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古诗牵手古史 让故事更有故事

时间:2022-09-29 08:18:37

让古诗牵手古史 让故事更有故事

摘 要:根据2011年版《历史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新要求,要对学生加强传统文化教育,加强传统文化继承。鉴于古诗词的特点及与历史的关系,笔者结合自己平时的教学实践,重点阐述古诗与历史课教学的关系,在历史课堂渗透古诗词教学,探索用诗歌导入的方式,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思维,进行爱国主义教育等,以适应新时期课改的新要求。

关键词:诗词渗透; 历史课堂; 德育为先; 文化继承

中图分类号:G633.5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3315(2013)03-044-002

一、史如海,诗如舟,凭舟望海海泛舟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远游不劳吉日出。

齐纨鲁缟车班班,男耕女桑不相失。

这是唐代诗圣杜甫的诗《昔忆》,描绘的是“开元盛世”。这与笔者前几年有幸听的一堂优质课有关,所授内容是八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盛唐气象”。整节课用到了十三首诗,几乎是从头到尾用诗歌贯穿起来,从新课的导入,到盛世的表现,再到安史之乱的社会现状,最后到唐朝由盛转衰的原因分析,无一不是用诗歌呈现材料,启发思维,突破重难点。整节课学生始终处于兴奋状态,思维活跃,兴趣盎然。

这一点,与2011年版《历史与社会》新课标中“强化德育为先”的新要求是完全吻合的。其中第二项突出的就是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教育。历史教材增加了传统戏剧等反映我国传统文化的内容。如果说历史是海洋,那古诗就是滚滚长江之中漂浮的一叶叶扁舟。凭舟,应当是望海最合适的方式了。

二、史似景,诗似画,依画寻景景入画

“折戟沉沙铁未销,自将磨洗认前朝。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折戟沉沙”六百多年,锈迹斑斑,却如一幅古老的画轴,将一段尘封的历史保留了下来,再现了出来。当年赤壁的火光,依旧燃烧于时间的隧道;水面震天的响声,依旧回荡于历史的天空。诗与史结下了不解之缘。

1.诗与史相通相融

自古文史就不分家,史记被称为“无韵之离骚”,诗歌作为一种重要的文学形式,它与史也是难舍难分的。诗与史就好比一枚硬币的两面,永远无法分开。诗言史,史含诗,诗可证史,史可释诗。以诗叙史,生动形象而又义理深邃;以史咏诗,内容博大而寓意深远。只有真正理解诗中之史,才能真正理解诗。正如闻一多先生所说:“一般人爱说唐诗,我却要说‘诗唐’……懂得诗的唐朝,才能欣赏唐朝的诗。”

2.史与诗相辅相成

古诗的时代性特征决定了其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在中国诗人身上,家恨国愁、儿女情长往往是复杂地交织在一起的,诗人的个人故事往往同时即是一国之事,天下之事。对于后世读者,便是史。

例如755年(天宝十四载),这是唐朝转折性的时刻。盛世时代的荣耀日渐衰落,不再光芒万丈。深受玄宗器重的范阳节度使安禄山起兵,拥兵十余万人,从幽州一路南下,攻城掠地,直指长安,从内部给唐朝捅上狠狠的一刀。

“玉环妖血无人扫,渔阳马厌长安草。潼关战骨高如山,万里君王蜀中老。”几百年后,仍有宋代诗人张耒描写潼关之战。

756年,唐肃宗即位后改元至德。这年10月,唐肃宗命宰相房琯统兵收复长安、洛阳,在咸阳县东的陈陶一战溃败。当时,杜甫困陷长安,听到这个不幸的消息,看见安禄山部胜利归来的骄横情景,满腔悲愤,便用诗歌《悲陈陶》记录了陈陶之战的史实:

孟冬十郡良家子,血作陈陶泽中水。野旷天清无战声,四万义军同日死。

群胡归来血洗箭,仍唱胡歌饮都市。都人回面向北啼,日夜更望官军至。

中国古代诗歌从一产生就保持着“史官文化”的传统。通过诗歌可以感受到一个时代、一个国家和一个民族的道德情操与心理状态,并从中受到熏陶。这些浩如烟海的诗篇构成了一座蕴藏着历史资料的宝库,为中学历史教学提供了宝贵的史料。

三、史为轴,诗为轮,以轮载轴轴随轮

随着更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深入,教师在历史教学中引用一些脍炙人口并富于教育意义的精炼优美的诗句,以传统文化之精华来辅助历史教学,诗润历史,扮靓课堂,如轮轴相连,将成为中学历史教学中一道亮丽的风景。

1.引用古诗,导入新课

导入是教学开展的关键,在教学《秦朝一统》时,笔者尝试用李白的诗“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来导入,先简要解释诗句的含义,秦始皇灭了六国,威风凛凛,他挥动利剑统一了六国,诸侯都西来向秦王朝归服。接着提问学生:那么秦始皇采取了哪些统一的措施?这样几乎是用了2分钟的时间,就完成了新课导入,使一堂课的“进行新课”时间与学生最佳学习时间一致,从而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2.选用古诗,补充教材

由于教科书的篇幅有限,不可能面面俱到,使学生对一些知识缺乏连贯,从而影响了记忆和理解。

如教材在讲到汉朝的建立时,直接就从秦的暴政引起陈胜吴广起义,了秦朝,公元前202年,刘邦建立汉朝,对楚汉相争的历史只字未提,学生总好像连不起来。笔者每次讲到这里总想把它补充进去,但又不能讲太多太细,以免影响重点内容的教学时间。这时就用学生熟悉的李清照的诗《夏日绝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来补充这一知识。项羽战败后,在乌江边自刎,这样刘邦成了楚汉战争中的胜者,建立了汉朝。而且刘邦建立的政权为什么称“汉”学生也明白了。经过这一补充,不仅扩展了学生的知识面,且对秦朝怎么过渡到汉朝的历史,更明白了。

3.借助古诗,补充细节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在学习《盛唐气象》中关于唐玄宗后期的统治时,书本中就一句话:安史之乱是唐由盛转衰的转折点。至于安史之乱时的社会景象怎样,为什么会由盛转衰的,学生从教科书上无从探究。但如果不讲,学生对这个转折点是无法理解的。如果教师进行灌输式讲解,学生毫无兴趣。这时引用杜甫的《春望》和《石壕吏》补充学习安史之乱时衰败的社会景象。“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首搔更短,浑欲不胜簪。”“三男邺城戍,……二男新战死……室中更无人,惟有乳下孙,有孙母未去,出入无完裙……”而对由盛转衰的分析,则引用白居易的《长恨歌》:“汉皇重色思倾国……一朝选在君王侧。回眸一笑百媚生,六宫粉黛无颜色……春宵苦短日高起,从此君王不早朝。”

由于有的诗是学生语文课学过的(如《春望》《石壕吏》),有的非常通俗(如《长恨歌》),学生对这些材料有浓厚的兴趣,非常利于学生开展探究性学习。

4.慎选古诗,启迪思维

培养历史思维是新课标的要求之一,但由于中学生阅历有限,其认识、评价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往往流于表象,而不善于将历史事件放在大的历史背景下进行多角度、多层面、全方位、辩证地深入分析。恰当引用古诗,可以帮助学生正确理解教材,拓展思维,培养学生辩证思维能力。

例如在《学习丝绸之路与大运河》一节时,对大运河开凿的评价是本课的一个难点,学生往往不知如何正确评价。这时,引用下面的诗歌教学,学生的认识就别有洞天了。

设问一:三位诗人对大运河的评价相同吗?

设问二:他们对大运河的开凿各持什么态度和观点?

设问三:我们应如何客观、全面地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通过选择有代表性的三首古诗,有正面肯定为主的,有持否定态度的,也有客观全面的,而且所选诗较通俗易懂,学生基本能分析,通过层层设问,思维碰撞出新的火花,不仅解决了本课的难点,还训练了学生的思维。

5.赏析古诗,培养情操

2011新版《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在课程目标中明确指出该课程旨在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使他们逐步成长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那么如何开展爱国主义教育?在课堂中适时地渗透一些爱国诗人的爱国诗歌可能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我国诗歌素有爱国主义传统,自屈原忠而被贬,悲愤郁积而作《离骚》以来,爱国主义不断得以传承发展。杜甫、岳飞、陆游、辛弃疾、、范仲淹、文天祥、林则徐、谭嗣同等一代代诗人的事迹感天地、泣鬼神,他们留下的不朽诗篇更是激励、教育了无数的中华儿女。在学习相关内容时引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如在学习唐朝历史渗透杜甫的诗《春望》,不仅补充知识细节,且体现诗人忧国忧民的情怀,还起到了思想教育的作用。在学习农牧文化交融一课时,引入岳飞《满江红》中的词句“怒发冲冠……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来表现诗人誓死抗金收复失地的决心。读着这些诗句,学生心里难道不会受震撼吗?这些震耳发聩的爱国诗句,在学习相关历史内容时加以渗透,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能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6.品味古诗,感悟传统

中国有许多的传统节日,如春节、元宵、清明、端午、中秋、重阳等。有很多描写这些节日的古诗,如反映清明节的有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有体现中秋的“海上升明月,天涯共此时”。品味这些古诗,从中可以感悟到我们中华民族的许多传统习俗。在历史与社会课堂中适时地加以渗透,让学生细细品味,对学生了解更多的民族习俗,并从中感悟中华的传统文化是大有裨益的。

四、史是主,诗是宾,借宾托主主亲宾

1.目标,精心选择

由于课堂时间有限,在应用古诗词时要根据教学的需要精心筛选,宜长则长,宜短则短,宁精宁短,切忌滥长,应选取脍炙人口的,具有科学性、思想性、艺术性、史料性强的精华之作。如描写安史之乱的作品很多,尽量选杜甫的。对一些经典作品而篇幅又较长的,如《长恨歌》,若全篇引入时间不允许,也无必要,但又令人难以割舍,可以截取几句有代表性而又切合教学需要的诗句巧妙地嵌入教学。

2.妙用,事半功倍

学生从小学开始就接触古诗词,语文课本中出现的作品都是中华诗海中的精华。它们内容丰富,题材多样风格迥异,是历史教学中进行借诗讲史的唾手可得的重要素材,且不用花时间解释可省时省力,提高课堂效力。所以在引用诗词时,尽量用学生学过的。

3.互补,分清重点

在引用古诗词教学时,要分清它们在语文与历史课教学中的地位与侧重点的不同。别把重点放在诗歌的赏析方面,而应尽量挖掘史料价值。当然,有了历史背景,学生对诗词的理解更深了,这样可以使学科相互促进。但切忌上成语文课。

4.制宜,适可而止

古诗词应用于历史课教学有许多的优点,但不等于说什么知识点都需要诗歌的辅助,也不是说什么诗都可以用。也不是用得越多越好,要根据内容,目标及学生的实际情况等方面来决定,切忌牵强,喧宾夺主。

五、诗在历史课教学中的反思与困惑

经过近两年的实践探索,在引用古诗渗透历史课堂方面有了一点经验,也取得了一定的成效。学生学习的兴趣浓厚了,课堂积极性高涨,有朗朗的“诗声”,有理性的思考,更多了探究的欲望,课堂活泼了,更有“味道”了,学生感到了学习的乐趣。情感在无形中升华,素质在无形中得到了提升。

但是也存在一些困惑,一是来自自身的不足。由于平时学习积累太少,诗歌的积淀不够,“书到用时方恨少”,运用时不能左右逢源。传统文化底蕴不够,对有些诗词的鉴别、理解欠缺,这些在一定程度上都会影响教学,有待今后改进,勤收集整理,多学习与钻研,提高自身的文化修养,以便更好地开展教学。

另一方面的困惑来自学生,由于是农村初中,学生的文化素质普遍低下,理解能力差,课外知识极缺,比如有次讲到“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时,我问学生:“妃子”指的是谁?竟然无一人知道,笔者感到无语,没办法,只好耐着性子解释。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令人哭笑不得。但是,尽管如此,笔者觉得不应放弃,更应该知难而上,正因为学生不懂,才更要引导,更要熏陶,培养他们对诗歌的兴趣,对传统文化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全面提高学生的素质,这是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参考文献:

[1]高梅,周立志.初探历史教学的德育使命,《中国教师》,2011年31期

[2]义务教育《历史与社会》课程标准,北京师范大学出版,2011年版

[3]冯钊妮.关于历史教学那点“戏”,《黄金时代(学生族)》,2010年12期

[4]胡志彬.新课标下关于历史教学的几点思考,《北方文学(下半月)》,2010年08期

[5]《唐诗宋词元曲》,远方出版社,2003年3月

上一篇:构建有效互动的数学课堂 下一篇:初中《科学》教学与学生兴趣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