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人口控制向优生优育的转移

时间:2022-09-29 10:17:28

刍议人口控制向优生优育的转移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计划生育是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人口计生问题关系到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全局,也关系到经济社会与市场经济秩序的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基础性、战略性地位和作用。本文深入阐述了计划生育工作从控制人口向优生优育转移的思想内容。

【关键词】人口控制;优生优育;遗传性疾病;人口质量

前言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道路,计划生育工作伴随与影响、推动与见证了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经过几十年的狠抓猛管, 以及国民科学文化教育的普及和提高, 计划生育意识已深入人心, 发展成了国民的基本理念与国家的基本国策,。让人可喜的是, 计生工作让人口暴长的势头已基本控制下来, 同时已步入了常规化的道路。计划生育工作包含了控制人口增长和保障优生优育两方面内容, 由于千百年来所积淀的无序生育状态长期制约着国民的生育理念, 国民计划生育意识淡薄, 加上我国计划生育工作起步迟等多种原因, 从而导致国家前阶段计划生育工作中控制人口暴长成了一切重中之重的工作, 甚至可以说是全部工作。几十年的计划生育工作在不断深入与探索,发展到今天,行政化、法规化、人性化的科学管理程序,有利于能够及时地、战略性地把计生工作的力量大幅度地从控制人口增长转移到保障优生优育工作上来。

1 遗传性疾病是长期困扰人口质量的大问题

人口质量指的是人认识社会改造社会的能力和条件, 它包括人口总体的思想道德素质,文化技术素质和身体健康素质。显而易见,身体健康素质是前两种素质的承载体, 在人口质量中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这一重要因素却长期受来自自然和社会多方面的威胁, 其中突出的方面便是先天遗传性疾病。资料: 遗传性疾病如果单就某一病种而言, 其在人群中的发病率并不太高, 可是就遗传病病种而言, 为数却不少, 至今已达5000 多种, 包括单基因病、染色体病、多基因病、线粒体基因病、体细胞遗传病等五种类型。据有关资料统计“, 出生缺陷”发生率约为2%左右, 其中由遗传因素所致为25%( 包括基因引起20%和染色体引起5%) , 由环境因素所引起为10% , 由遗传有关因素所致力65% 。所以, 从优生角度而言, 遗传病是一个极为严重的问题。遗传性疾病影响人口质量的结果是导致未来人口智力低下和精神病。

目前国内发现的影响智力低下的遗传性疾病种类不少, 有先天愚型( 又称21 三体综合症) 、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综合症等染色体异常疾病。还有苯丙酮尿症、半乳糖血症等单基因病。另外严重影响我国人口质量的疾病是多种与遗传有关的精神疾病, 如精神分裂症等。精神分裂症虽然属于多基因遗传病,但其与遗传因素的关系较环境因素为大。由于遗传性疾病所引起的智力低下和精神疾病患者的出生, 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整个民族人口的质量, 但其死亡率却不很高。可是, 另外有些出生缺陷, 一般都会导致新生儿的死亡, 如脊柱裂脑积水、无脑儿等。这些疾病可以是由遗传因素所致, 但也可能是胎儿期中发育条件不适而引起的, 有的还可能是由于遗传与环境共同影响的结果( 资料来源: 人口博览电子杂志《人口信息》王世雄的《优生与优育》) 。显然, 这些带着先天性遗传疾病婴儿的出生对个体来说是终身不幸, 对家庭是无限痛苦, 对社会则是长期负担。它从根本上长期困扰着国家人口质量, 制约着国民经济的发展。控制人口暴长的困难时期已然过去, 在物质条件大幅发展、精神文化大幅提高的现时期, 理当把科学地、有效地从源头上防止遗传性新生儿的出生之事放到政府的议事日程上来。

2 婚前医学检查是提高未来人口质量的战略性环节

提高人口身体健康素质的途径是多方面的, 重要的有优生、优育、临床治疗等。其中优生是第一道防线, 它在提高未来人口质量中占据至关重要的地位。优生又有婚前医学检查和孕中医学检查两种基本途径, 婚前医学检查是在人们恋爱结婚之前通过医学检查, 确定生育主体双方是否患有遗传性疾病, 检查结果若是肯定的, 则应考虑不结婚, 不生育, 或者经过彻底治疗后再决定结婚或生育。从而在源头上杜绝遗传性疾病新生儿的诞生; 孕中检查是对受孕、分娩进行全过程的科学监督, 用终止妊娠的方法来杜绝遗传性新生儿的诞生。多年来, 由于政府在孕中检查、出生后的优育方面宣传有力, 措施到位, 因此这两个环节已普遍地被人们所接受( 贫困地区除外) , 政府只需适时指导医学技术部门在提高技术、效能上不断推进即可。而婚前检查环节则因受个人隐私、传统观念、人性化观念、伦理道德等多方面因素制约, 实行起来相当复杂、棘手。卫生部统计资料显示, 在2002~2006 年这五年中, 我国人口出生缺陷发生率分别是: 111.17、129.79、128.38、138.96、145.5, 呈上升趋势, 这组数据恰好与同时的婚前检查率成正比, 这五年的婚前检查率分别为68.0、53.4、2.67、2.93、4.43, 呈下降趋势( 资料来源: 中国农工中央委员会2008 两会提案) 。婚前检查率之所以下降, 是因为我国2003 年颁布的新《婚姻登记条例》将原来必需履行的“ 婚前医学检查”条款改成了“ 自行决定”, 几字之差, 群众误以为从此取消婚检了, 从而婚检率急剧下降。专家为, 婚检率下降是新生儿出生缺陷上升的重要原因之一, 婚前医学检查是预防新生儿出生缺陷的第一道防线, 尤其是在出生缺陷高发地区, 如我国北方是神经管畸型高发区。婚检率的大幅下降导致新婚人群中大量疾病漏检, 给部分新婚人群带来无穷祸患,给社会留下长期隐患。

由此可见, 2003 年颁布的新《婚姻登记条例》对于婚检一条的改动是失策的, 不明智的, 在提高国家人口质量上是付出了代价的。因此, 重新审视婚前医学检查在提高人口质量中的重要意义, 重新制定婚前医学检查的有关条例, 已是势在必行的大事。

3 加大婚前检查力度, 提高婚检、孕检技术, 是防止遗传性疾病传播的根本保证

话说回来, 即使在新《婚姻登记条例》颁布前的2002 年, 婚检率也仅为68%, 这是因为虽然有条例明文规定, 但在某些实施环节上却形同一纸空文, 存在着相当的随意性。比如某些贫困、偏远农村,干脆就没实行这一套; 即使是那68%范围里的, 也还存在相当大水分, 比如而有些登记部门、检查部门出于人际关系, 老好人等观念, 往往是笔下留情, 来个人性化过关了事。

由此看来, 若国家决策层没有配套的措施、相应的工作力度, 则即使在新《婚姻登记条例》中恢复婚检条例, 其实际效果仍然是有限的。要想真正解决人口质量的这一困扰, 只有建议高层决策部门针对“ 婚前医学检查、孕中医学检查”出台专门的条例, 需要政府部门加大婚检重要性的宣传力度, 转变观念,改进服务内容、程序,实行政府买单, 把两项工作像前阶段的控制人口暴长那样纳入有关职能部门的重要议事日程。做好这两项工作各相关部门要通力协作、紧密配合, 并作为中心工作之一常抓不懈; 把全部育龄人员编册备案, 彻底杜绝漏检。同时, 为了防止错检, 还必须把医学检查中所涉及的人员、设备、技术的要求同时纳入此条例, 以提高医学检查工作人员的素质, 增强医学检查质量。唯有这样, 才能从根本上保证遗传性疾病的传播。

4 结语

总之,我们要通过学习实践科学发展,如何抓好计划生育工作要有新的认识、新的思路、新的方法,落实计划生育工作从人口控制转向优生优育,是利国利民,造福后代的大事,是社会和谐持续发展的基本条件。

参考文献:

[1]金玲坚.落实“优生两免”政策出“妙招”[J].人口与计划生育,2010

[2]卿民华,欧阳石顺.落实惠民措施着力打造出生缺陷干预工程[J]人口与计划生育,2008

上一篇:变频器应用中的干扰问题及其解决方案研究 下一篇:论铁路通信电源设备的正确使用与维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