捕捉智慧瞬间,邂逅动态生成

时间:2022-09-29 10:06:57

捕捉智慧瞬间,邂逅动态生成

摘 要: 在新课程理念下,高中思想政治课堂应改变原来那种“教师教、学生学;教师讲、学生画”的传统课堂模式,而应以学生的发展为本,追求打造开放和谐、动态生成的新课堂,使知识在互动中生成,在交流中重组,在共享中倍增。

关键词: 高中思想政治 动态生成 教学策略

一、高中思想政治动态生成式教学的内涵

叶澜教授曾说:“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充满激情的旅程,而不是一切都必须遵循固定步伐的行程。课堂进行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享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高中思想政治课动态生成式教学”就是指在师生、生生合作、对话、碰撞的思想政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将在教学过程中产生的,能够推进教学进行的各种动态生成资源进行重组利用,依循学生认知的曲线、思维的张弛,有效引领学生,激活学生已有经验,启发学生思维,生出新的超出原计划的一直处在动态及不断生成中的教学流程。

二、捕捉智慧瞬间,邂逅动态生成的策略

在动态生成的课堂中,教师应该充分发挥教学机智,及时捕捉课堂教学中即时生成的各种有价值的信息,努力运用它、欣赏它、扶植它、栽培它,积极创造条件捕捉精彩瞬间,让擦出的火花燃烧起来邂逅动态生成。

1.捕捉偶发事件

思想政治课堂上,教师有时会碰上由一些不确定因素引起的又与教学目的似乎无关的事件(如学生晃动椅子突然摔倒、陌生人误闯课堂、多媒体突然故障、天空突然电闪雷鸣、学校外鞭炮齐鸣影响听课,等等),通常称之为课堂偶发事件。尽管多数课堂偶发事件只是一件“小事”,但能否成功处理这些“小事”却是关乎课堂教学能否顺利进行的“大事”。

案例1:在教学必修一经济生活《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时,学校外面的宾馆前想起了震耳欲聋的结婚鞭炮声,严重干扰了教学秩序,学生听不清,课堂有些混乱。老师转念一想,恰好讲到“保护环境,绿色消费”的消费原则,这个偶发事件正好拿来利用,故在黑板上写下一个开放性的问题:市区内结婚应不应该燃放鞭炮?学生看完问题,随着鞭炮声的结束手也都举了起来,各抒己见,达成的共识是需要保护环境,教师抓住时机引出知识点,实现知识的动态生成。

高明的教师常常可以将这些通常被看做是教学干扰的事件转化为积极的动态生成资源,不但避免了消极因素,更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2.捕捉意外事件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的技巧并不在于能预见到课堂的所有细节,而是在于根据当时的具体情况,巧妙地在学生不知不觉中做出相应的变动。”实际的课堂教学并不都是遵循教师的引导,往往会不经意地出现一些“意外”。这些“意外”是学生智慧的火花,是生命灵动的妙音,是课堂上动态生成的宝贵资源,思想政治教师应该及时捕捉和巧妙应对,并将“意外”转化为有利的教学契机,实现知识的动态生成。

3.捕捉学生的错误信息

布鲁纳说:“学生的错误都是有价值的。”教学中随时发生的“错误”都可能是一道道亮丽的风景,它可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激发学生探究的心理矛盾和问题意识。教师应在易错的环节上设置“陷阱”,诱使学生陷入歧途,制造思维冲突,诱发灵感,然后把纠错的主动权交给学生,逐步引导学生自己发现问题,从而产生真知。当我们敢于暴露学生的“错误”时,“旁逸斜出”反而会给课堂注入新的生命力,这样既可充分暴露学生思维的薄弱环节,又可使学生自诊自治,轻松突破教学中的难点,使学生获得真正的发展。

4.捕捉学生的质疑

宋代学者陆九渊说:“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道出了质疑的价值和意义。学生质疑主要是指在教学过程中由于学生在知识、阅历、认知等方面都比较浅,或者对文本、教师的讲解产生不一致的见解,因此会产生大量困惑或疑问。教师应能够迅速捕捉、判断,适时调整教学进程和教学内容,这样往往会达到始料未及、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5.捕捉学生的异见

苏霍姆林斯基曾说:人的个性是一种由体力、智力、思想、情感、意志等熔成的最复杂的合金。每个人都有其独特之处,才构成了丰富多彩的世界。个性是创造的前提,差异是不同角度思考问题的“呐喊”,即使相同的教学内容也会因这些差异使学生具有不同的思维过程,这些正是教学过程中宝贵的“动态生成资源”。

案例2:在讲《民主监督:守望公共家园》一框时,教师展示了村民卖瓜遭劫求救派出所,民警以“事小”和“下班”为借口搪塞的情境。引导学生探究刘某应该怎么办?“找上级部门的,打热线电话的,找焦点访谈的……”本以为解决了,谁知教室里突然冒出了一个不同的声音:“我认为民警的行为也无可厚非,毕竟已是下班时间了。”不同的意见出现了,教师迅速调整预案,教师让不同观点的人分成两组,给他们3分钟自由辩论。通过学生自身的探究、争论和理性的思考找到了答案,这样的意外质疑使学生印象深刻,理解更加透彻,使民主监督的实质和意义更加深入人心。

对于教学中学生的异见,教师要敏锐地发现其中蕴含的教学价值,随机调整思路,并积极引导学生展开探究,创设激发学生求知欲的情境,挖掘出绝妙的教学契机,从而生成新的教学过程。只有这样,学生的智慧火把才能被点燃,个性才能得到张扬。

通过这些策略,及时捕捉和利用课堂上有价值的思想政治课动态生成性资源,极大地增强了思想政治课的魅力,强化了思想政治课堂的教学效果,让高中思想政治课堂焕发了生命活力。

参考文献:

[1]叶澜.新基础教育探索报告集[M].上海:三联出版社,1999.

[2]钟启泉.现代课程论[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3.

[3]叶澜.教师角色与教师发展新探[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

[4]叶澜.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J].教育研究,1997(9):6-8.

[5]沈学美.构建动态生成的数学课堂[J].湖州师范学院学报,2014(6).

[6]陈宇伟.高中思政课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开发与利用策略探讨[D].江苏:苏州大学硕士论文,2010.

上一篇:细节描写让记叙文鲜活起来 下一篇:从“液体的表面张力实验”谈物理中演示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