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改变的格局

时间:2022-09-30 05:44:28

这真是一个有意思的局面:一方面权威机构在兴奋地预测,未来广告市场的规模将突破2000亿元人民币;另一方面,业内人忧心忡忡地呼吁,要做好“过冬”的准备。尚来不及思考,中国广告在进入高速成长期的同时也进入了转型期。

并行的时代

鼎成传媒的成立标志着中国列车电视已经成功整合,由此,全球最大的列车电视媒体并轨出发。

“不同于办公楼宇的 LCD,列车LCD每天接触的都是不同的人群,看列车 LCD 的受众心情会比较放松,没有想着做其他事,列车 LCD 有足够的时间把品牌信息传递给受众……”实力媒体中国区董事总经理郭志明,丝毫不掩饰对列车 LCD前景的看好。

自1997年3月起,他就开始常驻中国,其间为中国移动、诺基亚、西安杨森、惠普、诺基亚、可口可乐等著名中外企业做过成功的传播策划,对于内地的广告市场已是相当了解。

“互联网发展了品牌营销,这里有2.5亿还有天天在增加的海量用户,还有2500万的白领精英社区;2003年兴起的商务楼宇液晶电视广告就因为目标群体非常明确、到达率很高,受到了很多广告主的欢迎,成为小众媒体的亮点……”所以,实力媒体也通过持续投资以确保客户从传统媒体到新兴媒体都占据优势地位。

郭志明认为,可以借鉴美国市场,上个世纪60、70年代是美国电视媒体的黄金年代,90年代初是中国电视的黄金年代,而现在美国电视媒体已经受到来自小众媒体和互动媒体的强烈冲击。因此,即使考虑到中国市场的快速、压缩型发展,在中国,分众媒体和小众媒体还将并行一段时间。保守估计至少5年以上。

杂志,一个被低估的领域

在广告收入的媒体结构方面,中国显示出与西方国家截然不同的格局。杂志广告市场远远落后于美国的杂志市场。截至2006年底,美国共有19419种杂志,杂志在媒体广告市场中所占份额为18%,广告收入达240亿美元。同年,中国共有9468杂志,广告经营额为24.1亿元,占广告经营单位总额的1.5%,杂志广告出现了负增长,与上一年相比,负增长3.1%。

“杂志在未来的两极分化是必然。有特色的、有观点的、视觉好的,必然前景看好,如走时尚路线的《瑞丽》、《时尚》等杂志;反之,则有可能走向死亡。”一个叫王靖安的人,倒很是看好中国杂志的广阔前景。

他成立了一家叫百泰传媒的公司,从把别人的几本杂志摆放到酒店起步,在不到 3年的时间里,就将60万元规模的小公司,发展到十几亿身价的全国性酒店传媒集团。

王靖安将目标读者锁定为精英商旅人群。短短3年,“百泰传媒”已成功地覆盖以北京、上海、广州、深圳等为主的中国最具商业影响力的城市,囊括星级酒店及部分优质经济连锁酒店2000多家,每年高端受众人群超过6000万,京、沪、穗、深等一线城市酒店终端覆盖率在70% 以上。这意味着“百泰传媒”先占了优质的资源。基于百泰传媒的清晰定位和对广告业的巨大价值,2006年度和2007年度,百泰传媒连续两次被评为“中国最具投资价值企业”, 而且继“百泰传媒”在2006年获得“凯雷集团”、“软银赛富”、“德同资本”等多家知名投资机构的1600万美金之后,再次获得一笔以美国凯来投资集团为首的私募基金3000多万美元的投资。

美国杂志的发展始终让业内人抱有很大的希望。美国拥有世界最发达的杂志工业。《时代》周刊及其年度封面人物、《读者文摘》、《商业周刊》、《财富》及其论坛、《国家地理杂志》、《科学》等,都享有世界性的声誉。然而,目前,在中国,享有世界声誉的杂志远没有出现。这也就意味着机会。

“在中国,当杂志的读者群还未成型时,互联网出现了,人群被分流,就如寻呼机市场一样,刚刚发展起来,手机出现了;而美国,在互联网出现时,杂志早已发育成熟。”王靖安分析,被列为中产读物的杂志在中国,尚来不及等到一个庞大中产阶层的形成,就已经遇上了来势汹汹的互联网的冲击。他认为,这是中国杂志成长艰难的一个重要原因。

然而,在他看来,在所有媒体中,杂志是定位最清晰、最强的分众媒体。因此,选择杂志做广告,更能保证精确到达、影响力持久和回报率高。

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第五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成果显示,传统纸质阅读仍有较大发展空间;杂志阅读率比2005年上升10.5个百分点,达到58.4%;期刊业发展前景看好。

资深编辑谢志远说,美国期刊经营总收入的70%来自广告,发行只占30%,欧洲发达国家期刊经营总收入的60%来自广告,发行占40%。“与国外相比,我们相差甚远。”

互联网,未来的主角?

1998年2月25日,当从美国回来的张朝阳正式创建搜狐门户网站时候起,标志着广告进入了网络时代。“2008年,第二季度搜狐营业额突破1亿美金,其中广告业务收入达到4338万美金,同比增长53%。足见互联网广告强劲增长的势头。”

另一家国内最大的门户网站新浪,2007年的广告收入为1.689亿美元,比2006年增长了41%。数据显示,2007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规模已达106.1亿人民币。2007年互联网广告以48%的增幅,傲视5大传统媒体,占全国广告市场份额的3.5%,逼近户外广告的3.7%。根据有关机构预测,2008奥运年,中国网络广告市场估算总值可达140-150亿元人民币。新浪方面在接受《小康》采访时认为,随着网络媒体的迅速崛起和不断走向成熟,以及互联网广告较之电视广告的众多优势,众多企业对互联网广告投放表现出积极态势,互联网广告正逐步成为主流。

“中国网络使用者有2.1亿,人均每个礼拜花在网络上的时间是18小时。美国媒体称,中国目前互联网人口已经超过美国,成为全球第一大互联网国家。”李桂芬说,这是很好的基础。“在新媒体时代,我们可能由追随者变为超越者。”

品牌整合传播机构董事长吴晓波认为,在传统媒体与新媒体的竞争中,新媒体必然要从传统媒体中分流一部分广告资源,“但并非说谁就一定消亡,相反,会形成媒体互补型的生态。”他相信,未来中国广告市场仍将维持两位数的增长速度。但在总量发展的前提下,结构的变化将是巨大的。尤其是互联网对其他媒体的影响。

这对新兴的中国广告市场来说是一个机会。

上一篇:北京西南五区的尴尬与出路 下一篇:央视广告:市场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