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善珍 天天都有危机感

时间:2022-09-29 05:34:50

苏善珍 天天都有危机感

从一个名不经传的民营小厂,到一个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高精专的核心领军企业;从自动落筒机、精梳机的技术领先,到盾构机的延伸,创新不断引领着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攀登科技新高点,抢占先机。

技术领先是关键

“不管是精梳机,还是自动落筒机,凯宫机械在同类产品中的性价比都是最高的,随着我们在行业内的认可度的不断提升,产品销量不断递增。科技创新的第一生产力,在凯宫得到了充分的验证。”江苏凯宫机械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苏善珍表示:“企业的发展靠什么,不光要有高端产品,更要有核心的技术,才能打造百年企业。”多年来,江苏凯官始终坚持滚动发展、滚动创新,不断追求最高端的产品,敢上、敢超、敢做早已成为每一位凯宫人的坚定信念和执着。

早在2004年,凯官就瞄准了自动络筒机产业,先后攻克了自动控制等十多项核心技术,成功研发出了具有自主知识产权KGFA688型自动络筒机,不仅打破了国外的垄断技术,还具有对纱线的摩擦损伤少,络纱速度高、质量好的优点。凭借“设备性能、技术指标、生产效率、自动化控制方面均达到了国外同类产品的水平,速度高,接头又快又好,大幅度提高了工作效率,减少了用工,节能优化设计,降低了能耗,适纺范围广,可用于低、中、高支各类成纱的加工;质量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完全可替代进口,成本大幅降低,为棉纺企业的技术改造和产品升级提供了先进的技术装备”的优势,凯宫的自动落筒机迅速占领了国内国际市场,深受用户的喜爱。

如今,随着精梳机的上市,未来的凯官发展和市场力无疑将有一个大的跳跃和提升。面对后危机时代,纺机设备最为提升纺织行业科技含量和技术进步的关键,凯宫面临的压力和挑战可想而知。但坚持技术进步,不断追求科技创新,将是凯宫人不变的追求和努力的使然。难怪苏善珍总是强调,“凯官是做实事的,不是做秀的。为此,我们必须天天要创新,天天要有危机感。”

“创新的过程是辛苦的,尤其对是一个民营企业来说,背后要付出的精力、财力、物力可想而知。但辛苦也是快乐的,只有不断接受挑战,成功才会更近。”苏善珍强调:“江苏凯宫不仅要和世界顶级的品牌去竞争,更要为我们民族品牌的崛起而奋斗。努力为国家增光、争气,不做民族工业的傀儡。”

和谐团队是动力

“如何面对挑战?我总结两个字团队。”苏善珍强调:“一个企业,虽然老板的为人、口碑、诚信度很关键。但要是没有一个团队的合作,没有一个人才的聚集,是干不成大事的。”

人才是苏善珍一直很看重的,“我们在研发过程中,技术人员是我们的财富,如何留住他们,是我们一直很重视的。如果凯宫没有人才也就没有凯官的今天。不可否认,这些技术人才也面临着外面很好条件的诱惑,这时候,老板的品格,企业的声誉就是关键,欣慰的是,目前我们凯官的技术人员没有流失的情况。企业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离不开行业的领导专家的支持,离不开地方政府的支持。但是,我们不能只依靠别人,不能忘记自己才是最主要的,要在自己的身上找问题,找缺点,这样整个团队自然会壮大,生机也会更大。”

正是有了这样的团队,有了这样的力量凝结,凯宫的路走的是这么坚定和执着,并始终领先一步,走在同行的前列。难怪很多竞争对手都搞不明白,为啥江苏凯宫,短短九年时间就搞出来4个成套设备,而且各个都达到了国际领先水平。

“对我来讲,产品过硬靠什么?靠市场认可,靠客户的认可。所以凯宫的产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事实胜于雄辩。”如凯官的精梳机,80%配件、原件都是他们自己生产的,甚至连控制系统全都是自己研发的。为了实现自主创新,他们不惜代表,高薪聘请专家学者,一道难关一道难关的的逐一攻破。我们就是要实现纺机的国产化,就是要为国争光,不仅如此,我还要将高价的纺机设备价格降下来,让更多的企业受益,为中国纺织工业早日实现纺织强国的目标贡献自己的力量。苏善珍坚定地说。我们做实业的人,就是要踏踏实实做事,老老实实做人。凯宫到底是不是一个高科技企业,是不是一个高端产品,要让市场、客户来评价。

如今,凯宫的自动落筒机的速度已经达到5秒,而同行业的一般都是7秒、8秒,领先的不仅仅是技术,更是效率。良好的性能、可控性和稳定性,这就是凯宫人的创新和骄傲。

优秀的团队,炼就出来一流的技术和设备。做好、做精、做强,是凯宫人一步步制胜的目标。

未来信心满怀

作为专业研发、制造、销售成套纺机的国家高新技术、国家火炬计划重点高新技术纺机企业,江苏凯宫目前拥有引进日本、台湾、韩国的加工中心,日本三维激光切割机、英国三坐标测量机等先进设备,并建有江苏省高性能棉纺机械工程技术等研究中心,年产各类成套纺机500多台套。“今年我们的销量突破了2亿,但我坚信明年凯宫不仅会实现净利润翻番,再过一年还会再翻一番,而且今后还将更加强劲,上市的工作也在有序开展中。”苏善珍介绍,从1985年,他只身从苏北来苏南做纺织配件的第一天开始,就清楚的告诉自己,要做就做有价值的、科技含量、有市场前景的纺机,要干就干出样子来,干出成就来。

追求科技创新,成就的不仅仅市场的领先,凯宫还先后与清华大学等10多所高校及科研院所进行长期产学研合作,仅开发新技术就多达50多项,其中有2项达到国际领先水平、7项达到国际先进水平,获得国家授权专利38项。凭借强大的科技实力,凯宫纺机获得“中国纺织工程学会改革开放三十年推动纺织产业升级重大技术进步奖”:JSFA系列纺机荣膺“60年最具影响力的纺织产品”,JSFA388高性能精梳机荣获中国纺织总会科技进步二等奖 等荣誉称号。

“这么多年打拼,为什么我没有被淘汰,关键是技术进步和团队合作。”精梳机、自动络筒机、喷气织机是纺机行业的三大高技术含量的高难设备,而凯官已经做了两个。不管是研发队伍、技术水平还是制造软件、控制系统,凯宫在同行业中的都始终处在领先水平。能力就是实力的最好证明。

“明年是凯宫转型升级最为关键的一年,也是我们制胜未来成功与否紧要关头。目前,我们正在着手城市轨道交通盾构机的自主研发,预计明年3月将投入使用,这是我们今后企业发展的又一亮点。”苏善珍表示,今后凯官将不断创新产品,延伸制造领域,向科技含量高、附加值多的技术领域进军。

从一个名不经传得民营小厂,到一个具有自有知识产权、自主创新的高精专的核心领军企业;从自动落筒机、精梳机的技术领先,到盾构机的延伸,创新不断引领者凯宫机械攀登科技新高点,抢占先机。“随着未来公司的上市,相信凯宫的发展一定会更上层楼,我们有实力,更有信心把凯宫打造的更大更强。”苏善珍坚定地说。

上一篇:欧美消费向中国学习 下一篇:创新不只是技术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