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时间:2022-09-30 07:10:23

《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第一课时)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品德与社会》(人教版)五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一课。

【主题目标】

1.知道我国是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国家,中华民族共有56个民族;初步了解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

2.能在祖国版图的相应位置指出五大自治区的范围和位置,能对几个主要的少数民族的文字、服饰、歌舞、住房等代表性特征进行感知、区分。

3.对我国少数民族各具特色的风土人情产生兴趣和进行探究、了解的愿望,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过程】

活动一:听歌曲、看图片、识民族

1. 欣赏歌曲《五十六个民族五十六朵花》。

2.课件或实物(钱币、服饰、图片)展示具有少数民族代表性的服饰、饮食、礼节、民居、文字、歌曲、舞蹈、乐器、体育活动等等,或单独呈现,或组合比较着呈现。

3.学生边欣赏边猜测边感知。(提示:不必对学生的猜测进行评判纠正,重在激趣和直观感知。)

活动二:填一填,交流各自掌握的民族知识

1.填一填课本第71页的表格,独立完成,知道多少填多少,看谁填得又多又对。

2.小组交流,除了交流各民族的名称外,可以选择自己最了解的民族,就其独特的生活习俗、生产特点、文化、饮食等进行简单的介绍。

3.学生代表汇报。(提示:先说说自己知道多少民族,然后介绍自己比较熟悉的民族。时间上应充分一点,能展示实物或表演独特的民族歌舞就更好)

活动三:“对号入座”,了解少数民族的集居区域

1.课件展示中国行政区划图,也可以张贴挂图。

2.教师报民族名,学生在地图上指画具置,其他同学帮助纠正,并说出自治区的名称、聚居区域的省份等。(提示:注意反复指画,反复强化,不要浅尝辄止)

3.把导入活动的课件、实物、图片等再次放映、展出,供学生欣赏,再判断,同时指画位置,介绍其相关风俗民情等。

活动四:熟记巩固,课后拓展

1.记一记、填一填。

①中国共有_________个民族,_________族人口最多,占全国总人口的_________%。

②汉族以外的其他55个民族,由于_________较少,统称为少数民族。我国少数民族人口总数只占全国人口的_________%。

③平时常说的“中华民族”“炎黄子孙”“龙的传人”是指_________个民族人民的总称。

④全国设_________个省级少数民族自治区。

2.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了解了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他们的文字、服饰、歌舞、住房等基本情况,知道了我国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身在何处,都是心心相连的兄弟姐妹。同学们,你们还想了解更多的少数民族风土人情吗?请大家继续通过各种途径去广泛地了解,下节课将自己了解的情况在班上互相展示、交流,有实物、图片和光盘更好。

点评:本设计在编排教学内容上主要是以图表的形式呈现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风土人情,采用了新课程倡导的自主性学习和合作性学习的学习方式。在课外,让学生预先搜集、整理有关少数民族的分布情况和风土人情;在课内,采用了“欣赏歌曲、小组交流、对号入座、实物观赏、课件展示”等多种教学形式收效明显,一是丰富了学生社会生活经验,让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中初步了解我国少数民族的分布区域和风土人情,增进了学生对少数民族的了解,激发了学生的民族自豪感;二是让学生在学习中体验,在体验中发展,培养了学生搜集、整理和运用社会信息的能力,促进了学生良好品德的形成和社会性发展。同时,在教学的方式、方法上作了必要的教学提示,便于教师更好地把握教学要求,有效地落实教学目标。(永修县教研室钱跃进点评)(作者单位:江西省永修县白槎小学)

上一篇:《从垃圾入桶开始》教学设计 下一篇:《我是“小小推销员”》教学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