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时间:2022-09-30 03:27:22

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疗效观察

【摘要】 目的:探讨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在笔者所在医院治疗的手足口病患儿6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对照组给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观察组给予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进行治疗,比较两组疗效。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P

【关键字】 康复新液; 利巴韦林; 小儿手足口病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2.17.020

小儿手足口病属于儿童常见的传染病,多由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主要表现为手、足、口腔疱疹或皮疹以及发热等,甚至可诱发无菌性脑膜炎、急性弛缓性麻痹、脑炎、心肌炎和神经源性肺水肿而导致死亡,以对症治疗和抗病毒治疗为主[1]。本文就本院治疗的60例小儿手足口病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08年4月-2012年2月在本院治疗的60例手足口病患儿,均符合手足口病诊断标准[2],并排除水痘和风疹等,表现为皮疹和发热,体温37.5 ℃~39.5 ℃。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观察组男17例,女13例,平均(2.46±1.32)岁;对照组男16例,女14例,平均(2.52±1.41)岁,两组性别、年龄、临床表现和疾病严重程度等方面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两组患儿均给予10 mg/(kg·d)广东三才医药集团有限公司生产的利巴韦林注射液100 ml溶于5%葡萄糖注射液,静滴,若存在细菌感染,则加用青霉素或头孢菌素抗感染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加用内蒙古京新药业有限公司生产的康复新液口服,3次/d(剂量:6~12个月患儿3 ml/次;1~5岁患儿5 ml/次),并对手、足部皮疹用康复新液外擦,1~3次/d,疗程为3~5 d。记录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

1.3 疗效判定标准 1~2 d内体温恢复,手足皮疹和口腔疱疹明显好转,食欲增加为显效;2~3 d内体温恢复,疱疹或皮疹有所减轻为有效;3 d内体温和皮疹无明显改善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1.4 统计学处理 运用SPSS 13.0进行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t检验和 字2检验,以P

2 结果

2.1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显效11例,有效14例,无效5例,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显效7例,有效10例,无效13例,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

2.2 两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 观察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表1 两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比较

d

组别 热退时间 皮疹消失时间 住院天数

观察组(n=30) 2.63±1.42* 4.24±1.17* 7.16±2.58*

对照组(n=30) 4.45±1.86 6.73±2.24 9.73±3.36

*与对照组比较,P

3 讨论

小儿手足口病属于我国传染病法定报告管理中的丙类传染病,据徐爱芳等[3]报道,手足口病主要由肠道病毒71型、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埃可病毒感染引起,其中柯萨奇病毒A组16型和肠道病毒71型最常见,多在夏季发病,发生于3岁以下儿童,主要通过呼吸道和消化道及密切接触传播。李保强[4]综合多家文献报道,认为小儿手足口病的药物治疗主要包括抗病毒药物、免疫增强剂、抗生素、退热药和中药,抗病毒药物包括阿昔洛韦、更昔洛韦和利巴韦林。利巴韦林又称三氮唑核苷、病毒唑和尼斯,属于强效广谱抗病毒药物,是抗病毒治疗应用最为广泛的西药,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疗效确切[5]。目前应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中药包括痰热清、清开灵、双黄连等,康复新液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的报道较为少见。康复新液属于中药制剂,具有加速组织生长和修复、消肿、镇痛、抗过敏、抗感染等作用。谢扬学等[6]通过对150例手足口病患儿进行研究,认为康复新液用于小儿手足口病治疗安全有效,能快速缓解疼痛,减少治疗时间。本研究中,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总有效率为56.67%,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均明显少于对照组(P

综上所述,康复新液联合利巴韦林用于小儿手足口病的治疗[6],可明显提高治疗疗效,降低热退时间、皮疹消失时间和住院天数,减少患儿痛苦,加速康复,值得临床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 黎念.手足口病研究进展[J].重庆医学,2011,40(1):93-95.

[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手足口病诊疗指南[S].北京,2010.

[3] 徐爱芳,高锦,陈刚,等.手足口病病原学及流行病学研究进展[J].中国卫生检验杂志,2011,21(1):252-253.

[4] 李保强.手足口病的药物治疗进展[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11,19(6):1064-1065.

[5] 李淑君,周丽娅,李嵩.利巴韦林小柴胡口服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的临床分析[J].中国医药导报,2010,5(34):76.

[6] 谢扬学,何淑君.康复新液治疗小儿手足口病疗效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2012,39(1):52-53.

(收稿日期:2012-03-16) (本文编辑:李嫚)

上一篇: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气道阻力与肺通气功能和... 下一篇:数据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