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境教学中的的生成策略

时间:2022-09-30 08:24:04

情境教学中的的生成策略

【摘 要】通过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参与认知,产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教师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课堂,创设情境搞好课堂的生成资源。

【关键词】生成资源;认知冲突;预设课堂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数学学习要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从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出发,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学好数学的愿望。

课堂教学不是简单的知识学习过程,而是师生共同成长的生命历程,它应该是五彩斑斓的,蕴涵着无穷生命力的。教师应用变化的、动态的、生成的观点来看待课堂教学,着力建构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课堂。而“情境串教学”为学生提供了一个学习场景,学生在这个场景中分组讨论探究,在探究中经历了知识和技能的形成过程,学生的知识不是教师直接传授的,而是通过情境的引入让学生参与进来,从而产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欲望。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创设怎样的情境才有利与课堂生成资源的产生呢?

一、情境创设中创造认知冲突

认知冲突是指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和知识积累同新知识之间的冲突,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望的楔子,也是促进学生积极思维的催化剂。创造认知冲突,是收获课堂精彩生成的一件法宝。下面是一位老师分数与除法的关系教学片段:

平均每个普通衣架用多少米木条?平均每个活动衣架用多少米木条?

第一个问题,列式1÷2=0.5(米)

第二个问题,列式1÷3=0.333……(米)

师:用小数表示这里计算结果怎么样?有没有更简单的方法呢?

老师巧妙的情境创设,使学生产生了认知冲突,1÷2=0.5是学生已经学过的知识,老师并不急于引导学生用分数表示这个问题的结果,而是把这个问题暂时搁浅,继续解决第二个问题1÷3,前面学生想到了用小数表示结果,所以此题学生很自然也想到1÷3=0.333……。这时老师再引导学生结合分数的意义,把1米平均分成3份,每份是1米的■,也就是■米,类推出1÷2的得■。用分数表示除法的计算结果就成为情境中的生成资源,在学生的学习中产生认知冲突,以学生的问题推动课堂,解决问题成为学生学习内驱的动力。

二、情境创设中完成新旧知识的嫁接

温故知新是学习数学的重要方法,以旧知为母体,埋上一颗新知的种子,就会生长出新知识。教师在课堂上创设情境,学生把所学的知识与相应的方法策略相结合,“生长”出新的知识,并经历知识“生长”的过程,感悟到新知识是如何从旧知识中生长出来的,这样建立起的知识大厦结构才是更有价值的。下面是一位老师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进位加法的教学片段:

老师出示自制的课件,有选择的板书学生提出的数学问题。

师:小华和小红一共有多少张画片怎样列式?你会算24+5吗?

生:先算个位上的4和5相加得9,再算20+9=29

师:那24+6得多少呢?可以请小棒帮忙。

教材中原来是三个小朋友展示自己收集画片的情境,老师对情境进行了简单的改变,把小华说的话改为我有5张画片,目的就是在学生提问题的时候能够提出“24+5”的问题。通过这种形式,把已学的题目放在情境中,既有利于学生提出问题,也便于学生有效迁移。这种有效的迁移,使得课堂上产生了动态生成的资源,部分学生受这种迁移的影响,不需要借助学具,把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迁移到24+6中来,另一部分学生受思维发展水平的限制,不能把这种方法迁移过来,就用学具操作的方法解决,体现了学生解决问题策略多样化,为学生个性化的解决问题提供可能。

三、情境创设中激活课堂预设

产生以情境串的创设激活课堂预设,就会有精彩的课堂生成。下面是一位老师执教分数除以整数的教学片段:

出示信息窗提问题列算式后

师:■÷2得多少呢? 学生思考

生1:用画线段图方法;

生2:摆学具的方法,先摆出4个■,再平均分成两份,每份里有2个■,就是2/5;

生3:把分数化成小数,0.8÷2=0.4

生4:■÷2=(■×5)÷(2×5)=4÷10=0.4

生5:■÷2=■×■=■

优化对比:(1)分子除以整数做分子,分母不变,但有时除不尽不能用。

(2)有些分数不能化成小数,有局限性。

(3)被除数、除数分别乘以5,能算但有些麻烦。

(4)用除以几就是乘以几分之一的方法,变除为乘,适合任何分数除以整数的题

新课改提倡算法的多样化与优化,■÷2的计算为算法的多样化提供了可能,学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把分数除法转化成了已学过的整数除法小数除法,还可以转化成分子除以整数作分子的形式。之后再解决■÷3的问题,由于其中一些方法的局限性,学生很自然的达成共识,要解决分数除以整数的问题,最普遍的方法就是把分数除以整数转化成一个分数乘整数的倒数的方法。算法优化的自然,源于老师情境中的精心预设,激活了学生的思维,使课堂产生了教师预设中生成的资源,让课堂呈现出精彩。

只要教师能够灵活的创设情境,从情境创设中创造认知冲突,完成新旧知识的嫁接,激活课堂预设,才能使课堂成为动态生成课堂,使教学充满无限的生命力。

上一篇:我们家的“热宝” 下一篇:农村学校当自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