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法公信来自于司法本身――司法公正

时间:2022-09-29 11:47:45

司法公信来自于司法本身――司法公正

摘 要:当前整个社会诚信状况不容乐观,作为社会诚信的重要一部分、并保障促进社会诚信的司法公信也并不如人意。影响司法公信的原因固然很多,有历史的,夜有新时期新出现的,有社会大环境的,也有司法体系本身的。但司法公信的来源根本还是司法的本身,也就是司法公正。本文不力图全方位地去分析司法公信、司法公正的含义、作用等,也不尝试去提出很明确很具体的提升司法公信的途径,只是想强调立足司法本身--司法公正去谈司法公信问题。

关键词:司法公信 司法 司法公正

司法公信问题近年来越来越受到政府、法律界、民众的关注与重视。这是整个国家法治进程、社会经济发展的自然体现,同时一些严重有损于司法公信的案例起到了一定的"催化剂"作用。不管是法律理论界、司法实践者,还是其他领域的专家学者,对司法公信的问题已经作了大量的、从不同角度阐释的、具有详实理论与实践支撑的研究。对于司法公信这一目前备受瞩目的社会焦点之一,本文并不尝试标新立异去分析讨论,基于笔者不成熟、不全面的思考,基于一点(司法公正)展开司法公信问题的小论。

一、司法公信的重要性

什么是司法公信,抑或司法公信的概念、含义,本文并不想对此进行过多的细致的论述,相关的文章已作了大量的说明,这对民众来说并不是一个陌生的词汇,并且即使不知道其具体的严格的含义(其实很难得出一个标准的含义),也不妨碍对司法公信的感知、理解。

这里仅简要的举例一下,目前被广为接受的是司法公信具有双重维度这样一个概念,简单来说就是一方面司法本身具有信用,另一方面司法通过自身的信用来获得公众的信任。下文对司法公信的重要性从两个层面进行阐述,或许有助于更好的理解司法公信这一概念。

(一)司法公信对司法的重要性

司法公信对于司法的重要性毋庸置疑。这里需要说明一下,本文的司法(司法主体)根据中国的司法机关构建与法律职能分工的实情,不仅包含审判(法院),也包含检察(检察机关)。

司法公信对与司法来说就是其根本。并不是说其他领域、行业不需要公信或者公信处于无足轻重的地位。司法之所以能够在政治生活、社会生活中立足,依靠的是什么?司法或者说司法机关并不拥有所属人员的数量优势(不管是哪个国家,司法官员及其辅助人员的绝对数量并不是很多),也不拥有强大的暴力强制力(法警人员的配备相对于军事机关、安全机关来说,几乎忽略),也不拥有广泛的社会管理职能与雄厚的经济后盾(司法机关职能相对单一,其开支也仅是依靠一定的财政拨款,法院与检察机关的财政总预算都不及缉私警察一个部门)。

司法(司法机关)之所以对整个社会运行来说如此重要,是因为司法提供了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保障,提供了人们寻求救济的最后手段,提供了民众最后的信任归宿。如果司法失去了公信,民众便不再相信司法能够给予其最后的救济、公正保障,便绕过司法通过其他途径来寻求帮助,司法也便失去了存在的必要。

(二)司法公信对法律(规则)、社会运行的重要性

一个人失去公信,对他人的影响至多不再与之交往;一个商业实体失去公信,对人们的影响之多不再购买其商品、服务。如果司法失去公信,不仅涉案当事人遭受直接的利益损失(包括自由、财产,甚至是生命)与心理创伤,而且整个公众对会因此认为他们的利益也将没有终极保障而处于不确定状态。法律应当是严格遵守、执行的,当履行法律的最终体系--司法也失去公信时,人们也将失去对法律的信任,将遵守法律视为可为而非必为。作为社会最为严格、权威的规则--法律也失去人们的信任时,还有什么其他社会领域的规则可以得到比法律更多的信任呢?

整个社会将弥漫猜疑、不信任,连司法都不值得信任,还有什么可以值得信任?如此,人们在遇到利益受损时或者面临受损时,将更多地采取自保行为。同时人们在扩大自身利益时往往会采取损害他人的利益(这样谋取利益更快、更大),他们不会或很少顾忌会受到法律的相应制裁,因为司法失去公信,不再公正。即使面临法律偶然性的查处,可以通过利益交换等方式(比如行贿)逃避、减少法律的惩处,这又维护了"损人利己"的行为。没有公信、公正的司法的社会,将是一个充斥着尔虞我诈、弱肉强食、毫无安全感的丛林世界。

二、司法公信根本在于司法公正

上文在论及司法公信重要性时,已在某种程度上"先入为主"地将司法公正植于司法公信,这无法避免,因为司法公信基于司法公正。司法公信从某种意义上讲是外在的表现、感受的存在,那么司法为何能具有公信?人们为何能信任司法?正是在于司法公正这一本身。为何这么说?"司法"英文单词为"JUSTICE","公正"英文单词亦为"JUSTICE"。当然并不是说因为在英文中"司法"与"公正"表述一致,就将司法与公正看作一体,正是因为司法与公正是一体的,所以在英文中两者表述一致。司法的生命力在于其公正,失去公正的司法不能称之为司法。司法在世界范围内的通用标志大致多为一座天平,公正、公平是司法的内质。

本文在此对公正或者司法公正不作过多的解读,这是个不断进行中的大工程,不同发展阶段、类型的社会对公正的基本含义也许都有区别,即使是同时期的,边沁、康德等思想的尖锐相对也不足为奇。本文更多关注的是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之间的联系。下文通过几个常被引用为我国目前司法公信现状堪忧的原因(本文认为这些原因都归因为没有实现司法公正),来佐证司法公信根本是来自于司法公正。

(一)司法的独立性不强

司法独立性不强是司法公信不足的一个重要原因。司法独立性包括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与司法人员的独立性。

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不强,因为司法机关的人员、财政等皆受制于地方,司法机关在很难抵御来到地方的干扰。在处理司法机关所在地一方与外地一方的经济等纠纷时,特别是涉及到本地国有资产、集体资产的时候,保护本地一方利益的倾向明显而又普遍,以至于外地一方早已作好了受不到本地一方相等的"司法关爱"的准备。在处理行政诉讼时,行政等公共机构往往受到司法机关的"保护"、"偏袒",这也是为何行政等公共机构在进行社会公共管理时有时忽视法律与民众利益、诉求的一个主要原因。这种情况下,出现中部某省地方司法机关公开不接受有关拆迁的行政诉讼这样的例子也就不足为奇了。司法机关的不独立性还体现在司法机关上下级关系上,上级司法机关往往被视作下级司法机关的领导(这种情形独指法院,我国检察机关设置明确为上级领导下级),这样上级司法机关干涉下级司法机关也便"轻而易举"了。

司法人员的独立性在我国的司法体系中更多地被选择忽视,这里有国情的历史背景,也是行政长官意志在司法机关中的体现,案件的处理似乎同其他社会公共事务管理的性质一样,只是专业领域不一样而已。

司法的独立性不强造成了司法机关"偏袒"本地方、行政机关等利益,所谓的依法变成了选择性"依法"。这样,司法公正也就不存在了,相关当事方的利益也就受不到法律的真正保护了,进而也就选择不相信司法公信了。司法的独立性不强是司法不公的一个重要原因。

(二)司法官员的素质不强

司法官员的素质不强之一是司法官员法律素养、司法技能有待提升。之前我国的司法官员任命并没有什么特别要求,非法律专业、干等大批人员进入法院、检察院。虽然近年来通过国家司法考试等制度将司法官员的任命相对制度化、专业化,但仅依靠司法考试制度并不足以证明深厚的法律储备、娴熟的法律技能、缜密的法律思维、崇尚的法律信仰,或许通过国家司法考试更多证明的是掌握了一定的法律知识与运用。当然司法官员的培养需要长期锻炼的过程,也不能要求司法考试制度承担起司法官员资格"审查"的全部责任。

司法官员的素质另一方面是道德。人们对司法官员的道德期待高于普通民众,也高于一般公共机关人员。作为纠纷的裁判者、公正的维护者,司法官员在某种意义上被偶像化,人们期望司法官员是没有、只从法律、绝对中立的,甚至在形象上也要体现出超然的楷模般的近乎于神的表态。司法官员道德上的瑕疵会被自然引申到他的司法实践所遵守的规则、信仰。也许不应对司法官员的道德要求不应脱离于他本身也是人这一基础而过于高标准,但现实是司法官员对自身的道德要求与民众的期待显然有很大的距离。其中最为突出的是司法腐败问题。腐败在其他领域也并不鲜见,但司法上的腐败对社会造成的伤害是根本上的,这表明没有什么不可以被收买,也表明没有什么可以去依赖。

与其说民众质疑司法官员的素质,不如说他们真正担忧的是司法官员维护公正的能力与心理。司法官员如果法律知识不够、技能不强,凭借什么、如何去维护公平正义?司法官员如果道德沦丧、,又怎么还能够将依照法律去维护公平正义付诸实践?

(三)其他原因

经常被用来分析目前我国司法公信现状的一个原因是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中国传统推崇道德教化,依靠道德来处理社会关系,并且更相信"人治"而非"法治"。道德与法律在处理社会关系中起到互补的作用,这不再赘述。但现今的社会发展,很多领域、很多社会关系在需要道德调整的同时更需要法律来调整。最明显的莫过于经济、商业领域,比如发生合同纠纷、专利纠纷,当事人更倾向于法律来调整。不是不相信道德,而是相关领域的经济性、复杂性、专业性让道德显得有其心而无其力。

民众心理的确还存在着很强的"人治"思想,中国几千年的历史积淀在现今的反应(负面、消极方面)不能奢望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变。但事实是,很多情况下,民众还是寻求"人治"而非"法治",并不仅仅是"人治"思想的根深蒂固,更多的是因为"法治"(公正)的缺失,是"法治"本身让人们对其失去信任。最典型的情况是人们碰到利益冲突时,不是通过司法途径去解决,而是希望通过上访去解决。是"法治"的不公正使得人们寻求上访,而非人们只是相信"人治"。

我国目前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活动与思维也被认为是有损于司法公信的原因之一。程序公正是实现实体公正的保证,即使存在程序不公正但实体结果是公正的情况,那只能是偶然性的,充满不确定。人们期待的是看得到的、能预料到的公正。并且程序本身具有独立的不可替代的公正价值,能让人们从内心产生一切都在有序的轨道中的良好心理。人们担心重实体轻程序的司法活动与思维,其实还是担心的是公正将得不到保证、实现。

有损司法公信还有一种明显的情形,那就是司法判决得不到有力执行。司法判决得不到有效、有力执行,其实就是公正得不到实现。"迟到的公正非公正",更何况是纸面上的、得不到实现的公正?

当前我国司法公信的现状还有其他很多原因,在此不可能也不必一一列举。无论是哪种原因,我们可以看到,透过这些原因其实是人们担忧背后的公正得不到实现或是完全实现。司法的使命就是体现公正、实现公正。如果人们很清楚他们所处环境的司法已不再是真正的司法,不能保证公正了,那还会将纠纷交由司法吗?还会相信司法吗?司法公信就是如此损害、丧失的。

三、如何维护、提升司法公信

如何维护、提升司法公信,本文的意图很明显,其实就是如何保证司法公正的实现。既然阐释公正(司法公正)是一个大工程,那么去阐述如何实现司法公正同样将是一个大工程。而逐步推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更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并不能仅仅通过一个个个案公正的实现就去期待司法公信就相应地随之提升。对于促进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没有任何时间可以等待,没有任何余地可以保留。当然司法公正与司法公信的建设绝不可能局限于司法体系,司法的对象是社会关系,司法是诸多纷繁、密切交织的社会存在的一个部分。如果司法趋向于一个封闭式的殿堂式的象牙塔,那么司法的价值也便实现不了,也无存在的价值了。

彰显的司法公正、明达的司法公信需要整个社会环境与发展的孕育。在经济萧条、社会动荡的大环境中,实现司法(公正)可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事。司法公正还需要法律本身的"公正",恶法的依法虽然可能有程序公上的意义,但不管是过程还是结果毕竟是违背了人类美好的愿望与根本的利益。本文无法面面俱到,从不同范畴、多个层面来探讨如何维护、提升司法公信。根据我国目前司法公信的情况,以及对应上文提及的影响司法公信的主要原因,专注于司法的狭义主体--司法机关与司法官员,对司法公信的提升作简要论述。

(一)加强司法机关独立性

司法机关作为明辨是非、主持公正的机关,独立性是其职能发挥的应有之意。对于加强司法机关的独立性不强,其实已基本形成一个共识,有关司法机关的人员编制、财政预算等脱离于地方最为被关注。司法机关独立性得以真正确立,将人、财垂直专门统辖是避免不了的途径。对此,相关的论著举不胜数,本文不再作重复的过多的解读。

司法机关如果实现了与海关、国税等体系相同的人事、财政等独立于地方、实现垂直管理的制度,无疑有助于司法机关独立性的确立。但本文认为,人事、财政方面的独立似乎并没有将司法机关本质体现到位。司法机关的职能虽然具有法律上的专业性,但其社会功能要远远宽泛于、也高于海关、国税等部门(在这个意义上,其他非垂直管理的部门与海关、国税等垂直管理部门相同)。

目前对于司法机关的心理认识,其实更多的将其视作履行特定法律职能的一个专业部门,与其他行政机关部门类似,只是分工不同而已。比如,住建部门负责城市规划建设、住房保障等职能,环保部门负责环境保护等职能,司法机关负责的则是诉讼纠纷、判处犯罪等职能,更不用提目前情况下,司法机关被视为"准政府组成部门"。

司法机关的独立性还应体现在司法机关在国家政治架构中、社会整体管理中的地位。并不是要学习西方的"三权分立"(其实"三权分立"制度只在一部分西方国家中完整的存在,比如2009年之前英国上议院行使"最高法院"职能、法国的行政法院制度就是例外),司法制度因每个国家历史传统、社会发展等诸多因素而有不同。如果说人与财的独立是司法机关独立性的物质保障,那么立足于我国的宪法规定,将"一府两院"制度安排予以全面落实则是更深层次的法治制度保障。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不受个人、行政机关、社会团体的干涉,在司法实践中将法院、检察院的名称(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作本来的诠释。司法独立不是目的,而是实现司法公正的不二选择与途径,司法公信则是司法公正的天然伴生物。

(二)增强司法官员素质

一方面是增强司法官员知识、技能上的素质。对法律条文深透的掌握、对法律程序娴熟的运行、对法律问题准确的研判是司法官员开展司法工作的基本要求。因为司法面对的潜在对象(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地)是所有属于法律管辖中的各种社会关系,所以司法官员还需涉猎金融、医学等广泛的知识领域。同时还需培养司法官员敏锐、缜密的逻辑推理能力以及公平正义精神的理性思维。特别是公平正义精神的思维与运用,因为再经过考虑周全的法律一经制定后就具有滞后性,并且教条、僵化的照搬法条的这种形式"合法",造成的不公、无奈与伤害不亚于徇私枉法。

另一方面要增强司法官员道德层面的素质。司法官员不仅要以一般公职人员的道德要求来要求自己,还需要以高于一般公职人员的道德要求来要求自己。在做到廉洁奉公、勤政为民的基础上,还需做到履行公职所需道德素质之外的道德要求,比如良好的日常品行。司法是社会公正的最后防线,对站在这一防线上守职的司法官员的道德高要求因为其职责的重要而显得并不苛刻。

四、结语

如果说司法是社会公正最后的保障,那么司法公信则是社会民众心理最后的信任。司法公信关乎司法机关本身的信用,关乎社会对司法机关的信任,关乎法律的遵守与信仰,关乎社会的运行与发展。虽然司法公信关乎很多,提升司法公信的途径也有很多方面,但司法公信的来源只有一个--司法本身,即司法公正。司法公正的重要性,正如英国著名的哲学家、思想家弗朗西斯・培根所言,"一次不公正的审判,比十次犯罪所造成的危害还要尤劣,因为犯罪不过弄脏了水流,而不公正的审判则败坏了水的源头。"

当然,增强司法公正是一个系统的社会公共管理工程,需要制度结构与程序的支撑,需要社会发展与环境的依托。司法公正的增强不仅仅需要司法机关与司法官员的积极参与,更需要每一个人的主人翁式的参与,不是干涉司法,对司法不公的现象不沉默、不逃避并依法维权就是一种主人翁式的参与。增强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是一个长期性的、不断发展的过程,也许根本没有终点,但是--当一个人认为司法判决没有达到他预期的效果,认为自己利益受损,但仍然拥护判决,相信司法机关没有不公之处,相信司法与法律--这样一个司法公信的社会状态我们应当加快到达,我们都将受益于此。

参考文献:

[1]龚廷泰.司法公信力与良性司法[J].江海学刊.2009,(2).

[2]王学成.论良好司法公信力在我国的实现[J].河北法学.2012,2.

[3]关玫.司法公信力的结构性要素[J].长春大学学报.2004(5).

[4]刘青,张宝玲.司法公信力问题研究[J].法制与社会.2007,(2).

[5]刘繁梅,罗素君.司法公信力缺失原因浅析[J].法制与社会.2011(12).

[6]贺卫方.中国的法院改革与司法独立--一个参与者的观察与反思[J].浙江社会科学.2003(2).

[7]亨利・J・亚伯拉罕.司法过程的性质[M].泮江伟等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1.

作者简介:曹欢欢,江苏省如东县人民检察院反贪污贿赂局干警。

上一篇:改进后的恒定电压法与P&O和INC算法的比较分析 下一篇:试析表决权信托制度本土化面临的若干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