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原因分析及对策

时间:2022-09-29 11:06:24

冠脉介入术后再狭窄原因分析及对策

摘要 目的:探讨冠脉介入术后发生再狭窄的相关因素以及相关对策。方法:选取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577例,对其发放问卷调查了解其性别、年龄、既往史和个人史。根据其是否有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以及再发心绞痛而分别分为两组,使其同一因素的两组有可比性。比较不同因素两组各自发生再狭窄的几率。结果:有急性心梗、糖尿病和再发心绞痛患者发生再狭窄的几率分别为12.88%、17.58%和12.05%,明显高于无急性心梗、糖尿病和再发心绞痛患者。各因素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再狭窄

随着人们生活方式的改变动脉粥样硬化及冠心病的发病率逐年升高,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是其最为有效的治疗方法。虽然冠脉介入治疗的技术以及支架材料在不断进步,仍然有10%的患者面临着支架内再狭窄的可能性[1],从而影响介入治疗的长期效果。本研究回顾分析了577例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的临床资料,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

2009年7月~2011年6月收治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患者577例,男352例,女225例;年龄31~75岁,平均59.83±9.17岁。

方法:所有患者均成功给予冠脉介入治疗,符合植入支架后狭窄残余0.05)。②根据患者有无糖尿病分为两组。其中合并糖尿病91例,男55例,女36例;年龄31~74岁,平均59.17±9.23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42例,再发心绞痛59例,高血压16例,高血脂7例。无糖尿病486例,男267例,女189例;年龄32~75岁,平均60.51±9.10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222例,再发心绞痛306例,高血压85例,高血脂39例。两组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③根据患者有无再发心绞痛分为两组。其中再发心绞痛而行冠状动脉造影365例,男222例,女143例;年龄32~75岁,平均60.22±9.32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166例,糖尿病59例,高血压65例,高血脂29例。无症状定期随访行冠状动脉造影212例,男130例,女82例;年龄31~75岁,平均59.41±9.03岁;其中急性心肌梗死98例,糖尿病32例,高血压36例,高血脂17例。两组各方面比较无明显差异,有可比性(P>0.05)。其他因素如吸烟情况、高血压情况、血脂情况等由于分组后两组差异明显,无可比性在本次研究中不做讨论。

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3.0软件进行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且以P

结果

有急性心梗、糖尿病和再发心绞痛患者发生再狭窄的几率分别为12.88%、17.58%和12.05%,明显高于无急性心梗、糖尿病和再发心绞痛患者。各因素内两组比较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

讨论

冠心病是临床常见的内科疾病,随着冠状动脉介入技术的广泛应用,冠心病死亡率大幅下降,支架应用后再狭窄几率也随着技术的推进而下降[2]。

本研究中对冠脉介入术后患者进行随访,出现再狭窄53例(9.19%),其中有急性心肌梗死、糖尿病和再发心绞痛的患者发生率明显高于无急性心梗、糖尿病以及再发心绞痛的患者。因此认为,急性心梗、糖尿病和再发心绞痛均与冠脉介入术后再发狭窄有相关性。

上一篇:论中日针灸异同 下一篇:人工关节置换术治疗脑血管意外偏瘫侧股骨颈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