纤支镜检查在阻塞性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时间:2022-09-29 06:03:25

纤支镜检查在阻塞性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应用

【摘要】目的探讨纤支镜在不明原因肺不张中的应用价值。方法50例X线诊断为肺不张患者同时进行胸部CT和纤支镜检查。结果两上叶肺不张肺癌比例最高,占59.3%(16/27);右中叶不张炎性反应比率最高,占66.7%(8/12)。其他部位均以肺癌为主要原因。纤支镜对肺不张病因诊断达98%(49/50),而胸部CT对肺不张病因诊断为78%(39/50)。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肺不张; 纤支镜; 胸部CT

肺不张是由于多种胸部疾病引起呼吸道通气发生障碍,空气不能进入肺泡、肺泡无气、肺容积缩小。肺结核和胸部其他疾病常并发肺不张,是临床和X线的常见病症,明确病因对其诊断和治疗极为重要。有关肺不张的检查方法较多,CT及纤维支气管镜(纤支镜)均有重要价值。本文就我院2001年5月至2006年8月50例经X线检查为肺不张,并行CT纤支镜检查明确病因的病例分析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本组男36例(72%),女14例(28%),年龄25~86岁,平均年龄55岁。临床症状以咳嗽、咳痰,痰中带血丝或咳血者居多,占90%。少数有胸闷、胸痛、气促、发热,个别患者有消瘦症状。

1.2方法肺部CT检查:常规CT扫描方法,其中23例增强扫描。纤支镜检查:对重症及有危险因素的患者采取谨慎的措施。检查前用药及检查过程中给予监护,局麻充分,根据纤支镜下直窥情况分别进行病理组织活检、刷检找病理细胞,抗酸染色或结核培养。活检后经肾上腺素局部止血,无1例出现并发症。肺不张病因确定依据临床资料、病理学检查、细菌学检查综合考虑,部分病例临床观察随访半年以确定病因。

1.3统计学分析计量资料分析采用t检验。

2结果

2.1肺不张的部位与病因(见表1) 肺癌引起两上叶肺不张比率最高,占59.3%(16/27);右中叶不张炎性反应比率最高,占66.7%(8/12)。其他部位均以肺癌为主要原因。

2.2纤支镜下特征与病因关系浸润型病变为支气管黏膜肿胀、增厚、粗糙、充血或苍白,管腔管状或角口漏斗状狭窄,炎性反应(82.9%)以此型为主。肿块型表现为支气管管腔被菜花状、结节状、息肉状等新生物完全或基本阻塞,肺癌(59.4%)、结核(63.2%)以洗型为主,也见于炎性反应。外压型为管腔受管外肿大淋巴结等压迫狭窄或闭塞,多见于肺癌或纵隔肿瘤。纤支镜下大致正常者其肺不张多由于肺实质慢性炎性反应或肺组织受胸腔积液压迫所致。

2.3两种方法对肺不张病因诊断结果,见表2。

纤支镜对肺不张病因诊断达98%,其中肺癌26/27,达96.3%,结核、炎症、其他达100%。而肺部CT对肺不张病因诊断为78%,其中肺癌24/27,达90.0%,炎性反应12/15,为80.0%,结核3/7,仅为43.0%,其他1例,未正确诊断。纤支镜的确诊率明显高于肺CT的诊断。经统计学分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讨论

引起肺不张的病因很多,可以是支气管内病变,亦可由支气管外病变压迫或牵引支气管所致。支气管内阻塞可由肿瘤、炎性分泌物、结核血块、异物所致 [1] 。肺癌所占比例最高,炎性反应次之,结核亦有相当比例。胸部CT检查是诊断肺不张的重要方法,能了解病变范围,病变部位及其与周围组织的关系。纤支镜应用于临床已有近30年历史,通过纤支镜可直接了解支气管病变特点、范围,并能进行活检、刷检和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而进行病理学、细菌学等检查,在肺不张的病因诊断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

在镜检中体会到肺癌、炎性反应、结核在纤支镜下的特征无特异性,以下几点可作为三者的鉴别参考:①浸润型病变在炎性反应、肺癌(主要为小细胞癌、腺癌)、结核均可见,炎性反应常可在病变处或其近端支气管、气管腔内可见到脓性物,而结核则往往具有病变和邻近支气管黏膜无明显界限,同时几个部位支气管受累和伴有干酪坏死物等特征;②对于肿块型病变,应首先考虑肺癌,但不能忽视结核、慢性炎性反应的可能。肺癌(主要是鳞癌)新生物常为菜花状、息肉状,表面可见乳白色或白色疏松胶冻样坏死物,新生物组织脆,活检易出血。结核多呈细小结节状、状,常伴有黄色奶酪样坏死物覆盖表面,新生物组织相对坚韧,活检出血少。慢性炎性反应也可因为肉芽组织增生出现息肉状、结节状新生物,其表面色泽与周围支气管黏膜一致,组织坚韧,不易钳取到组织。表现为肿块型病变的慢性炎性反应易被误诊 [3] ,本组1例纤支镜检查时误诊为肺癌,后经活检病理学证实及临床随访观察确诊。

本组病例各肺叶不张除中叶以炎性反应居首外,余均以肿瘤占首位,上肺叶结核居第2位,下肺叶炎性反应居第2位。本组肺癌引起的肺不张,以右肺多见(右肺17例,左肺10例),而右肺上叶(10例)又较右肺中叶(2例)、右肺下叶(3例)为多,符合肺癌分布的一般规律 [4] 。两上肺尖后段为肺结核的好发部位,本组两上肺叶结核所致的非不张占结核的71.4%(5/7),符合肺结核分布的一般规律。本组右肺中叶不张12例,其中炎性反应所致8例,占66.7%,其原因为右肺中叶所具有的特殊解剖结构和淋巴引流的特点 [5] 。

本组病例中,胸部CT对肺癌的诊断阳性率较高,但不能明确类型,个别容易漏诊,而纤支镜不仅诊断阳性率高,还可直接观察周围支气管受累情况,钳取组织或做刷检以明确病理类型,对治疗有直接的指导作用。对于炎性肺不张,肺CT的诊断率较低,仅为80%,而纤支镜达到100%。支气管内膜结核是肺不张的常见原因,纤支镜的诊断达100%,胸部CT易误诊为肺癌或其他原因,本组病例中,误诊率达57.0%。

胸部CT和纤支镜在诊断阻塞性肺不张中起着互补作用。CT是一种无创伤性检查,不但能发现肺不张的部位,还可以发现邻近器官及纵隔淋巴结的病变情况,对明确肺不张的病因起重要作用。因病因诊断属间接,与其医师主观阅片经验有关,部分病例亦难明确病因。纤支镜虽为有创检查,但只要能在术前充分准备,其危险性较小。纤支镜能明确肺不张部位,对其所致病变直接观察,并通过钳取组织进行病理学和细胞学检查以明确病因。若未见异常,还可通过灌洗等手段扩大诊断范围。对年龄大有禁忌证的患者如哮喘、冠心病、肺心病、高血压等也不是绝对禁忌,可在充分准备下进行快速纤支镜检查,有助于确定病因 [6,7] 。此外,还可应用纤支镜进行局部用药、冲洗吸取、钳取异物,达到治疗作用[8]。

因此,纤支镜检查在阻塞性肺不张的诊断中有着不可代替的作用。在病因诊断方面。纤支镜明显优于胸部CT检查。

参考文献

1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支气管镜学组.纤维支气管镜(可弯曲支气管镜)临床应用指南(草案).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0,23(3):134-135.

2熊洪,王怀莲,王蜀英,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在肺不张病因诊断中的价值.临床肺科杂志,2006,11(1):43-44.

3Bepler G,Goodridge Carney D,Djubegovic B,et al.A systematic review and lessons learned from early lung cancer detection trials using 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 of the chest.Cancer Control,2003,10(4) :306-314.

4Kawamura M,Arai Y,Tani M.Improvement in right lung atelectasis (middle lobe ayndrome) following administration of low-dose roxithromycin.Resjpiration,2001,68(2) :210-214.

5陈稳成,陈平,向旭东.86例阻塞性肺不张CT与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比分析.中国内镜杂志,2000,16(2):43,45.

6乔华,郭超,李卫阳,等.112例老年肺不张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分析.中国内镜杂志,2004,10(9):68-71.

7孙书明,张浩民,胡志雄,等.纤维支气管镜检查96例肺不张的结果分析.上海医科大学学报,2000,27(2):150-151.8俞森洋.现代呼吸治疗学.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3:784-787.

注:“本文中所涉及到的图表、注解、公式等内容请以PDF格式阅读原文”

上一篇:明胶海绵颗粒栓塞治疗产后大出血的临床应用 下一篇:纳洛酮的临床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