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时间:2022-09-29 04:49:38

如何做好网络意识形态工作

信息技术的发展和网络在时空上的全覆盖,深刻改变了人们的社会交往方式和思维模式。作为工业社会现代化的必然结果,能否有效推进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直接关系社会对党的主张和党的理论的支持与认同。如果马克思主义的意识形态不能有效进入社会群体的生活空间,就一定会有其他思潮和意识形态占据人们的思想阵地。党的组织力量不去引导,就一定有其他社会力量去介入。

截至2014年12月,中国网民规模达6.49亿人,手机网民规模达5.57亿人。其中,年龄在10岁到39岁之间的网民占78.1%。网民中具备中等教育程度的群体规模最大,初中、高中/中专/技校学历的网民占比分别为36.8%与30.6%(数据来源:《第35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这个群体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形成到成熟固化的重要阶段,如何通过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确立其科学的理想信念,是党领导社会发展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在时空上全覆盖的网络体系,既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载体,也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要的途径和方式。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需要着眼于网民特点,盘活意识形态工作存量,克服网络逆动员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主体对象是青年群体,主要是青年学生和青年从业者包括务工人员。网络意识形态工作重点对象的确立,决定了网络意识形态的传播必须符合青年特点,并且要能够满足青年群体的现实诉求。这种诉求既包括生活工作压力的纾解,也包括青年群体人生信仰的建构。这是对青年群体意识形态引导的基本问题。在此基础上,应当从不同群体的需要出发,充分利用网络全覆盖的广播功能和网络细分的窄播功能,通过舆论引导影响社会心理,通过系统而持续的理论宣介来重构社会意识形态。

我们对中国网民结构的分析可知,网络上存在一个数量极大的易感人群。所谓易感人群不是说这个群体“追风”“随大流”,而是在转型期的中国社会发展过程中处于半边缘化地位的庞大人群,基于对自身权益维护的切实需要,极易对网上相关观点和思潮产生共鸣,并采取转发、点评甚至在现实生活中积极行动的方式放大相关信号。这一群体所具有的鲜明特点,要求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能够结合政策调整和问题解决的需要,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如果对这个群体的诉求长期忽视和压抑,则可能形成网络不良情绪,并引发网络。

从逆动员的有效性分析,传统媒体所建构的门户网站,具备了承载报刊信息的全部能力。2014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审议通过了《关于推动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融合发展的指导意见》,这一政策使得传统媒体与互联网融合的步伐加快,并有效拓展了传统媒体在全媒体时代的传播空间和能力,这种融合也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获得了传统媒体优势资源的强力支撑。但是也要看到,囿于专业人才匮乏和制度的不完善,这种融合还没有打通技术系统、宣传机构和意识形态研究领域屏障,使得网络意识形态工作在盘活资源方面难以达到预期效果。很多时候,传统媒体的网络平台只是作为纸媒讯息的镜像,甚至越来越多地出现报纸杂志简单复制粘贴网络信息的现象。在获取受众忠诚度方面的动力缺失,将使得此类媒体乱象愈发严重。网络意识形态工作自说自话或者低水平重复的单向度信息传播过程,则可能失去对人们的吸引力而逐渐荒芜,报纸杂志信度降低,相关网站无人浏览。而主流媒体因为新闻传播和舆论引导的政治正确性的要求,也倾向于避免网友在自己的传播平台上出现意识形态的激烈交锋。这就使得非主流数字媒体能够迅速启动网络搜索功能,并通过对异见的信号放大来获取注意力,从而实现社会逆动员。

我们知道,新闻传播中有“沉默的螺旋”现象,网络意识形态工作也有类似现象。这种现象体现为两个方面,就是当主流媒体的意识形态工作出现偏差的时候,或者其他媒体的意识形态逆动员发生的时候,大部分在线的党员是保持沉默的。这种沉默本身既包含了党员对理论本身的不熟悉,也包含了部分在线党员对自身在网络上的主体性认知的偏差以及作为共产党员应有的责任意识淡薄。此外,还有部分党员或者没有时间去梳理信息并正确信息,或者缺乏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对相关信息进行研判并提出因应措施。

因此,针对网络“沉默的螺旋”现象,党的意识形态工作需要解决以下问题。一是针对逆动员性质的意识形态传播,在保证言论自由的基础上,依法采取技术手段加以控制。二是需要形成党员上网的基础责任,在能够把握准确信息的基础上,对带有鲜明谬误观点的言论进行反驳。这是赋予每个党员的基本责任。事实上,网络早已成为不同意识形态的博弈平台,各种网络“水军”的存在,本身只是作为一种压力系统存在,并不能成为党的基本理论、路线纲领方针政策的解读者、推进者和创新者。另外,对于社会问题和突发事件的深度解读,应是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内容。当前,大量网络上发表的帖子、博文,“八股味”浓,说教味重,对于社会现实问题和矛盾的回应能力不足,并且在观点冲突中缺乏相应的宽容意识和导引能力。因此,培养一大批熟悉网络技术,具有较强思想引导能力的理论宣传工作者,是强化网络意识形态领导的关键。

还应当充分调动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资源存量,强化学者尤其是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的学者对社会思潮的引领责任。中央对于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高度重视,在激发职能部门做好这项工作的积极性的同时,还需要激活庞大的学者群体对于网络发文的积极性。在现有的学术评价体系里,部分学者从转载和转引的功利需要出发,并不把自己最好的研究成果和前沿的学术观点及时放在网上;或者说学者深入剖析的观点,还缺乏有效的形式及时在网络上传播。

当前党的理论学术研究与党的理论宣传之间边界不清,角色不明的问题也亟须引起重视。一是党的理论本身的科学化专业化存在问题。过多的应景文章削减了社会对问题的认识深度,钝化了人们对党的思想教育的接受敏感度。二是宣传语境往往缺乏社会活力。对政策的解释力和对社会的引导力不足,导致各种奇谈怪论迅速捕获社会群体的注意力,从而在利益集团的众声喧哗中,占据甚或掩盖了理论引导可能的空间和平台。之所以如此,很重要的一点就是网络支持系统的从业人员更多的是技术人员,大部分人对党的理论本身、对马克思主义的基本理论缺乏系统了解,对当前意识形态的冲突与演进没有切身体会。一些网站的工作人员很难精准捕捉意识形态中带有极强倾向性和导向性的思潮。为了改变这一局面,许多网络宣传机构紧紧盯牢中直机关各大网站以及人民日报网站、新华社网站、中央党校理论网等权威网站,通过即时转载上述媒体的文章,来保证意识形态的正确性和前瞻性。网络意识形态的一项重要功能,就在于借助信息技术,通过权威机构有影响力的理论宣传实现对社会的柔性引导。

此外,当前基于利益需要,许多网站之间存在着信息沟通障碍。例如很多学者有影响力的文章需要通过付费才能阅读。这种信息垄断固然是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但是这一过程也使得大量很好的研究成果不能够在网上及时传播。大量支离破碎的观点、失去语境的文字在网上被一些人有意无意地曲解和误读,使得人们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类社会的规律性描述理解不深、掌握不了。因此,能否形成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信息库,分级分类供学者和大众下载学习,这是当前权威机构的网站需要加以解决的迫切问题。如果社会群体对马克思主义的基础理论都不能便捷习得,就谈不上意识形态工作对人们思想的有效引导。当然,国内外学者对于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相关理论的经典解读,也应该成为意识形态引导的重要组成部分。这是媒介社会网络空间建构过程中党和政府需要进一步推进的工作之一。

网络意识形态工作的实践过程,是新的技术条件下党的思想理论的传播过程。这个过程区别于过去宣传中单向的“我打你通”的逻辑,而是一种基于共识建构的平等交互。其流通能够有效解决信息障碍,并使得信息依赖于自身的力量向社会各个层面作精细注入和随意漫流,进而形成有说服力的思想工作机制。

上一篇:浙江:营造“双创”的良好生态 下一篇:创新思维 打造品牌 四川省探索社会扶贫新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