融合课程打造小豆包的快乐生活

时间:2022-09-29 04:41:22

融合课程打造小豆包的快乐生活

嘟嘟妈:“开心,中关村一小的一年级生活果然值得期待,书包都不用准备,每个新入学的小学生都发环保书包,书本也不是外面传说的某些版本,简单四本书,要求简单得几乎没有,唯一的就是要孩子爱上学校,爱上上学……”

“小豆包放学了,开心得不得了,说不想放学,边走边给我讲今天老师讲的绘本故事―夜莺。”

以上是中关村第一小学(以下称中关村一小)一年级(9)班的一位家长在朋友圈里分享的微信内容。

仅6周岁的孩子刚迈入小学时心情是紧张、不安、焦虑的,有的甚至是哭着回家的。然而,一学期下来,中关村一小的学生每天快乐地步入学校,满足地回到家中。他们喜欢与家人诉说自己在学校发生的事情,乐意将自己喜欢上学、喜欢学校的心情与家人分享,渴望让家人见证自己的成长。

这与学校一年级实行的融合课程育人实验是分不开的。

2014年9月,中关村一小在一年级突破窠臼和传统,探索融合课程育人新路径:打破传统的科任教师“走班制”,尝试两位教师“常驻”班级,担任一年级所有课程;打破传统学科界限,进行多学科融合教学;自编相应的学生用书《金葵花乐园》系列读本。

融合课程的基本关注点为“衔接”“基础”“融合”,通过全方位地融合形成非线性合作系统,即学科融合、教学方式融合、教师融合、家校融合、跨龄融合等。如此多元融合,顺应新入学小学生的心理特点,助力学生更加健康全面地成长,将学习变成学生感到好玩有趣的生活体验,使一年级新生更好地适应小学生活。融合课程鼓励教师们大胆突破自我、自主创新,与学生共同创造出更为别开生面的课堂。在此仅举三例:

一、在“玩”中融合

教师需要在不破坏原有学科的基本特点的前提下,更好地建立学科间的联系,实现融合与延伸,这是融合课程的显著特点之一。作为融合课程的实施者,教师应当深入思考:如何有目的地将超过一个学科的知识、视角和研究方法吸收在一起,以促进对核心思想、问题、人或事件的更有意义的理解[1]。换言之,教师必须清醒地意识到课程融合的目的并不是消除每个学科个体,而是将它们联系在一起。

一位曾多年担任科学教学的老师选择了“玩七巧板”这个内容,充分发挥专业优势,结合多方资源,开创了这样的课堂:

(1)从“玩”开始:学生在课余时间玩七巧板。(持续一周)

(2)认识图形:你们发现七巧板都由什么图形组成?(学习数学知识)

(3)关联生活:请你尝试用七巧板拼出身边的事物。(动手操作,感知图形)

(4)巧手绘图:自己动手做一套七巧板。(知识运用,融合绘画元素)

(5)趣谈“七巧板”:根据自己的作品编一个故事。(知识拓展,融合语文

元素)

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曾指出“游戏是儿童的第二生命”。七巧板是一种传统的智力游戏,用七块板以各种不同的拼凑法来拼搭千变万化的图案。学生需要仔细观察生活实物或生活情境,经七巧板抽象拼摆表现出形象化的具体事物或情境,这就引导学生学会关注事物的突出特征,不仅要抓住事物的形状特征达到“形似”,更要追求事物的“神似”,达到“形神”完美结合。当学生把几幅乃至几十幅七巧板放在一起时,这些七巧板能组合、创作的图形就更多,所能领会的意义也就更广泛,他们的想象空间自然更加开阔;依靠对所拼图形的审视与思索,学生可以领会出无穷的意义。

学生在这样的课堂中尽情发挥想象力,带来了许多精彩的创作,从不同的角度认识了生活中的图形,学会了辨认颜色,初步领悟图形的分割与合成,进而开发他们的手部智能,提高审美情趣。这不正是学科融合所要实现的效果吗?各学科之间的界限模糊化,使学生在玩中发展心智,在真实生活的游戏中得到更多的学习、锻炼与成长。玩中有动手实践,孩子天生是动手的行家,只要给予足够的空间,他们就能玩出无穷的花样;在细微中展开玩,在玩中质疑,在玩中创新,在玩中激发灵感,在玩中懂得合作,在玩中学会表达。多元而丰富“玩”的课程促进学生自我发现,自我选择,自我评价,自我发展。

二、融合课程实现“1+1>2”

一年级融合课程的教学团队由学校不同学科专业背景、不同兴趣特长的教师凝聚而成,在核心团队的基础上,人员组成由校内拓展到科学院专家、院士、高等院校教授、博物馆义务讲解员等。每班的两位教师作为课程实施的实际“操作者”,两人同时进班,交叉教授同一主题,相互印证、相互配合、相互促进,突破教师视野的局限,促进教师素质的全面

发展。

融合就是将两个或多个平等的部分结合为一个统一的整体。这意味着融合应该是一种双向的沟通[2]。这里所指的双向沟通可以理解为不同学科教师之间的相互沟通与学习。当学生思考一个问题时能够从两个或者更多学科领域来检验这个问题,融合就成功了。

一位数学老师以“神奇的百宝箱”导入“规律”的知识,让学生初步认识规律,进而探究图形和数字的排列规律。完成规律中数学元素的探究后,课程并没有结束,而是巧妙地衔接到了艺术课里的“串珠链”。这正来源于两位搭班教师的智慧碰撞。另一位搭班的美术老师引导学生从经典的艺术品中感受规律之美,从生活的饰物中发现规律之美,鼓励他们自主设计、制作珠链,体会规律之美。在艺术元素中,找规律的方法更加发散,更加

广泛。

同样是“找规律”,数学老师更为关注“找规律”的方法,着重引导学生理解数学中的基本数量关系和空间形式;而美术老师则强调串珠子的规律美,着重学生造型能力的培养,指导学生运用线条、形状、色彩等手段进行美术创作活动。一年级的学生思维正处在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的阶段,他们对生动具体的事物认识较清楚,在数学学习过程中较为依赖感性材料,美术老师的珠链制作恰能提供这样一份直观材料;数学老师以“神奇的百宝箱”切入,激发了学生对规律的兴趣。

这两位来自不同专业背景的教师,在教学中的关注点各有不同,但他们共同挖掘出其中包含的不同元素,以不同的方式实现了元素的整合与联系,引导学生更加深刻、完整地认识规律。两位教师巧妙合作,突破学科界限、打破课时限制,充分利用资源,使课堂教学效益得到最大化、最优化的发挥,充分诠释了“1+1>2”。

三、主题活动营造“欢乐课堂”

融合课程最流行的方式就是主题活动,即按主题来组织教学而非学科领域。主题活动充分呵护学生的兴趣,让学生在愉悦放松的氛围中获得进步与成长。比如数学、阅读或历史,主题式教学可以通过阅读、写作、数学、历史、科学和艺术等有意义的方式达到整合教学[3]。基于此,教师们充分关注学生的内心需要,围绕不同的主题开展了系列活动。如有的语文老师引导学生书写“绘画日记”,从学生所完成的“字与画”作品中关注学生的情感表达,体会他们的点滴进步;有的数学老师发现不少多才多艺的学生,于是把课堂交给学生,精心策划了充满欢乐的课堂。

欢乐课堂的基本过程如下。首先,老师与学生商定主题,开展民主调查:你有哪些特长?其次,学生自荐小老师,成立小组;最后,小老师们开始组织课堂;最后,教师进行课后反思:如何让小老师保持热情?如何让更多的学生有机会表现

自我?

试想:在同一时间,学生分成各个小组做不同的事情。这样的课堂到底会发生什么?以“农场魔术师”为主题,学生们有的利用神奇的双手当了一回农场小厨师,用橡皮泥做出了丰富的饭菜;有的还创造了别开生面的立体图画―“我们一起用餐”;有的就地取“材”,认真观察教室窗台上的“菜根”,以绘画的方式将其生长的过程表达出来;教室后面的一群学生兴致颇高,原来他们在讲故事,讲着讲着,还把故事编成了童话剧。操场上,学生家长受邀请来到学校,开始学习足球的基本技能,学生们自豪地称之为双脚生“花”!

统一主题的不同学科间的交织,可以将希望学生学习的以及必须了解的东西放在一起。通过使用一个主要的统一主题将学生的学习聚焦在传统学科种类的联系上,学生可以掌握联系,具有更广阔的视野并且学会理解世界[4]。每周一次的“欢乐课堂”,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进行自我表达。整个过程中,小老师有模有样地组织课堂:管好纪律、随时提醒、及时表扬、互助学习;共享成果,获得成就感;在自主评价中,懂得欣赏同伴,学会尊重他人。

在融合课程育人实验探索实践中,整个一年级团队不断努力,始终坚持开放的理念,充分吸收多方改革力量;以培育“会学习、懂生活、能负责、敢担当”―“完整的人”为核心目标,立足于实践。我们需要更加坚持以促进学生成长为中心的课程改革,因为这是学校变革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更加坚持尊重认可每位教师的独特性,因为教师是学校变革的主体;更加坚持管理重心下移,让管理服务变革,催发教师的内驱力,搭建个体和团队、校内和国外、同行和跨界支持性的多元平台;更加坚持以学校文化为成功保障的学校变革,构建支持学校变革的文化环境,营造易于滋养的组织文化,形成师生共同认可的价值选择和信念。

参考文献:

[1] Hinde Elizabeth R.. Revisiting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 Fresh Look at An Old Idea [J]. The Social Studies, 2005, 96 (3): 105-111.

[2] Berke Melissa K.. Curriculum Inte-gration: A Two-Way Street [J]. General Music Today, 2000, 14(1): 9-12.

[3] Shanahan Timothy, Robinson Bonita, Schneider Mary. Integrating Curriculum [J]. The Reading Teacher, 1995, 48 (8): 718-719.

[4] Ignatz Mila. Curriculum Integration: Preparing Prospective Teachers [J]. Journal of College Science Teaching, 2005, 34 (5): 38-41.

(案例提供:秦妍、章卫平、于振华、李岩、冯培、黄敏玲、杨文霞)

(作者单位:北京市海淀区中关村第一小学)

上一篇:快乐是最大的竞争力 下一篇:前置性学习:激活语文学习的内在潜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