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德县城排水管网运行现状及对策

时间:2022-09-29 10:44:35

隆德县城排水管网运行现状及对策

【摘 要】现对我县排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我县城市排水管网的运行能力进行了探讨。

【关键词】排水管网;现状;问题;对策

排水设施是城市基础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正常运转和居民正常生活的重要保障,在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环境等方面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特别在汛期,排水设施直接关系到城市的安危和居民生命财产安全。当前,我县城市建设速度不断加快,正在向建设宁南大县城的目标迈进,在“十二五”末将形成8.23平方公里的城市区域,相比不断扩大的城市规模,我县城区排水设施建设相对薄弱,滞后于城市的发展,如何能提高地下排水管网的运行能力,同时避免城市内涝的发生是我县在城市建设和管理中亟待考虑的问题。现对我县排水设施的运行情况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分析,并就如何提高我县城市排水管网的运行能力进行了探讨。

1. 我县城市排水管网运行现状

我县城区排水管网始建于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城市人口逐年增加,为满足城市居民生活和城市发展需要,政府历年来不断出资扩建和完善城市排水设施。目前全县排水管网总里程数已达48.3公里,其中排水主管网总长40公里,居民巷道排水管网总长8.3公里。排水形式为雨污合流,排水管网管径为300mm至800mm。污水处理厂工程于2010年12月份投入正式商业运营。污水处理设计能力为1.0万m3/d,服务区域面积约10平公里,服务人口约5万,目前由于各种原因未能运行。2013年,提升改造工程全面启动,污水处理厂全面投入运行后可实现日处理0.8万吨的目标,出水将达一级A标准。随着各种配套工程的建设,县城区排水管网的排水能力将得到极大提升,城市防汛能力也不断提高。

2. 我县排水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县城区排水系统的建设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与城市发展的速度相比还是比较缓慢的,城市排水系统存在的问题还比较突出。目前,低标准、低质量的城市地下排水系统远不能满足城市排水的需要,特别在极端天气下,极易造成部分路段和坑洼地带积水,形成严重的城市内涝,给广大市民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很大的隐患,存在的问题突出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一是雨污合流制。我县以前由于在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比较落后,没有对排水管道根据水的来源进行分设,采用的是雨水和污水合用一条排水管道的形式,即合流制的排水系统。降雨时污水量增加,造成污水溢流,环境污染,同时大大增加了污水处理厂处理费用。

(2)二是部分污水管径偏小。按原来规划而建成的污水管道,远远不能满足不了不断增加的人口、住宅和工业区的需要,尤其是通往污水处理厂的主管道(渝河段)管径偏小,管径为600mm~800mm,过水能力不足,加之淤积严重,导致汛期常常出现溢水现象。

(3)三是老城区排水问题较为严重。老城区排水系统建设年代较早,基础设施相对薄弱,且雨污合一,排水以生活污水为主,雨水排放能力较差,极易造成路面积水。加之,我县的城市排水走向是由南北两侧向中间排放,处于中间段的老城区管道口径较小,的新建设管网口径较大,成倒喇叭形,随着受水面的不断扩大,部分管道满负荷运转也已不能满足需要,致使排水困难。

(4)四是排水管网运行效率低下。由于我县城市排水管网建成时间不同,且建成后多年来也未对排水管网进行过改造和系统的维修,加之,缺乏及时的清淤,使得每年都会有多处管道出现污水堵塞、渗漏、塌陷等现象,目前,很大一部分居民巷道排水管网已出现严重的设施老化问题,致使排水管网整体运行效率低下。

(5)五是部分建筑未设化粪池。部分建筑在建设过程中,未曾设计化粪池,尤其是公共建筑和道路两侧商户和个别居民住宅,不设化粪池,而是直接将污水管道接入城市排水管网,经常出现收水井和排水管道因沉积过多杂物而堵塞的问题。

(6)六是餐厨等垃圾直接进入污水管道。餐馆及路边摊点的饭菜残渣、洗涤污水未经处理直接进入污水管道或倒入了路旁的雨水箅口。造成污水管网淤积严重,并造成环境的污染。

3. 提高我县城市排水管网运行能力的对策

多年来,城市排水问题一直是困扰城市建设的一大难题,尤其是近几年我县几次暴雨过后,排水管网脆弱引发的问题更值得我们反思,虽然我县没有出现过特别严重的城市内涝现象,但这并不能说明我县的城市排水系统是坚不可摧的,或已能满足日益发展的城市建设需要,为使我县城排污顺畅,不出现内涝,确保广大市民有一个清洁、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提出以下对策建议:

3.1 提高认识,加大宣传。要解决目前我县城市排水所存在的问题,首先要解决思想认识问题。

(1)认真吸取近年来特大暴雨对我县带来严重城市内涝的经验教训。要充分认识世界气候变化所带来的后果,对我县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有一个新的更高起点的认识。要把地下排水设施建设优先考虑,坚持先地下,后地上的原则,坚决改变那种对地下排水设施建设是看不见、摸不着的,抱有侥幸的思想认识,把地下排水设施建设列为城市建设的一项极其重要的内容,进行认真研究,审慎规划建设。

(2)加大宣传及监管力度,提高市民意识。要加强监管和宣传,提高市民的城市环保意识,动员市民要自觉遵守有关规章制度,严禁餐厅、洗车行等服务性行业油污、杂物未经处理直接排出,禁止乱接、乱排现象发生,要不定期进行检查,对乱接、乱排行为给予严罚重处,确保城区排水系统的正常有序运行。

3.2 严格标准,科学规划。

3.2.1 城市建设,规划要先行。

(1)要科学规划,严格管网建设标准。在城市排水工程的规划中,要立足长远,科学规划,一次性到位。要严抓排水设计的工作重点和难点,新建和改建的道路必须要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和有关标准执行,进行科学合理的建设。特别是新规划建设的区域,更要一次性到位,要实行雨污分流,确保渝河水体不被污染。

(2)规划建设一些渗水蓄洪地带。在城市规划中要根据地形地貌特征,适当安排一些低洼地带作公园、绿地、广场,以发挥其汛期蓄洪渗水作用,消减城市内涝隐患。

(3)坚决杜绝乱修、乱建等违章建筑行为。城市建设要严格执行规划,严防乱修乱建导致出路不畅、排水不通等问题和侵占排水设施建设行为。

(4)做好低洼地区排水工作。低洼地带是雨污水容易积聚的地方,尤其是每逢下暴雨,来不及排放的雨、污水会在短时间内积聚,形成大面积的路面积水,最终导致城市内涝的发生。

3.2.2 目前,我县的城市主体框架不断拉大,按照“一心、两带、三园、四轴、五门户”的总体规划建设,提出以下设想:

(1)实行雨污分流制,在城市主要街道新建城市雨水管网,雨水排入三里店水库,做为城市景观和绿化等城市水源,污水排入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后用于六盘山工业园区绿化等水源。

(2)增大部分污水管径,更换通往污水处理厂的渝河段等部分污水管径。

(3)开工建设污水处理厂提升改造工程,不仅可以解决污水排放的问题,也可实现循环利用,达到环保、可持续发展的效果。

3.3 加大投入,搞好维护。

(1)做好沿街排水用户的排水系统整改工作。一般来说,一个城市的排水管网系统有以下几个部分,包括雨水口、排水管道、检查井、出水口等构筑物,这些所组成的一整套工程设施成为整个城市的雨水管渠系统。在整个系统中,排水管道是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最重要的部分,排水管网的堵塞很大一部分是生活垃圾未经充分沉淀过滤而直接排入排水管道所致。我县在建设初期,因居民商户并不是很集中,排水量也不是很大,因此化粪池的设置并未受到重视,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商户、居民逐渐集中,建设较早的城市道路两侧及腹部地带的个人建筑物和居民住宅的排水管网堵塞现象日益严重,因此将现有沿街用户设有室内排水系统的,进行统一改造,建设化粪池,完善排水设施在一定程度上可以有效缓减堵塞现象的发生。

(2)做好居民巷道排水管网的清理工作。我县目前城市排水主管网为48.3公里,居民巷道的排水主管网为8.3公里,在有效保证排水主管网畅通的前提下,确保居民巷道排水管网的畅通将会对整个县城的实现顺利排水具有决定性作用,据调查显示,目前,很大一部分居民巷道排水管网因缺少必要的维修、维护已处于弃用和报废状态,因此每逢下雨,部分居民巷道水满为患,大面积的积水给人们的生活带来很大的不便,如能将所有的居民巷道利用起来,就可以有效缓减居民巷道的积水问题,同时预防城市内涝的发生。

3.4 健全机制,强化管理。建立完善的排水系统是解决内涝问题的开端,但日常维护工作才是解决问题的关键。做好我县的排水管护工作应从以下几方面着手:

(1)建立排水管道管护机制。在排水管护工作中,要尽快建立地下排水管网的监管、养护机制,配备充足的专业维护人员,定期对管道进行清理,发现问题及时处理,做到防患于未然,确保排水设施畅通无阻。

(2)要建立城区排水情况报告制度。平时做到每月一报,汛期做到每周一报,以全面掌握城区排水的运行情况。

(3)要针对特殊雨情、涝情、灾情,制定应急抢险预案。雨季来临后,确保统一指挥、统一调度,强排设施和抢险人员随时待命,随时巡查,快速反应、快速应对。

在城市发展中,城市排水管网发挥着重要作用,由于历史等原因,我县的城市管网建设存在着一些不足,但我们能够通过严格规划、强化管理、注重维护等措施和手段来加强城市排水设施建设、提高城市防汛能力,为隆德城市居民的正常生活提供一个优美的城市环境。

上一篇:铆工成型时间消耗数学模型的建立 下一篇:强夯法在抛石填海地基加固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