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祝县农村中学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

时间:2022-09-30 01:37:47

天祝县农村中学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

摘 要:天祝县农村中学普遍面临生源不足情况,在师资不变的情况下,实行小班化教学,一方面顺应教学改革潮流,提高教学质量,另一方面,也能盘活教育资源,促进教师专业发展与成长,促进教育的均衡发展,能促成天祝教育的发展。

关键词:天祝农村中学;小班化教学;学生发展

甘肃省2004年起实施初中新课程改革,天祝县紧跟这一步伐,积极推进新课程改革,走在了全省前列。但是随着改革的深入,天祝现有教育已经不能适应快速发展的时代要求,有必要进行新的改变。我认为,小班化教学是当前教育发展的潮流,能适应天祝县农村中学教学改革的要求。

一、实行小班化教学的理论依据

(一)何为小班化教学

所谓的小班化教学,是指一种班级人数在25-35个之间,教学内容、教学模式、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均围绕学生个人特点,实施因材施教而开展的教学组织形式。在小班化教学过程中既有班级教学,也有小组教学,同时更注重个别化的指导。所强调的是小班教学因为人数减少,学生在课堂内所平均占有时间增加,在课堂上师生之间、生生之间有更充分的时间进行讨论和交流,有利于教师发现学生的长处和短处,方便因材施教,从而挖掘学生更大的潜能。

(二)小班化教学的理论基础

1.心理学理论基础。小班化教学对每班学生人数做了限制,使得教师能比较容易地关注到每一个学生的特点和个性,学生在接受教师关注的条件下产生积极的期待效应,也就是心理学的罗森塔尔效应。

2.教育学理论基础。小班化教学使得学生的自主探索成为可能,也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的交流与互动更加充分。

(三)小班化教学改革实践

目前的小班化教学改革多集中在上海、北京、广州等一线城市和沿海发达地区。1993年,江苏省无锡市江阴两所小学进行了缩小班额的课题实验;2000年,江苏省锡南高级中学开始高中小班化教育实践,班额控制在30人左右;2009年,江苏省太湖高级中学开设小班近35个;2010年,小班化教育追求进入国家、各省“十二五规划纲要”;2012年,小班化教学在全国范围出现了更多教育教学实验班。

二、天祝县农村中学实行小班化教学的可行性

(一)农村人口减少,学生人数在农村呈逐年下降趋势。近4年天祝县参加中考学生人数变化做参考:

全县19所初中,基本上都趋向生源连年减少的情况,这一趋势在未来几年可能会更进一步加剧。农村学生人数逐年减少,教师相对富足,小班化教学要求的学生人数不多于25人,这在天祝的多数农村初中都可以达到,小班化教学应该可以开展。

(二)农村中学教师众多。虽然有着结构性缺员的问题,但整体而言师资力量充裕。随着学生人数的下降,教师富裕现象又突显出来,怎样解决这一矛盾,我认为小班化教学改革能有效解决这一问题。仍以2013年天祝县中考学生人数为例:

除去民族中学、天祝二中、新华中学3所县城中学外,农村中学学生人数与教师人数比率大概在6.5到7之间,远远低于省政府督导所要求的农村中学学生与教师18:1的标准。

限制小班化教学的两大主要问题,学生人数不足与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在我们天祝的农村中学都不存在,小班化教学应该能够快速推广。

三、小班化教学的具体实施

(一)小班化教学与新课程改革的深入发展相结合:变的不仅仅是形式,更主要的是内容。小班化教学可以说是新课程改革的深化,将实施过程中出现的落后的做法及理念摒弃,在具体操作实践中实现“以生为本、师生共同发展”的理念。

改变是小班化教学的先决条件,每班人数不超25人,按情况分成5-6组,组内合理搭配,以强带弱,以优秀生带动、帮助学困生,将优秀学生也纳入到了有效教学的资源范围。同时教师活动必须集中到教学有效性上来,处理好有效教育、有效教研、有效教学三者之间的关系。

(二)提高认识,长期坚持。小班化教学是在其他地区已经试验成功并取得良好效果的先进的教学模式,坚持实施,一定能有效解放教与学的生产力。

(三)做好评价及反馈,及时调整,稳步推进。小班化教学实施,评价与督促是关键。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调整,努力使其向正确的方向发展,长期坚持,定会取得好的成绩。

总之,小班化教学是代表当前教育发展潮流的新的教学模式,是新课程改革进一步深化的产物。天祝县的农村中学已经具备了实施小班化教学的条件,在天祝县农村中学推行这一教学模式是可行的。

上一篇:高中生英语书面表达训练中的问题及对策 下一篇:注重文化差异 构建高效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