枣树高产栽培技术

时间:2022-09-30 08:32:20

枣树高产栽培技术

摘要:根据淮北地区的环境特点,介绍枣树栽培技术,包括栽植密度、果园管理、实时采收等~lg-,以提高枣树的产量和质量,实现优质高产。

关键词:枣树;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枣树在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悠久的栽培历史。不仅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也是绿化荒山、改善生态环境的先锋树种。随着林权改革的顺利完成,枣树栽植面积逐年增加。在淮北许多地区,枣树已发展成为农村的支柱性产业,为农村脱贫致富奔小康和实现农村可持续发展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为提高枣园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现将枣树高产栽培技术介绍如下:

1栽植

枣树的栽植距离依土层厚度和品种特性而异。一般土层薄、生长势弱的品种,如金丝小枣等,行距5~6m,株距为3~4m,栽26~40株/667m2;生长势强的品种,如冬枣、梨枣等,行距6~7m,株距4~5m,栽20~30株/667m2。以春栽为好,栽前应将苗木根部劈裂、断处剪平,然后对根系进行催根处理,浸泡生根粉(ABT)后苗木成活率高、发根早,发根大,根系健壮。如苗木失水较多可先放入清水中浸泡,待苗木充分吸水恢复后,再做生根粉处理。栽植时,施肥灌水,可提高成活率和缩短缓苗期。枣树栽后易出现“假死”现象,注意栽后浇水抗旱,促使其发根生长。

2土肥水管理

枣园土壤需深翻,一是耕翻土壤。秋末或早春对土壤进行耕翻,可增加土壤透气性,提高地温,有利于根系发育,提高根系吸收肥水的能力;初冬时耕翻还可以拦蓄降水,并有助于消灭越冬害虫;耕翻深度15~30cm,近树周围宜浅,以不伤大根为度。二是中耕除草松土保墒。生长季节特别是在降雨和浇水后,及时浅锄枣园土壤,深度6~10cm,并清除杂草,可减少杂草对水分、养分的争夺,使土壤疏松,减少蒸发,促进土壤微生物活动,增加土壤肥力。三是间作绿肥。间作绿肥可以经济利用土地,节省除草人力,还能提供肥效快的有机肥料,绿肥的根系留在土壤里,可改良土壤,并且种植绿肥能覆盖地面,起到保持水土的作用。

枣树每年施基肥1次,一般在果实采收后立即进行,基肥以腐熟的圈肥、厩肥等有机肥料为主,可掺入适量氮素、磷素等速效肥,磷肥应先与有机肥混合堆沤,以提高肥效,株施厩肥或圈肥100kg+过磷酸钙1.0~1.5kg,结合冬耕或土壤深翻施入,施后有条件的地区灌水1次。追肥以氮肥为主,适当配合磷、钾肥,可于5月底、7月上中旬进行萌芽前、花期和幼果期追肥,萌芽前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花期追肥以速效氮肥为主,并配以适量的磷肥;幼果期施肥以含氮、磷、钾三元素的复合肥为主,不可偏施氮肥。叶面喷肥,生长季节结合打药喷施叶肥,简单易行,节省用工,用肥少,见效快,叶面喷肥常用种类是:尿素0.3%~0.5%、硫酸锌0.3%、硫酸亚铁0.3%、硼砂0.5%~0.7%等。

枣树耐旱,但过分干旱会引起落果和果实发育不良。根据枣树的生长发育特点,一般在发芽前要灌水,有利于枣树的萌芽、枣头及枣吊的生长、花芽分化和提高开花质量。开花期灌水,这是因为花期正处于各器官迅速生长期,对水和养分的争夺激烈,而且枣的花粉萌发需要较大的湿度,水分不足则授粉受精不良,降低坐果率,但花期浇水量不宜过大。幼果期灌水,可防止果实萎蔫,促进幼果生长发育,提高枣果质量。于土壤封冻前灌水,可增加枣树的越冬抗寒能力。低洼易涝地区,雨季注意排水。

3整形修剪

根据枣树的枝条生长量小、结果稳定、生长结果转化快等特点,对枣树的整形修剪必须因势利导,随枝造形。通过整形修剪,形成一定的树形,使其充分利用空间,为丰产奠定良好的基础。

3.1幼树

幼树树体生长旺盛,新梢生长量大,二次枝抽生数量多,树冠迅速扩大,修剪应做到整形和结果兼顾。主、侧枝的延长枝一般留全枝长的2/3进行剪截,并疏除剪口下1~2个二次枝。对密挤枝、交叉枝、重叠枝和无生长空间的徒长枝进行疏除,对生长中庸、角度开张的发育枝应缓放,过长或后部出现“光腿”的枝条应适度回缩,培养成结果枝组。

3.2结果树

结果树树冠已基本形成,扩冠已不再是主要任务,修剪的重点是维持良好的树体结构,调节生长和结果的关系,延长结果年限。冬剪时可根据枝条长势、树冠各部位的空间情况,适当疏密、截弱,以保持稳定的结果部位和生长势。对各级延长枝,一般剪去当年生枝的1/3~2/3,并疏除剪口下1~2个二次枝。已郁闭的密植园,剪截延长枝后不再疏除剪口下的二次枝,以控制树冠大小。对衰弱的主枝、侧枝、多年生辅养枝、结果枝组、下垂枝,在有健壮枝的部位进行回缩更新或抬高角度,使其恢复生长势。树冠上部应注意及早落头开心,并回缩或疏除树冠上部和的过密枝、强旺枝,以改善内膛光照。对各部位失去结果能力的衰弱枣股,应及早疏除或回缩更新。

3.3衰老树

衰老树树冠逐渐缩小,生长转弱,冠内出现大量的枯死枝,结果部位外移,产量下降。修剪任务是更新骨干枝和结果枝组,增强树势,促其“返老还童”。要利用中下部角度小、生长健壮的枝换头,或在较直立的枝段回缩,促使隐芽萌发更新。利用位置适当的徒长枝,将其培养为骨干枝和结果枝组。对结果枝和结果枝组,要本着“去弱留强”的原则,选留壮枝、壮芽进行更新修剪。对难以更新的极度衰弱树,可在加强土肥水管理的基础上,对主侧枝及大枝组在10~15年生部位进行一次性全树大更新。

4花果管理

4.1环状剥皮

又称开甲,幼树、弱树不开,进入盛果期的树,树干直径15cm以上时才开。在主干上开甲,树龄8~9年生为宜,过早会影响树势生长;而在枝干上开甲,4~5年生即可进行。其方法是:开甲以盛花初期花量达到80%~90%为宜,天气晴朗时进行,在距地面10~20cm的树干上,用快刀环切2圈,宽约0.5cm,深达木质部,但不能伤及木质部,把皮剥下。开甲时工具要锋利,操作要细致,使切口平整光滑,宽窄一致,甲口内韧皮部全部切断除净。每年开甲1次,由主干基部逐年向上环剥,每次相隔3~5cm。开甲后用40%氧化乐果或25%久效磷100倍涂抹伤口,防止病虫为害。开甲后20天内,基本坐稳果,甲口也逐渐愈合。在北方枣区,因春季干旱,开甲处宜用薄膜包被,防止水分蒸发,促进愈合。

4.2花期喷水

枣树开花期正处在5~6月份,此时正值干旱少雨热风较多的时期,空气干燥,影响坐果。在盛花期上午8时前或下午4时后进行喷清水,增加空气湿度,改变树间小气候,以提高坐果率。

4.3摘心

由于枣的花芽是当年形成,摘心的增产作用非常明显,6月初对枣头摘心,控制枣头生长,可提高坐果率。在摘心时一般对强枝、主枝、更新枝的枣头重摘,弱枝、水平枝、二次枝的枣头轻摘。

4.4枣园放蜂

枣花为典型的虫媒花,花期饲放蜜蜂,增加授粉媒介,提高坐果率,可收到良好的增产效果。花期放蜂,蜂箱应均匀分散在枣园或枣行中,距离不宜过远。

4.5喷生长素

4.5.1盛花期喷施赤霉素。赤霉素是刺激枣树坐果的植物激素,它能促进花粉发芽,又能刺激未授粉的枣花单性结实,对使枣花授粉和子房发育不良而造成的减产,能起到很大作用。赤霉素的使用宜于盛花初期,即大部分每一枣吊平均开花4~6朵为好,浓度为10~15mg/L。赤霉素粉状结晶难溶于水中,配制时按1g赤霉素加10mL酒精或高度白酒,先溶解赤霉素,然后兑水75~100kg稀释即可。

4.5.2花期喷硼。盛花期喷0.2%~0.3%(200~300mg/L)硼砂溶液能促进花粉发芽及花粉管伸长,有利于受精过程的完成,达到提高坐果率的目的。激素与微量元素可混合或交替使用。喷施时应选择晴朗无风的天气,以10时以前或16时之后为宜,喷施量以树叶滴水为度,喷2~3次,相隔5~7d。此外,还可喷施0.2%~0.3%硫酸锌或硫酸钾溶液,有减轻生理落果的作用。

5病虫害防治

枣树病害主要有枣疯病和枣锈病2种。枣疯病是枣树的毁灭性病害。幼树发病1~2次就会枯死,大树染病,3~6年逐渐干枯死亡。枣锈病主要为害叶片,有时也侵害果实,多雨、高湿是枣锈病发生流行的主要条件。防治措施:(1)铲除病株和带病的根蘖,以防传染。(2)选择抗病性强的品种,加强栽培管理,增施有机肥,提高树体抗病力。(3)防治传病媒介害虫,喷布20%杀虫菊酯3000倍液或10%吡虫啉3000倍液可防治枣疯病的发生。对枣锈病,在6月下旬病菌开始侵入前,喷药保护,每隔15~20天喷1次,连喷3~5次;常用药剂有50%多菌灵800倍液、50%退菌特600倍液、25%粉锈宁可湿性粉剂1000倍液等交替使用,效果较好。

枣树虫害有桃小食心虫、枣粘虫、枣尺蠖。主要防治措施:冬季清园,割除杂草,减少害虫越冬虫源;冬春深翻枣园,收集虫茧,销毁虫蛹;2月在树干基部绑塑料薄膜裙,阻止枣尺蠖雌蛾上树产卵或捉蛾;4~5月喷施25%灭幼脲2000倍液,防治枣粘虫、枣尺蠖,根据虫情,可每隔10天连续喷施3次;7、8月上旬交替喷施90%敌百虫1000倍液、20%杀灭菊酯2000倍液,防治桃小食心虫和枣粘虫。

6适时采收

红枣成熟大体分为白熟期、脆熟期和完熟期3个时期,一般加工蜜枣品种在白熟期采收,鲜食品种在脆熟期采收,制干品种在完熟期采收。为省工、省时、省力,在采收制干品种时,提前5~7天喷布40%乙烯利150~200mg/kg,采收时轻振即可落果。采收后及时晾晒,以免发热腐烂,保证干枣的质量。

上一篇:“久坐致命”说科学吗 下一篇:石油企业青年员工培养现状分析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