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时间:2022-09-29 11:42:18

21例子宫肌瘤介入治疗围手术期的护理干预

关键词:子宫肌瘤;介入;围手术期;护理干预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005-0515(2013)8-145-01

子宫肌瘤又称子宫平滑肌瘤,是女性生殖器官中最常见的肿瘤【1】,通常会引起月经过多、不孕、压迫等症状。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科学知识的普及,目前临床越来越多的患者放弃传统的手术切除术,选择保留子宫接受介入术治疗。现将我院行介入治疗患者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0年12月~2012年12月在我院妇产科接受治疗的21例行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性治疗的患者,术前均经妇科检查及B超确诊。年龄25岁~49岁,其中单发9 例,多发12 例。瘤体直径为2.6―11.3cm,其中7cm2例。治疗时间均选择在患者月经干净后3~7天。

1.2 治疗方法 患者仰卧于DSA机床上,右侧腹股沟消毒铺巾,以2%利多卡因5ml作局部麻醉。采用Seldinger改良穿刺法成功穿刺右侧腹股沟,置鞘后引入5F子宫动脉导管至双层子宫动脉内,造影显示双层子宫动脉远端可见片状肿瘤血管染色,注入500umPVA至造影剂滞缓后停止栓塞,后用大小约1mm*1mmm明胶海绵加固栓塞双侧,再次染色显示肿瘤染色消失,术闭拔管拔鞘。局部与压迫止血15分钟后加压包扎伤口,安返回房。穿刺侧下肢制动24小时。

2 护理干预

2.1 心理护理 患者入院后对环境的陌生、担心手术不成功以及术后并发症等等。护理人员首先要主动、热情接待患者,做好入院介绍,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其次向家属及病人介绍疾病知识,说明介入治疗的必要性和安全性。介绍本科的技术力量及众多治疗成功的病例,取得患者的信任,消除其紧张恐惧的心理,同时根据患者情感上的相互支持 ,请已做手术后处于恢复期的患者讲解自己的亲身经历和感受,使患者愉快的接受治疗【2】。

2.2 术前护理 (1)术前完善各种检查:血常规、凝血四项、肝功能、肾功能、空腹血糖、输血前八项、心电图、胸透及腹部B超,了解患者身体情况,以便顺利开展手术。(2)详细询问患者有无药物过敏史,术前1天做碘过敏试验。术前30分钟苯巴比妥0.1g、地塞米松10mg肌肉注射和吲哚美辛栓剂塞肛,稳定病人情绪和防止术中疼痛。(3)术晨禁食4小时,以防术中呕吐。术前半小时留置尿管,排空尿液,避免膀胱充盈影响血管成像。

2.3 术中护理 协助病人平卧在导管床上,舒适,保持静脉通畅,备好抢救器械、药品。术中经常与患者交流,缓解其紧张心理。栓塞一侧后,患者有疼痛感,予以吗啡10mg肌肉注射。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血压的变化。整个过程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发生医源性感染。

2.4 术后护理

2.4.1 的指导 患者术后去枕平卧6小时,头偏向一侧,以防呕吐引起窒息。穿刺处沙袋压迫6小时,该下肢伸直制动12小时,24小时决定卧床休息,72小时内避免剧烈运动,观察腹股沟区渗血情况。如果患者因为卧床时间过长感到不舒服时,指导患者压住穿刺处绷带向健侧转卧,咳嗽、打喷嚏时压住穿刺点,以防压力过高引起出血。鼓励患者早日下床活动,预防便秘。

2.4.2 生命体征的观察 术后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特别是体温、脉搏、血压的变化,发现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2.4.3 观察穿刺侧足背血运 术后应注意观察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以及皮肤的颜色、温度、感觉等。穿刺点弹力绷带包扎的松紧要适宜,如果出现下肢皮肤苍白、温度下降、麻木、足背动脉搏动减弱,提示下肢静脉栓塞的可能,立即向医生汇报,及时予以处理。

2.4.3 疼痛的护理 术后疼痛是机体应激反应的一个重要表现,主要是由于栓塞后局部盆腔器官组织缺血、肌瘤肿胀坏死、子宫肌瘤痉挛收缩等引起的【3】一般出现时间不等,有术中就出现,多数在术后出现。此时应向患者讲述疼痛的原因及可能持续的时间,减轻患者恐惧心理,配合治疗。栓塞前用吲哚美辛栓剂塞肛和术中肌肉注射吗啡可以减轻疼痛。患者疼痛时指导家属用热毛巾敷腹部或按摩身体其他部位,和其谈心,分散注意力。疼痛剧烈不能耐者遵医嘱给予杜冷丁75mg肌肉注射,则可缓解。

2.4.4 恶心、呕吐的护理 胃肠道反应是栓塞后常见的并发症,因反射性引起迷走神经兴奋引起。遵医嘱予格拉斯琼3mg加入液体中静脉滴注,对症处理后多可缓解症状。

2.4.5 发热的护理 栓塞后多数患者会有发热反应,一般发生在手术当日或次日,持续2-5天,向患者解释是由于栓塞后瘤体缺血坏死引起的吸收热。遵医嘱予以抗感染治疗。鼓励患者多饮水,加速体内造影剂的排出。出汗较多者及时更换衣被,静脉补充液体,防止引起电解质紊乱。

2.4.6 阴道出血的护理 向病人解释阴道出血是因为栓塞后肌瘤组织出血坏死脱落从阴道排出,不必要紧张,一般持续一周左右自行停止。期间要用稀释的碘伏擦拭阴道,保持会清洁,同时观察出血的量、颜色和性状。

3 小结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是一种新技术,安全、操作简单、病人住院时间短,同时又保留了子宫,避免传统手术给病人带来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多数患者易于接受,这就对护理人员提出更高的要求。因此,围手术期护理显得至关重要。术前要做好患者心理护理,完善各项检查,使手术能如期进行;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病情,缜密配合;术后对所发生的并发症及时发现,对症处理,使介入治疗达到最佳效果,患者早日康复出院。

参考资料:

[1] 郑怀美.妇产科学[M].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6:296

[2] 张艳华,胡天兰,翁翠萍. 介入治疗子宫肌瘤860例围手术期的观察及护理体会[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1,20(18):2320-2321

[3]柳曦,冯敢生,梁慧明,等.选择性子宫动脉栓塞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研究[J].介入放射学杂志,2001,10(1):13.

上一篇:腺垂体功能减退症30例临床分析 下一篇:反复呼吸道感染89例病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