“量”和“质”两个方面,“量”的标准是完成课时数,基本人人都可达到,而“质”的方面主要依据学生评价和院系评价。从理论上讲,学生对教师教学评估应该是比较公正客观,但在实际操作中学生对教师评估存在诸多问题,如学生并非完全自由的评价主体、学生并非完全理性的评价主体、学生并非完全信息的评价主体等,[1]致使学生评教具有一定的主观性、随意性,信度和效度难以保证,同时院系评价又难以摆脱院系差异,导致教学评价在全校的教师综合考评中只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另一方面,评价指标体系中的权重分配也体现了“重科研”倾向。在教师考评中,“从教年限”“学历”均属基本项,所占权重较低,往往一篇核心期刊就可以补足甚至超过本科与博士的学历差异。“教学工作业绩”也是以“满工作量”和“无重大教学事故”为基本面,有些学校还将“教学评估优秀”作为高级职称申报的基本条件,满足条件的教师“教学工作业绩”评分也相差不多,只是教师考评中的重要参考项。由于基本项和参考项在评价中所占权重较低,不同教师的考评分值难以拉开差距,因此教师考评的重点“被很合理”地集中到“科研工作业绩”方面,科研评价指标分配权重较高,不仅教师职称评定主要以科研成果为主,很多高校的高级教师任职资格也主要以发表一定数量与级别论文和承担省部级以上的课题为标准,高校教师考评实际成为论文与课题的评价,“重科研”倾向也自然形成。

2.“重科研”教师考评机制的弊端

1986年原国家教委制定《高等学校教师职务试行条例》明确规定教师职务评聘与考核相结合,提出高等学校在评审各级教师任职资格时,应坚持标准,保证质量,全面考核,择优晋升......正确处理教学与科研、理论与实践等关系,防止片面性。对不同学校、不同学科要有不同要求”。从此,教师考评与职务评聘相结合成为我国高校教师队伍建设与管理的一项重要措施,在高校实施的教师评价体系中评价结果直接与高校教师的奖励、晋升、待遇、地位息息相关。

高校担负着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社会服务三重使命,不同高校应结合自身特点明确定位,并非所有高校都要成为研究型大学,人才培养始终是高校的基本职能,教学始终是高校教师的主要工作。然而,在“重科研”的教师考评机制下,高校教师不得不花费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奔波在和申报课题的路上,直接导致“重科研轻教学”“整体科研成果水平不高”“学术腐败”等弊端。许多高校教师忙于应付完成学术研究指标而忽视或没有足够的精力与时间来优化教学和加强专业发展;在“被科研”的条件下,大量论文是拼凑的,许多课题或有始无终、或匆忙结题,从而导致科研成果水平下降,高水平科学研究成果不多;与此同时,由于高校教师数目庞大,而学术刊物数量和课题项目有限,于是出现了花钱买版面、出增刊、请托送礼等现象,滋生了学术腐败,毒化了学界风气等。“我们没有理由反对高校教师搞科研、,但我们同样没有理由否定:高校的首要任务应该是传播知识,高校教师的天职应该是教学。一个醉心于科研和经济效益的高校,定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象牙塔,一个醉心于却荒废了教学的老师,定然不是我们心目中的‘大师’。”[2]

二、“重科研”考评机制的现状分析

与我国相比,西方高校经历了更为长期的发展,已形成了一套相对成熟的教师考评体系。近年来,在社会各界批评我国高校教师考评机制时西方高校教师考评体系常被作为参照物。其中,人们列举最多的是西方高校教师考评机制中灵活、多维、弹性,能够兼顾教师工作差异与专业发展的特点。但是,与我国不同,西方高校教师考评对教师并无统一、硬性要求,他们认为学术成果须基于兴趣,长期氤氲而生成,不可限定时间,定期定量做出。那么,是否西方高校教师考评不重视其科研能力呢?离开“科研”这一定量指标,他们如何客观、准确地取得教师考评结果呢?

1.西方教师考评机制分析

西方高校教师考评非常重视学生、同行等做出的主观性评价。以美国加州高校伯克利分校为例,其对教师的评价体系大体可分为学生评议、同行评议、院系评议三部分。评议的结果基本可信、客观,能够得到学生、教师、校方的基本认可。[3]其原因与西方高校的内部治理机制密切相关。西方高校由于历史悠久的学术自由和高校自治传统,相对而言至今仍是一个较为开放而非封闭、内部权力制衡而非集权、自制而非被管制、独立而非行政附属物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教师与学校之间是契约关系,是平等的权利主体,而非控制与依附关系。同其他社会群体一样,西方高校的教师有比较充分有效的自治组织,如教授委员会等。这些组织同样是开放的,其声誉和权威来自于各自的学术水平和公正运作。教师基本是凭借其学术声誉、学术水平和学术道德生存的,他们只有不断保持和提高其学术水平、道德操守,处事公开、公正、公平,才有可能保持或提升自己的地位。无论是教师组织还是教师个人,故意对同行做出不实评价,不但有违学术道德,而且也是有巨大风险的,有可能危及其自身的学术生命和社会地位。因此,同行做出的评价,从总体来讲是比较客观的。同时,学生作为受教育者,享有较大的学习自由权以及监督学校事务和发表意见的权利,并且他们的意见将会得到校方的重视和充分考虑,因此学生具有比较高的主人翁意识和权利意识,他们对教师的评议是有组织和权利保障的。这也促使学生会本着对自己负责的态度对教师做出真实的评价。

2.我国“重科研”教师考评机制分析

与之相比,我国教师考评也有学生评议、教师互评、专家组评议等主观性评价,但更多时候往往需要借助于客观的量化指标来决定。因为学生评议、教师互评等往往流于形式,偶尔有特别受学生和同行好评的教师,也因学生评议、教师互评所占比重极低而难以发挥作用;考评专家组评议虽然重要,但公平、公正和专业性难以保证。这些问题的出现离不开受我国高校内部管理制度的影响。

我国的高校由国家实行集中统一管理,它具体表现在:高校由政府举办,经费大部分来自政府的各种拨款;高校的设立、结构、布局等纳入国家计划;高校主要领导人由政府任命,高校人员具有和国家公务员同等的地位;高校的专业设置、课程及教学大纲的制定、招生计划、毕业生分配等均执行国家的指令和计划。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不断扩大高校自,加强高校内部管理机制改革。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限制,无法提供充足的社会资本,当前我国大部分高校仍是国办高校,主要依靠政府提供财政支持。另外,由于教育发展还无法为高校发展提供充足的高层次人才,势必影响高校教师在社会范围内的自由流动。因此,我国高校总体仍是一个相对封闭的大系统,各高校又是各自封闭的小系统,各学校人事关系清晰独立。

目前我国高校基本上还是行政机关的附属物,没有完整的人事权、财政权、学术规划权,甚至院系调整和专业设置等都需向上级行政部门报批。高校内部管理基本属于行政管理机制,高校教师与学校主要为行政法律关系,高校内部管理行政化、衙门化现象严重,用管理行政机构的方式管理高校这样的学术机构,权力高度垂直集中于行政方面,教师和学生都是学校行政机构管理的对象,高校内的一切组织,包括教师和学生组织,都是为了便于行政机构的管控。我国高校内的教师、学生和学术组织实际是行政机构的组织,在教师考评工作中难以起到实质、客观、公平的作用。考评领导小组中实际起作用的是行政领导,并且缺乏制约和监督,运作不透明,在程序和实际操作中很难做到客观、公正和公平。为了减少人为因素的影响,定量评价势必成为一种主要手段。

三、“重科研”教师考评机制的合理性辨析

基于我国高校实际,教师考评“重科研”虽然会带来“学术腐败”等弊端,但在整体学校内部管理机制背景没有改变的情况下,断然废弃将会带来更多更大的问题。

1.“重科研”是现阶段学术制衡行政的有力手段

在经济与教育的发展满足高校对充分的社会资本和高层次人才的需求之前,为了增强教师职务评聘工作的科学性、公正性、可测性、可比性与可信性,较多地依赖于直觉、具体、易测的“科学研究”标准就显得顺理成章。在目前条件下(即教师、学生和学术未被充分赋权的条件下),考评“重科研”实质上是对学校行政权力的限制,是学术权力制衡行政权力的唯一有效手段。科学研究标准不仅约束教师,更重要的是可以用来约束教育行政权力。目前我国高校教师的考评大多是由校方行政权力机构执行操作的,为了便于操作,也为了将执行过程中的腐败尽可能减少,这一指标先天地带有僵化的特点。因为在行政权过大的高校管理体制下,任何灵活的、弹性的标准,都有可能会迅速异化、腐化。在我国目前的高校管理制度下,科研课题和论文既是评价一个教师最切实可行的客观标准,也是制衡行政权力泛滥、腐败的有力工具。

2.加强科研有助于教师提高教学水平

目前,我国高校尚未建立起完善的教师进入与退出机制,一旦进入高校,教师被解雇的可能性很小。同时,教师的日常工作,诸如工作岗位的选择、薪酬的高低、职称和职务的晋升,教师享有的主动权很少。在这种情形下,有些教师对于学术和教学工作持一种不太积极的态度,不思进取,敷衍塞责。但是在年终考核、评定职称的压力下,教师们不得不进行科研活动,发表学术论文、编写著作、研究课题等,若想论文能够发表或者专著能够出版,则须读书、研究、关注学术动态。教研相长,如此以往,有助于教师的教学水平不断得到提高。可以说,科研标准一方面为教师提供了制约行政权力的有效手段,另一方面也对教师提高学术水平和教学效果有所助益。

我国目前高校教师的考评机制虽然存在许多弊端,但其产生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历史背景。除了传统计划经济的行政管理模式,更为深层的是社会经济发展和高层次人才教育的落后,单纯着眼于考评机制改革,并不能根本解决问题。在努力拓宽高教融资渠道,扩充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同时,高校考评机制改革的优先着力点,应该是放眼于整个高校运行管理体制,逐步使高校成为一个自治、自律、内部有着权力制衡机制的学术机构,弱化其行政色彩,适当赋权于教师和学生,根据科学的发展观,参照别国高校的教师评价制度和体系,借鉴其有益经验,逐渐培育起一个双向选择、公平竞争、公开、开放的高校人事制度和教师聘用制度。

基金项目:

①2008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科学发展观引领下的教育创新与创新型国家建设重大问题研究”(项目批准号08&ZD002),主持人:刘川生教授。

②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2005年度重大研究项目“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教师教育政策回顾及未来走向研究”(项目批准号:05JJD880056),主持人:刘复兴教授。

参考文献:

[1]王婉萍.“学生评教”作用及其局限性研究[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5(2).

[2]姜弘.教师评价机制,规则下的悲剧[DB/OL].www.省略/tbtj/14041.shtml,2008-03-17.

[3]关毅,张凤宝,贾绍义.加州高校伯克利分校教师评价系统解构[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06(5).

(作者单位: 北京师范大学发展委员会)

上一篇:代课教师合法权益保障探讨 下一篇:师生合作对话中,教师的三个角色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