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古霉素的儿科用药浅析

时间:2022-09-30 03:09:14

万古霉素的儿科用药浅析

1 资料和方法

1.1 对象

2006年5月—2011年4月我院儿科住院病人应用万古霉素药物的病历共25份,占我科同期住院病人的0.22%,占我院使用万古霉素类药物(61例)的40.98%。其中男18例(72%),女7例(28%);~28d 3例(12%),~1岁16例(64%),~3岁2例(8%),~7岁2例(8%),~14岁2例(8%)。

1.2 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开始及终止万古霉素治疗方案的原因、影响治疗效果的危险因素,以及合理用药情况。

2 结果

2.1 一般情况

2006年5月—2011年4月儿科25例用药病例中,住院总天数215d,平均8.6d,用药天数129d,平均5.16d,持续用药最长10d,最短2天。25例均为治疗用药,按药敏用药20例(80%),总有效率84%。25例均经医务科严格审批后用药。

2.2 疾病种类及愈后

见表1。疾病感染构成比调查中,肺部感染占84%,脓胸占12%,多发性脓肿占4%。多发性脓肿患儿的用药有效率较低。

表1 疾病感染情况

2.3 细菌培养情况

24例患儿做了细菌培养和药敏实验,细菌培养率为96.0%(24/25),培养阳性率83.3%(20/24)。革兰阳性菌感染19例,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 0例)9例,表皮葡萄球菌5例(均为MRSE),溶血葡萄球菌2例,其它G+菌3例,混合感染8例,G+菌感染中合并产气杆菌2例,肺炎克雷白杆菌2例,阴沟肠杆菌1例,大肠埃希菌1例,铜绿假单胞菌1例;白假丝酵母菌1例。 2.4 始停用药原因开始治疗用药原因:根据细菌培养结果20例、现用抗生素无效改用药5例、其中严重感染1例、个人经验用药4例。终止治疗用药原因:治疗疗程结束21例、疾病痊愈14例、疾病好转因经济原因出院7例,病危或培养阴性疗效不佳转院停药4例。治疗无效的原因:多重混合感染2例,用药疗程不足2例。

2.5 联合用药情况

单独用药10例(40%),二联用药13例(52%),三联用药2例(8%),联合用药占主导地位。其中联用派拉西林他唑巴坦4例,阿奇霉素1例,与头孢类联用8例,其中头孢甲肟4例,头孢比肟3例,头孢他啶1例;与亚胺培南和氨曲南联用1例,与利福霉素和抗真菌药物合用1例。

2.6 不合理用药

不合理用药7例,其中配伍不当3例,联合用药过多2例,用药时间过短1例。

3 讨论

万古霉素是目前针对G+菌感染的抗生素,是葡萄球菌和肠球菌等耐药革兰阳性球菌首选药物,对难辨梭菌具高度抗菌活性。随着万古霉>:请记住我站域名/

万古霉素通常不作为一线药物应用,在常用抗菌药物无效或不能应用(如青霉素过敏)时使用。其不良反应主要包括耳、肾毒性、静脉滴注相关性不良反应及血液系统毒性等。小儿患者仅在有明确指征时方可选用,并在治疗过程中应严密观察不良反应,定期复查尿常规与肾功能,监测血药浓度和听力,注意听力改变。新生儿患者肝、肾等重要器官均未发育成熟,肝酶的分泌不足或缺乏,肾清除功能较差,应尽量避免应用毒性大并主要经肾排泄的万古霉素。万古霉素输入速度过快可产生皮肤发红(红人综合征),输入药液过浓可致血栓性静脉炎,应适当控制药液最高浓度(5mg/m1)和最大滴数(10mg/min)。

临床中儿科用药的安全有效性越来越引起人们的关注。万古霉素在儿科应用,实施特殊使用的限制性措施,严格用药指征,努力减少经验用药,是提高治疗有效率的较好办法。

上一篇:电力系统继电保护技术的发展历程和前景展望 下一篇:博莱霉素诱导大鼠肺纤维化过程中羟脯氨酸及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