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的认定标准

时间:2022-09-29 11:04:36

浅析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的认定标准

摘 要:因财产保全错误导致损害赔偿的案件时有发生,的依据为《民事诉讼法》第一百零五条:“申请有错误的,申请人应当赔偿被申请人因保全所遭受的损失”。但司法实践中,因对这一法条及相关问题的理解不一致,造成此类案件的认定标准和判决结果不一致。因此有必要对相关要素的认定标准进行研究和统一。

关键词:民商法;财产保全损害责任;认定标准

1 案情介绍

上诉人(原审原告)H公司

被上诉人(原审被告)Y公司

2011年2月14日,Y公司以定作合同价款纠纷为由,将H公司与案外人(工程分包方)诉至江苏省江阴市人民法院,要求判令其共同给付铝型材加工款人民币785,149.85元(以下币种同)及其利息,铝型材报废损失费426,035.11元及其利息,铝型材差价款373,192.80元及其利息,三项共计1,584,377.76元及其利息,并要求判令Y公司对分包方应承担的款项承担连带清偿责任。同日,Y公司申请财产保全,冻结了H公司的银行存款165万元。Y公司证据包括其与H公司签订的铝型材供货合同、Y公司、H公司与分包方签订的备忘录、H公司委托分包方的总经理周建忠签署的担保书等。江阴市人民法院查明事实后判决:一、分包方给付Y公司铝型材加工款785,149.85元及其利息、铝型材报废损失费426,035.11元及其利息、铝型材差价款281,400元及其利息;二、H公司给予Y公司铝型材差价款281,400元及其利息;三、驳回Y公司其余诉讼请求。判决后H公司不服,提起上诉,江苏省无锡市中级人民法院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Y公司于2013年4月1日向法院申请执行后,H公司即履行了判决书确定的支付金额(304,747.08元)。

2013年6月17日,H公司以申请诉讼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为由,将Y公司诉至上海市浦东新区人民法院,要求判令Y公司赔偿其账户被冻结期间的利息损失,以1,345,252.92元(165万元-304,747.08元)为基数,自账户被冻结之日(2011年2月21日)起至解封之日止,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的1.2倍计算。

审理中,Y公司确认未申请解除过财产保全;H公司确认,其账户于2013年7月27日自动解封。

2 裁判结论

一审法院认为对于是否存在财产保全错误,应采过错责任原则。虽然判决H公司应支付的金额与Y公司的金额相差很大,但基于江阴市人民法院查明的事实,Y公司形成H公司与分包方共同欠结其铝型材加工款、报废损失费和差价款共计1,584,377.76元及其利息的认识,并申请冻结H公司的银行存款165万元,属于认识错误,是情有可原的。后因H公司提起上诉,客观上使一审判决结果处于不确定的状态。但在H公司履行了判决义务后,Y公司怠于申请解除对H公司的财产保全措施,显有过错,考虑到申请解封与解除保全的时间衔接问题,一审法院酌定Y公司自2013年5月15日起对H公司的利息损失承担赔偿责任。据此,一审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侵权责任法》第六条第一款,《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第一款、第一百零五条及《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二条的规定,判决:Y公司应赔偿H公司利息损失15,485.36元(以1,345,252.92元为基数,自2013年5月15日起至2013年7月27日止, 按中国人民银行同期贷款利率计算)。

H公司不服原审判决而提起上诉。

二审法院认为,本案应属一般侵权责任,应以主观过错为构成要件,适用过错责任原则。财产保全是对待决诉讼利益的确保,本身具有估算的特点和预防的性质,不能苛求Y公司要精确预测出案件审理的结果并以之作为保全的标的①,因此很难因为保全的范围或数额与判决结果之间有差异而直接认定Y公司存在主观过错。故认定Y公司在知道H公司履行了判决义务之前,对财产保全的申请没有过错;对在此之后未申请解除财产保全存在过错。据此,二审法院依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第一百七十条第一款第(一)项之规定判决:驳回上诉,维持原判。

3 评析意见

3.1 归责原则的认定

归责原则,是指确定侵权行为人承担侵权损害赔偿责任的一般准则,它是在损害事实已经发生的情况下,为确定侵权行为人对自己的行为所造成的损害是否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的原则②。对于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的规则原则,理论界存在客观说和主观说两种观点。

客观说认为,财产保全损害责任属于特殊侵权责任,应适用无过错责任原则,即无论财产保全申请人是否存在过错,均以前一诉讼结果这一客观事实作为判断保全是否正当的标准。因为申请财产保全的目的是为赢得诉讼后能有效的执行到位,如果诉讼请求没有获得支持,则财产保全的申请就失去了应有的基础。另一方面,申请人申请财产保全时应尽到谨慎合理地注意义务,权衡可能因申请错误所承担的法律责任,不得滥用③。

主观说认为,财产保全损害责任属于一般侵权责任,主张适用过错责任原则,即以申请人是否具有主观上的过错作为判断保全是否正当的标准。因为申请人的主张是否能获得法院的支持,关键在于申请人是否提供了足以令法院信服的证据,而实践中不乏申请人过于自信既有的证据或因认识错误而提起财产保全,最终因证据不足而败诉的情形,对于类似的情况,则不宜以财产保全错误定性。

本案中,一二审法院均采主观说,具有一定的司法实践意义。因为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属于侵权之诉,在侵权归责原则的体系中,过错推定原则和无过错责任原则因加重了行为人的责任,故需要法律的明文规定。而现行法律中未对财产保全申请错误的行为进行上述明文规定,故其应属于一般侵权行为,适用过错责任原则。

3.2 过错的认定

在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中对于过错的认定,应结合案情分析申请人和申请保全时是否有基本的依据,即是否有基本的证据支持。过错可以分为故意和过失两种。故意是指申请人无证据或提供证据明显与案情无关;申请保全提供错误财产线索;恶意诉讼等。过失是指行为人对受害人应负注意义务的疏忽或懈怠,即申请人在和申请财产保全的过程中未对被申请人的财产尽到合理的注意义务。

不同的申请人应尽到的注意义务的程度是不同的,可以分为一般注意义务和专业注意义务。一般注意义务是以一般人在通常情况下能够注意到为标准,如果没有注意到即为过失。专业注意义务是以具有相当知识或经验的人,对于一定事件的注意作为标准,此种注意义务要高于一般注意义务。

本案中,Y公司为其提供了与H公司的定作合同、H公司的委托人周建忠签字的担保书等基本证据。虽然最终其H公司的金额没有得到全部支持,但Y公司在和申请保全时没有损害H公司保全财产的故意和过失。在H公司履行了判决义务之后,Y公司应及时申请解除财产保全,但其直至H公司银行账户自动解封时仍未提出解封申请,故Y公司对于H公司的银行账户继续被冻结存在过错。

3.3 损失的认定

在确定申请人有过错之后就要考虑损失的赔偿问题。财产保全损害责任纠纷中损失的认定可以划分为直接损失和间接损失④。直接损失是指被申请人现有财产的减少,如保全造成财产的损毁、贬值。间接损失是指可得利益的减少,即对于处于增值状态中的财产损害的结果,如银行存款的利息、交易被限制导致的违约金损失。直接损失系因申请保全错误所造成,理应赔偿。间接损失则应根据案件事实进行具体判定,结合因果关系和可预见性原则等进行综合考量。

实践中,被申请保全的财产可以分为三类:银行存款、房产物资和股票债券。一、关于银行存款,其被冻结的损失一般认定为贷款利息和存款利息的差额,或因企业存款利息较小,酌定按照贷款利息赔偿;二、关于房产物资,如果主张租金损失,一般冻结房屋买卖和物资交易不影响租赁等使用权的行使,因不存在因果关系故法院不予支持;如果主张逾期交房的违约金,根据可预见性的原则,只有在证明申请人明知房屋已出卖、违约金已实际支付的情况下法院才可能支持;关于物资的市场交易差价,因不具有明显的因果关系,一般不予支持,除非是生鲜食品、季节性商品等具有特殊性质的物资;三、关于股票债券,因其可流通的性质和市场价值存在波动,法院需结合申请人在申请保全时是否可预见被申请人财产的损失及损失是否与保全行为存在因果关系具体分析判定。

本案中,Y公司申请保全,冻结了H公司的银行存款,客观上影响了H公司日常经营所需的流动资金,H公司被冻结存款的贷款利息属于间接损失,Y公司应予以赔偿。

参考文献

①阮忠良 玄玉宝:《论保全申请错误所致损害赔偿责任的构成要件》、《专业研究》第4页

②杨立新:《侵权损害赔偿》第五版,法律出版社,第63页

③李仕春:《民事保全程序基本问题研究》、《中外法学》2005年第1期

④杨立新:《侵权损害赔偿》第五版,法律出版社,第92页

上一篇:高校档案数字化建设实践与思考 下一篇:浅谈锦赤铁路32米T梁预制施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