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含氟涂料防龋效果观察

时间:2022-09-29 06:46:53

小学生含氟涂料防龋效果观察

【文献标识码】 A

【中图分类号】 R 179 R 780.1

【文章编号】 1000-9817(2008)01-0024-01

【关键词】 龋齿;牙疾病预防;氟;治疗结果

龋齿是口腔常见病之一,尤其在儿童青少年中发病较高,不仅造成局部牙患,而且影响儿童的生长发育和全身健康,是学生六病防治的重点之一[1]。欧美使用含氟涂料防龋已20余年,取得了较好的防龋效果,降低了龋齿发病率。河南省许昌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自2001年1月开始,选择许昌市实验小学一~五年级小学生1 028人,随机分为2组,对含氟涂料防龋效果进行追踪观察,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许昌市实验小学一~五年级(毕业后追踪实验观察)小学生1 028人。采用空白对照的方法,每0.5 a对实验组使用1次含氟涂料,将连续3 a参加实验的1 028名学生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538人,对照组490人。

1.2 方法 由于替牙期、致龋和氟作用中时间因素的影响,本次实验仅以第一恒磨牙为观察对象。重点观察新发龋齿情况,实验组采用瑞士伟瓦登特公司生产的含氟涂料氟保护漆[2],其成分为0.1%氟化硅、乙酸乙酯、丙酸异戊酯,每半年使用1次,共6次。空白组无干预措施。操作时严格按技术规范的要求,清洁牙面、防湿、涂药后张口呼吸干燥1 min,40 min不饮水进食。涂药针的套管一次性使用,防止交叉感染。

1.3 质量控制 检查器械统一使用五号探针和平面口镜,在自然光下检查,实验前后均为相同口腔医生。诊断标准按卫生部、国家教委制定的《全国学生常见病综合防治方案技术规范》。

由于含氟牙膏的广泛使用,未考虑其对本次实验的影响。

2 结果

2.1 实验前恒牙患龋情况 实验组活动龋人数100人,对照组活动龋人数62人;患龋率实验组为18.58%,对照组12.65%;活动龋牙数实验组170颗,对照组110颗;活动龋均实验组为0.31,对照组为0.22。实验组与对照组患龋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48,P>0.05),可以认为2组基本符合齐同条件。

2.2 实验后恒牙患龋情况 实验后实验组检出活动龋196人,患龋率36.43%,活动龋牙数296颗,活动龋龋均0.55;对照组受检490人,活动龋208人,患龋率42.45%,活动龋牙数318颗,活动龋龋均0.65。实验组的患龋率比基线上升了48.99%,对照组的患龋率比基线上升了70.20%,实验组的上升率明显低于对照组。

2.3 实验后恒牙新发龋情况 实验后,实验组受检538人,新发龋96人,新发龋率为17.81%,新发龋牙数126颗,新发患者新龋均1.31,新龋均0.23。对照组受检490人,新发148人,新发龋率为30.20%,新发牙数208颗,新发患者新龋均1.40,新龋均0.42。

实验后,对照组的新发龋率是实验组的1.69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0.82,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龋均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t=3.36,P<0.01);实验组与对照组新发患者的新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6,P>0.05)。

3 讨论

笔者对538名小学生每0.5 a实施1次含氟涂料防龋干预措施,连续3 a观察结果表明:无论是患病率还是新发率均为对照组高于实验组,而且操作过程中氟保护漆无过敏、无刺激,浓度低,安全性好,适用于儿童青少年的群体预防。

有资料报道,在氟的局部应用中,长期小剂量反复接触易取得良好防龋效果,且局部应用停止后,防龋效果仍可持续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含氟涂料的作用机理符合上述理论[3]。本次实验也支持这一观点。

实验后,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新患者的新龋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是否说明对氟化物作用的敏感性存在着个体差异,有待进一步研究。

4 参考文献

[1] 卢友光,丁林灿,林挺,等.福建省12岁儿童恒牙龋患病情况调查.中国校医,2005,19(2):182.

[2] PEPERSSON LG.DDF等氟保护漆用于群体防龋手册.WHO口腔保健部,1997.

[3] 王绍丽.氟化泡沫防龋效果观察.中国学校卫生,1997,18(4):265.

(收稿日期:2007-07-06;修回日期:2007-08-27)

上一篇:眼功能平衡锻炼对改善眼循环作用的研究 下一篇:北京市延庆县中小学生1998-常见病患病情况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