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保险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时间:2022-09-30 04:57:07

买保险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保险没有好坏,只有对错。对的保险——适合你的保险;错的保险——不适合你的保险。如果有个卖保险的人跟你说某个保险怎么怎么好,那他卖的一定不是保险。

举个例子:两个孪生兄弟,在证券公司同时买了相同数量的同一只股票,过了一段时间又同时卖出,他们的收益是一样的吗?答案是肯定的。还是这两个孪生兄弟,在同一家保险公司买了同样的保险,他们的收益是一样的吗?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两个同年同月同日生的兄弟并不能保证同年同月同日死,所以这两张保单的收益不一定是相同的。

结论是:保险不能算,能算的都不叫保险。

1 买保险是捐钱

保险是互助与自助的平衡。假如某个年龄的死亡率是千分之四,1000个人都买了保险,每人的保额都是100万元,也就是说保险公司一年要赔出去400万是一定的,那么这400万真的会是保险公司赔的吗,如果你相信这件事,那你就太天真啦!

保险公司是商业机构而不是慈善机构,这400万一定是996个没死的人赔的,摊到每个人头上大约是4000块钱。此外保险公司还要有日常的管理费用,还要有利润,所以如果你买了保险而今年没死,就意味着你今年捐了4000块钱去帮助那4个死了的人。你也许会问:我为什么要帮助我根本都不认识的人呢?答案是如果明年那4个人里有你,同样会有996个你不认识的人来给你捐100万。所以说买保险是买安心,其实这安心是你每年捐了4000块钱换来的。

我们每天在网上都能看到很多年岁并不大的人得了癌症的报道,其实从百分比上看,癌症只有很少的人得,只是发病率比前些年有些上升,从而引发了大家更多的关注而已。重要的是很多得了癌症的人家里并没有足够的钱可以用来治病,而购买大病保险其实就是等于承诺给得了大病的人捐钱,从而换回来一个对价的承诺:如果你得了大病就会有人给你捐钱。由于大病保险不仅要给得大病的人赔钱,而且对于没有得保险目录里的大病但是死了的人也要赔钱,所以大病保险会比单纯的寿险贵很多。

尽管长寿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到,但是我们每一个人仍然要在年轻的时候为这件事做准备。小沈阳说人生的两大痛苦中,比人死了钱没花了更痛苦的是:人活着,钱没了。不论即期返还的养老保险还是到期返还型的养老保险,其共同特征是:即便你已经领完了所有存在保险公司的钱,只要你还活着,保险公司就要养着你。问题又来了:你把活得久的风险转移给保险公司了,保险公司从哪里拿钱来养活你呢?不用问了,还是你捐的——在你存养老金的过程中,每年都会有一部分钱被保险公司转移到一个互助账户里,用来帮助那些已经领完了自己存的钱却还依依不舍地热恋着这个世界的人。

通常说聪明人不会买保险是有道理的,如何看待人寿保险考量的是一个人的智慧而不是聪明。在中国古汉语中,“慧”通“会”,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意思。一个人死了之后才能拿到的钱活着的时候怎么用,这样的道理是很难用三言两语表达清楚的,只能靠每个人自己的感悟。无论说大智若愚、大巧若拙还是说舍得,其实都包含先捐出去而无所谓能不能得到回报的心胸和视野。所以买不买保险,怎么买保险,是人生中的大智慧。

2 买保险是买倍数

买保险的顺序一定是先买花钱的保险,再买存钱的保险。为什么这样说呢,前面我们说了,买保险是捐钱,在我们平安健康的时候,每年都捐一些钱给需要帮助的人,当我们遇到风险的时候就能得到很大额度的帮助。捐出去的钱和得到帮助时拿到的钱这个之间的倍数,正是我们买保险的意义所在。

举个例子:30岁男性买100万元终身寿险,如果选30年缴费期,每年需要缴费大约2万元;而这位30岁的男士如果买10年期的定期寿险,100万元的保额每年只需要缴费不到2000块钱。也就是说,假如这位男士33岁的时候因为突发心梗而猝死,无论是交了6万块钱还是6000块钱的保险费,他的家人所能得到的理赔金都是100万元。由此看来,买花钱的保险就是每年花出去2000块钱,换回来100万的安心。而存钱的保险是每年交给保险公司2万块钱,保险公司拿去赚钱,然后帮你把你应该捐的2000块钱捐出去,剩下的钱放在你的账户里。

于是又会有人问了,那岂不是说买消费型保险(定期寿险)比买返还型保险(终身寿险)要划算吗的?因为倍数大呀!其实,就像治病越快的药毒性越大一样,越便宜的保险副作用也越多。像任何事物的作用和副作用不仅是相对的而且是平衡的一样,保险的作用其实远远不止是保障生命风险。除了转移风险之外,在西方发达国家,人寿保险更多地被用于隐藏资产、转移资产、规避税收、逃避债务。而消费型保险除了转移风险之外,在其他功能上就显得无能为力了。即便我们不是富人,对人寿保险的功能要求不算太高,至少存钱的保险也能帮我们养成强制储蓄的好习惯。

从一个人所能支付的保费看这个人如何站队不仅很有意思,而且也很科学。如果一个人把他能够买到的生命保险的额度全部用终身寿险(存钱的保险)买下来,每年所支付的保险费仍然不会让他觉得生活有压力,这样的人就可以算作是有钱人了,否则还是要站到穷人的队伍里。

3 分红是不是越多越好

大多数人理解保险的分红跟股票的分红就是一回事,是保险公司的投资收益,其实是大错而特错了。我们只需要问自己一个简单的问题:如果保险公司把赚来的钱都分给买它保险的客户了,谁还会去买保险公司的股票呢?

保险的分红来自三个部分:利差、费差、死差,注意这里并没有包含投资收益。保险公司的精算师每天的工作就是为保险产品制作费率表,因为要考虑的因素非常多,所以精算师的工作很复杂。这当中要考虑的3个最主要的因素是利息率、死亡率和费用率。

利差又叫利息差,假如你买保险的时候市场的利息率是2.5%,而精算师计算费率表时候的市场利率是2.75%,也就是说降息了,你觉得保险公司会为你承担降息的损失吗?其实精算师在算费率的时候早就打好了埋伏,他们可能是按1.5%甚至是0.75%计算的费率表,也就是说即使降息了,保单当中仍然会有1%甚至1.75%的利息盈余,这些多出来的钱怎么办,于是在大多数返还型保险里都会有一个分红账户,保险公司把多收客户的钱退还给客户的过程叫分红。在这个过程中,保险公司还要留存一个比例作为管理费用。现在你知道了,保险公司如果多收了你100块钱,它只会退还给你80块钱,还美其名曰“分红”。

4 一定不要先买大病险

首先澄清一个概念:大病保险不是用来治病的。健康保险分为医疗保险和疾病保险,医疗保险保障的是由于治病而产生的费用,疾病保险保障的是由于得病而造成的损失。本文我们暂且让这个界限模糊一下,假定大病保险的理赔也能用来治病。

买保险是有顺序的,一定是先把最极端的风险转移出去,先买框架结构的保险。对一个人或者一个家庭而言,比重大疾病更重大的风险是身故和全残,这些是最极端的风险。

用1万块钱买大病保险,对于一个35岁的男性,可能只能买到30万左右的保额。而同样是每年花1万块钱,用返还型和消费型的寿险做一个组合,就能买到100万甚至更高的保额。当一个人遇到大麻烦的时候,是30万对他的帮助大,还是100万对他的帮助大,答案是显而易见的。

有人会问:我买了100万的寿险,可是没有大病保险仍然解决不了我没钱看病的问题呀。其实静下心来想一想很容易想明白:如果你死了之后保险公司一定会给你100万,那么你活着的时候能不能借到80万来看病呢?因为你的亲朋好友兄弟姐妹们都知道。你的病如果治好了,你就有机会慢慢还上借来的钱;如果治不好,保险公司也会帮你把钱还给他们。

如果把一个人一生的财富积累比作盖楼,只是像20世纪五六十年代那样一层一层地慢慢盖,这辈子能盖到几层就说不定了,因为直接垒砖既慢又不安全。买保险的第一步,先把未来创造收入的能力买下来,也就是常说的保额足够原则或者是保额优先原则。然后有了多出来的钱,才会去买医疗险、大病险、意外险、退休金保险、教育金保险……

5 保险和通胀没有半毛钱的关系

通胀是保险销售中常被问到的话题:我用20年给自己存了100万退休金,可是等我退休的时候,100万已经不值钱了,买保险有什么用?让我们换个角度,如果问一个小孩长得像他爸爸还是像他妈妈,这个问题是成立的;但是如果反过来,问这个小孩的爸爸妈妈长得像不像这个小孩,这个问题就不成立,也叫伪命题。关于通胀和保险的关系其实就是一个伪命题。

用一个物件儿打比方就容易明白了:假如我们在保险公司存的退休金不是100万块钱而是1万个鸡蛋,分开20年存应该是每年存500个,你第一年存的5万块钱可以买500个鸡蛋,第二年存的5万块钱可以买480个鸡蛋,第三年存的5万块钱可以买450个鸡蛋……当你存了20年的时候发现,你本来是想存1万个鸡蛋给自己养老的,可是只存下来了不到5000个鸡蛋,你觉得把这个罪过推到保险公司头上公平吗?

道理很简单,我们买保险的时候不要算额度,而要算比例,比如你需要的保额是你年收入的多少倍;你每年能支付的保费是你年收入的百分之多少,只要这个比例不变,你买的保险跟通胀就没有半毛钱的关系。因为通胀就是涨工资,这是硬道理,违背这个真理,倒闭的就不是保险公司而是政府。

6 再有钱的人也要买养老保险

买养老保险是把身外之物跟自己的生命建立联系,在有能力的时候把自己的身体打造成一台印钞机。因此养老保险账户不是收益账户而是功能账户,买养老保险不能算也根本不可能算清它到底划不划算,因为你不知道你能活多久。

大多数人70岁之前可以靠自助,但是70岁之后就要靠互助。当一个生活不能自理的人拥有很多身外之物的时候,他真能享有生命的尊严吗?答案是:比尊严更多的一定是财富带给他的生命风险。化解这种风险的办法只有一个:他能够给他身边的人带来的剩余价值随着他生命的延续而源源不断。

举个例子:一个有钱人每个月在养老院花掉10万块钱,而保险公司每个月支付给他的养老金是100万元,只要他活着,这笔钱还会不断递增,可是当他去世的时候这个养老保险的合同就会结束,你觉得这份保单带给这个有钱人的是风险还是尊严呢?

Tips

一个人可以买多少保险?

保险公司的说法叫“财务可保性”。基本的公式是:最高可保额等于当前年收入乘以未来工作年数。比如一个37岁的男性,去年的年收入是50万元,前年的年收入是40万元,大前年的年收入是30万元,那么他的当前年收入就是前三年的年收入相加再除以3,等于40万元。他的未来工作年数是用60岁减去37岁,等于23年。也就是说这位男士所能买到的最高保额是40万乘以23年等于920万元。

有钱人增加保险倍数的方式,不是通过购买消费型保险,而是通过不断地购买期缴的返还型保险来实现的。

上一篇:打响白领“保卫战” 下一篇:电商境外上市那些事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