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究科学

时间:2022-09-30 12:04:42

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究科学

摘 要:今天的幼儿科技教育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教会幼儿获得科学知识技能,而是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猜想、提问、探索问题的可能答案,以建构他们自己的结论。要创设适宜的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应用智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究科学,综合训练幼儿的多种能力。让科技教育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科学,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在思考中解决问题,从而使幼儿成为一个习惯思考、勇于面对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的现代的人、完整的人。

关键词:操作;探究;交流

20世纪90年代后,人们对幼儿教育价值的认识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幼儿园教育是为升入小学做准备”的观点转变为“承担起从整体上影响幼儿人格形成的任务”。幼儿科技教育从有益于幼儿终身学习和发展角度出发,越来越重视培养对科学的积极情感,幼儿科技教育的目标也逐渐从以传授知识为中心转移到以发展科学探究能力和方法为中心。今天的幼儿科技教育关注的重点不再是教会幼儿获得科学知识技能,而是要充分调动幼儿的好奇心,鼓励幼儿猜想、提问、探索问题的可能答案,以建构他们自己的结论。幼儿天生对周围世界有着强烈的探究欲望,由探究欲望引发的探究活动需要借助提出问题、选择操作材料和工具、运用科学方法、解释和检验、交流和信息传递等多种手段。因此,我们要创设适宜的操作环境、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应用智慧的教学方法,让幼儿在操作中探究科学,综合训练幼儿的多种能力,从而使幼儿成为一个习惯思考、勇于面对问题和善于解决问题的现代的人、完整的人。

一、操作室的创设引发幼儿的探究欲望

幼儿科技操作室活动是幼儿自主、自动的尝试、探索、设计、制作活动,看似随意的自主活动能让“有心”的教师捕捉到更多幼儿学习和发展的信息。在幼儿科技教育园本课程的研究中,为了让幼儿有更多自主的探究机会,我们创建了“科技操作厅”及“空中花园”。科技操作厅分为信息资源区、探索区、综合活动区、制作区、展示区。各区内给幼儿提供了丰富的操作、学习资源,并与日常生活紧密结合,紧紧围绕以培养幼儿科技为中心。幼儿在科技操作室里主动探索、主动活动,运用科学的思维方式、方法解决问题。操作间为幼儿开辟了一个探索、想象、发明、创造的科技天地,为幼儿和教师提供了广阔的发展空间。操作间内为幼儿提供打洞机、切割机、压台机、钳工操作台等各类操作工具及科技探索资料,让幼儿分组进行操作实践,由专职教师负责科技操作间活动;操作材料储备室中分类存放着教师、幼儿和家长平时共同收集的各种操作材料,以备不时之需;三百余平米的“空中花园”为幼儿提供多种区域空间及操作探索的场地,让幼儿在足够的操作空间里充分发挥想象、创造,获得快乐和成功的体验。

二、在科技活动中提供丰富多样的操作材料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指出,科学教育应密切联系幼儿的实际生活进行,利用身边的事物和现象作为科学探索的对象。

首先,幼儿已有的生活经验是探索未知的基础,因此要在科学活动中提供幼儿日常生活中经常碰到的,感知过的或触摸过的材料,引发和保持幼儿对材料的探索欲望。如,科技活动《捉泥鳅》,我为幼儿提供了泥鳅、盆、棉手套、网勺、筷子、勺子、碗,让幼儿尝试哪种工具捉的泥鳅是最快、最多的。他们尝试着用各种工具捉泥鳅,最后发现网勺和盆一起合作最好用。为了知道爸爸妈妈捉泥鳅的方法是不是和他们一样快,于是大家都纷纷回家,和爸爸妈妈比赛捉泥鳅,再一次提高了幼儿探究的热情和兴趣。

其次,材料的提供不能一成不变,而要根据教育目标和幼儿能力的不断提高及时地调整、补充材料。在科技活动《空气在哪里》,我为幼儿提供了盆、水、一次性杯子、纸巾。通过操作,幼儿知道了要想让纸巾不湿就不能让空气从杯子里跑出来,要平行水面压下。很多幼儿都成功了,但由于水是没有颜色的,所以不能很明显地看出水有没有进入杯子。于是在第二次的活动中,我增加了彩色颜料这一材料,把水都染上颜色,这样就可以明显地看出水有没有进入杯子中。在这个操作游戏中,很多幼儿都成功地看到了杯子放进水里时盆底会出现一个没有彩色水的圆形,那就是空气把水给挡在了杯子外面,但如果摇晃杯子,这时空气会跑出来,水就进去,圆形便随之消失。

三、在操作活动中学会观察发现、主动探究和交流分享

首先,引导幼儿在操作中细心观察、发现问题。细心观察、发现问题是幼儿进行探索的先决条件,发现问题是一个探索未知世界、试图认识事物本质的过程。操作活动是开展科学教育活动不可缺少的环节。幼儿在操作中探索,在探索中寻找答案,好奇心不断被激起,又不断得到满足,探索的愿望更加强烈。如,在“磁铁找朋友”的活动中,幼儿拿着磁铁到教室的每个角落、每种物品上寻找可以被磁铁吸住的朋友。“哈哈,看呀!我帮磁铁找到了朋友――回形针!”于是,他们高兴地寻找和发现,窗户的护栏可以被磁铁吸住、夹子上的铁圈可以被磁铁吸住、铁质的小工具也可以被磁铁吸住……他们明白了磁铁可以吸住铁制品;他们发现有些东西虽然隔着水、塑料或沙子却也可以被吸到磁铁上,而有些东西却不能;发现条形磁铁的端头有的相互吸引,有的却相互排斥。

其次,引导幼儿在操作中交流探索经验。语言是思维的外壳,活动中教师应引导幼儿主动与同伴交流,充分启发幼儿把自己的发现、感受用语言表达出来。组织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的操作过程和发现是非常重要的。它能使幼儿理清思路,较为清晰地理解有关的科学概念,并将自己个体的经验转化为集体的经验,共同学习。在科学活动“水的过滤”中,我抛出的问题让他们第一次意识到黑黑的脏水是可以被人工过滤干净再利用的,他们开始思考:水可以通过哪些方法“变干净”呢?有的小朋友说放在火上烧,把水烧开来,水就干净了;还有的认为只要把白色的东西放进水里,水就会变干净(也许他们觉得水会变白吧,那就是干净了)。一番讨论与思考后,幼儿们说的净化方法似乎都有些挨不着边,但却打开了思路,提高了努力想办法来解决问题的能力。接下来,他们一一尝试了(大石子、小石子、沙子、棉花、细布)每种材料的过滤能力,发现棉花过滤的水是最干净的,大石子过滤的是最不干净的。最后我引导他们把各种材料都放在一起进行过滤,通过实验操作,他们发现有些小朋友的水真的比前面材料分开时过滤得更干净了,但有些小朋友过滤的水还是比较脏,原来放进不同量的东西和不同材质的布都会导致水过滤程度的不同。

再次,引导幼儿在失败的操作中积累经验。任何尝试都有可能会失败,幼儿在科技操作探究中也会遭遇失败。我们要以儿童发展为本,用心去欣赏、研读,给幼儿出错的权利,及时给予支持和帮助,允许他们在失败中学习、在失败中成长、在失败中获得新的经验。

“硬币能浮在水面吗”这个活动的主线是让幼儿通过尝试、观察发现水的“张力”。在活动中,我让小朋友用各种硬币尝试怎么样才能将它浮在水面,很多幼儿不是拿着硬币的手在发抖,很久不敢放手,就是放得很重以至硬币掉进水中。他们大部分都失败了,并且告诉我说:“硬币是不能浮在水面上的。”这时,我们要探寻幼儿这样回答的原因,而不是简单地宣布他们的答案是正确或是错误的。以这种方式,幼儿就能享有思考的自,不断保持发现、好奇与探究的热情。

接着,我让小朋友观察“为什么我的硬币能浮在水面上呢?”通过比较,他们发现只有旧版的一角硬币可以比较容易浮在水面上。有一个小朋友甚至发现水要加得很满,硬币才可以浮起来。于是我又让他们再一次尝试操作,让他们自己去观察、发现要成功地把硬币放在水面需要做到哪些要求。几番失败和尝试后,幼儿们都能自己把硬币放在了水面,有些幼儿甚至可以在水面放两到三枚硬币。

在科技教育活动中,我们应充分尊重幼儿、赏识幼儿,关注幼儿的周围生活和已有经验,为幼儿提供丰富的操作材料,激发他们大胆思索、质疑、探究和创造。让科技教育回归生活,在生活中感悟科学,在实践中学习技术,在思考中解决问题。

(作者单位 江西省上饶市第一保育院)

上一篇:北京CBD高端人才子女教育问题研究及融资分析 下一篇:基于马斯洛需求理论浅谈对高校图书馆馆员的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