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险地求生”柳暗花明

时间:2022-09-30 01:43:33

时代大踏步发展,节奏明显加快!各种事物不协调发展,“突发事件”肆意横行。古有名训,所谓“居安思危、思则有备、有备无患”。军事上,何所谓“险地”,答曰“野外生存”也。它主要指的是进行野外活动的人员,在危及生命的客观条件下力争活下来,并尽可能摆脱困境的实践活动,要想真的做到触及险境、“柳暗花明”,势必要解决好以下几个问题:辨、行、防、吃、喝、宿。

“辨”,不迷失方向

随时辨明东、西、南、北方向,方能做到密林不迷路,深山不迷向。野外生存判定方向的方法:通常在白天利用的是指北针、太阳和时表;夜间则利用指北针。其实,还有一种更为简单和直接的办法,即:自然特征判定法。

我们知道,地球上的许多地物、地貌由于受阳光、气候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形成了某种特征。因而,可以利用这些特征来概略地判定方向。一是利用独立大树来判定。通常情况下树的南面枝叶茂密,树皮较光滑。而北面枝叶稀少,树皮粗糙,砍伐后,树桩上的年轮,北面间隔小,南面间隔大;二是利用突出地面的物体来判定。突出的地面物体,如土堆、土堤、田埂、独立石等,南面干燥,青草茂密,冬季积雪融化较快,而北面潮湿,易生青苔,积雪融化较慢。凹入地面的物体,如土坑、沟渠则相反;三是利用人工建筑来判定。我国的大部分地区,尤其是北方,庙宇、宝塔的正门多朝南开,农村住房的门窗一般也多朝向南方;四是利用天候特征来判定。我国西北高原冬季大多刮西北风,山的西北坡积雪较少,东南坡积雪较多,树干略向东南倾斜。沙漠地区的沙垅坡度缓的一端朝西北,坡度陡的一端朝东南。需要注意的是,利用地物特征只能概略判定方向,有时还可能出现反常现象,因此应该采用多种方法,进行综合判定,以免出现误判。

行,走出险境

行走是野外生存活动中战胜困难与脱离险境的重要手段。在野外条件下,尤其是没有其它运载工具的山地和丛林中行走时,行走靠得是双脚,因而对双脚的保护极为重要。鞋、袜的选择很有讲究,鞋子应软硬适宜、舒适得体,穿上后脚的各部不能有挤压感。春、秋二季尽可能穿胶鞋或运动鞋;夏季穿雨鞋或布鞋;冬季穿棉鞋或大头鞋。鞋要比脚大一点,但也不能太大了,因为鞋子太大反而会磨脚。鞋子的鞋带应通过扣眼系紧,确保脏东西不会进入鞋子里影响行走。袜子尽量选择容易透气的布料,要厚一些,或者同时穿两双袜子。在各种地形的行走中,山地和丛林行走是最难的。

山地行走容易产生“误近”的错觉,如果过高地估计了自己的体力,一旦遇到恶劣气候,就可能会处于“前不着村,后不着店”的尴尬境地。因此,感到疲劳,就应做短暂的小休息。爬山时,最好折一根树棍做拐杖,“三条腿走路”会省很多劲。如果是在冬季,尤其是冰天雪地间行进时,小休息时不要坐在石头上,因为石头会吸收人很多热量,最好是拄着拐杖站立或坐在背包上休息。感到寒冷时就对手、脚及身体的其他部位进行自我按摩,以增加热感。

丛林行走,可能会遇到荆棘、暗坑、虫咬、蜂蜇等多种险境,事先要检查好必备品,如砍刀、雨衣、防身武器等。穿越密林或有荆棘的丛林时,每走一步,都要在路线的前方确定一方位物,以防迷失方向。行进中还应戴好手套、罩好面罩;森林行走路途中常会遇到坑洞或陷阱,要边走边用木棍探路,以防陷落;虫叮、蛇咬是丛林行进可能遇到的情况,应扎好领口、袖口和裤口,行进中不要随意伸手入洞穴,或者搬动石头。被昆虫叮咬后,千万不要用力挠,那样会导致感染,可敷上些清凉油、风油精之类的东西,将随身携带的牙膏涂上也能起到消痛止痒作用。

防,保存自己

野外防护主要包括冻伤的预防、中暑预防以及野外活动常见伤的处理等内容。

冻伤是寒冷作用于人体而引起的组织损伤,多发生在身体的末梢部位,如:手、足、耳、鼻、脸等处。野外行走时,为防止面部冻伤,可经常用手揉搓脸面、耳、鼻等部位,并作皱眉、挤眼、咧嘴等动作;对足部冻伤的预防,鞋子要稍大一些,鞋带也不要系得太紧,以保持血液的循环通畅,感到脚冷时,适当做些勾脚动作。一旦真的出现了冻伤,冻伤的手可放在腋下加温;冻伤的脚伸进所带衣物内加温。千万不要用雪揉搓冻伤部位,因为雪会吸收人体更多的热量,使冻伤加重。

在夏季,由于人体长时间被烈日暴晒或在高温条件行进,导致体内大量钠盐丢失、血液浓缩、循环衰竭等,引发中暑。因而要特别注意对水、盐的补充,有条件时还可喝绿豆汤或使用人丹、清凉油等。一旦出现中暑症状,要立即进到阴凉通风处,平卧位,松解衣扣,饮用含有盐的凉开水。如果出现高热症状,应迅速进行物理降温,即:用冷水或加入少量酒精擦身,在头部、颈部、腋下及腹股沟部放凉水袋,并加以扇风使体温迅速降低。

当然,野外生存活动中,还可能会遇到其它的突发病、突发伤,做为征服者在平时就要学一些对常见伤病的自我保护和互相保护知识。

吃,生命之基

常言道:“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野外生存活动中,一些野生的动、植物,可作为野外生存活动中的辅助食物或主要食物。

其一,学会对野生动、植物的识别。在我国的大部分地区,春、夏二季长满大量野菜、野蘑菇、海藻等,多数可食用;秋、冬二季野花、野果子、植物籽及植物的树皮也可用来充饥。鉴别野生植物是否有毒的一般方法是,老鼠、松鼠、野兔、猴子等动物吃过的植物对人体无害;被野兽或昆虫啃咬过的蘑菇无毒。而对捕到的野生动物经过加工处理后大部分都可以食用。

其二,学会取火的方法。火在野外生存活动中具有重要作用,它可以用来热熟食物、烧水、烘烤衣物、取暖御寒、驱除猛兽和有害昆虫,必要时还可以作为求生信号使用。野外一旦找不到火种或火柴受潮,就要取火。取火的一般方法:一是磨擦取火法。即:将木棍抵在一小块硬木上,使木棍迅速的转动,就会钻出一些粉末,并使粉末冒烟生出火花。磨擦取火法是一种最原始也最实用的方法;二是击石取火法。即:找一些质地坚硬的石头,互相击打,使其迸发出火花,引燃干燥的棉絮、纱线、草屑等;三是凸透镜利用太阳能取火法。即:用凸透镜将太阳光聚焦成一点,光点上的温度可以将棉絮、纱线、草屑等物品引燃。此外,把猎枪对正干柴实施射击、大号电池正付极相连都能引火。

其三,学会食物的制作及食用。野外生存活动中携带的铁锹、砍刀、水壶、牙缸都可能用来充当做饭工具,通常情况下,按平时做饭的方法将饭做熟就可以食用了。冬季或长途跋涉后,为预防失温,要多吃一些含热量高的食物,如肉食、热食、糖果、巧克力等,以补充热量。要尽量少吃面条,因面条含热量低;要绝对禁止饮酒,酒会吸收人体内的热量。

水,生命之源

水是生命之源。野外生存活动,一定要对饮水进行计划使用,同时还要学会寻找水和采集水的方法。

一般的说,植物茂盛、动物经常出现的地方,就容易找到浅表层水源。在干旱的沙漠、戈壁地区,生长的着柽柳、铃铛刺等灌木丛,其下约6-7米深处就有地下水;胡杨林生长的地方,地下水距地面约5-10米;茂盛的芦苇、金戴戴、马兰花的下面1米左右就有水。此外,蚂蚁、蜗牛、青蛙、蛇等动物喜欢在泥土潮湿的地方做窝栖身,这些地方向下深挖通常可以找到水。

实施野外活动时,更多的情况是利用植物集水的方法解渴。如果在山区进行野外活动,山野中的许多植物可用解渴,如北方的黑桦、白桦的树汁,山葡萄的嫩条,酸浆子的根茎;南方的芭蕉茎、扁担藤等。如果在北方进行野外活动,有桦树的地方,可在桦树上钻一个深3-4厘米的小孔,插入一根细管(细管可用树皮制做),经过这个小孔流入容器中的汁液每晚可达1-2升。如果在南方进行野外活动,用茂密丛林中的扁担藤来补充水最方便。具体办法是先砍断藤子,之后就可以看到条条小筋的断痕,并很快流出可供饮用的清水。如果在热带丛林中进行野外活动,大多数丛林中都生长着一种可储水的竹子,选择时要先摇摇竹竿,有声响的就可以砍断,而后开个小孔将里面的水倒入容器再喝饮。如果是在沙漠、戈壁等找不到解渴植物的地方,可用一个塑料袋套在树枝上,将袋口扎紧,树叶蒸发出来的水分就会聚集在袋里,天气越热,蒸发量越大,得到的水就越多;还可用塑料布收集露水。因为从半夜到天明这段时间里气温逐渐下降,空气中的水分便凝结成露水,贴附在地面或植物上,可以在早晨将塑料布铺在草丛下面,摇晃草,使露水一滴滴地落下来,积少成多。

宿,养精蓄锐

野外活动由于无居民地可利用,如果解决不好,不仅影响人的休息,出现冻伤、咬伤、生病等情况,甚至还可能会出现危及生命的问题。

在山地露宿时,应把露宿地选择在避风、防洪、避开山崩、塌方的山坡地段上或者峡谷的高坡上,并且要尽量靠水源。通常以架设帐蓬、搭设草棚露宿,在帐蓬或草棚的周围要挖排水沟。

在沙漠、戈壁或草原地露宿时,应尽量选择在绿洲或具有水源的地区。架设帐蓬或搭设草棚应避开风口,避开沙丘的迎面风,帐蓬应尽量低下,多设固定拉索。此外,还应根据不同的地形和季节,注意防洪水、防暴风沙和泥石流等,并注意节约用水。

酷暑条件下露宿时,可采用搭遮棚或吊床的方法,最简单的办法是利用自然的洞穴,洞内如果有虫,可以用烟火将他们熏走。搭遮棚时,位置应选择在干燥、通风的缓坡上,要避开大树、陡崖峭壁,以防雷击塌方。四周围要挖排水沟,铲除杂草。

严寒条件下露宿时,人员应减少在外停留的时间,防止冻伤。通常采用搭帐蓬、草棚、挖雪洞等方法。露宿地要避风,并避开易被积雪掩埋的地点。寒冬睡觉,尽可能两人一起睡,这要比单人暖和些。临睡前和醒来后,都应活动身体,以驱寒意,在低温下睡1-2小时就要活动一次身体。寒冷条件下露宿最忌讳喝酒,酒可能使人暂时有发热的感觉,实际酒精会使血管扩张,导致身体热量减退。

野外生存知识,是人们在长期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具有很强的实用价值,平时注重积累,一旦在自己身上发生了类似的灾害性事件,就可化险为夷,或将危险降到最低程度。

(责编:赵旭文)

上一篇:跆拳道实战格斗(六) 下一篇:散手道紫带技术及实战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