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门历史古城区

时间:2022-09-29 03:38:33

澳门历史古城区

澳门历史古城区(旧称澳门历史建筑群),是以旧城区为核心的历史街区,由22座位于澳门半岛的建筑物和相邻的8块前地所组成。澳门历史城区在第29届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的2005年7月15日会议上,获21个成员国全体一致通过,正式被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成为中国第31处世界遗产。在四百多年的历史里,中国人与葡萄牙人在澳门历史城区内,合力营造了不同的生活社区。这些生活社区,除了展示澳门的中、西式建筑艺术特色外,更展现了中葡两国人民不同宗教、文化以至生活习惯的交融与尊重。这种中葡人民共同酝酿出来的温情、淳朴、包容的社区气息,是澳门最具特色、最有价值的地方。

澳门历史城区以澳门旧城区为核心,其间以相邻的广场和街道连接而成,包括妈阁庙前地、亚婆井前地、岗顶前地、议事亭前地、大堂前地、板樟堂前地、耶稣会纪念广场、白鸽巢前地等多个广场空间,以及妈阁庙、港务局大楼、郑家大屋、圣老楞佐教堂、圣若瑟修院及圣堂、岗顶剧院、何东图书馆、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三街会馆(关帝庙)、仁慈堂大楼、大堂(主教座堂)、卢家大屋、玫瑰堂、大三巴牌坊、旧城墙遗址、大炮台、圣安多尼教堂、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含东望洋灯塔及圣母雪地殿圣堂)等20多处历史建筑。

对话谭明

记者:与中国其他的世界遗产相比,澳门的特殊性在于它曾经被葡萄牙人统治,这样的历史给澳门带来了什么?

谭明:澳门是中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1553年,葡萄牙人取得澳门居住权。经过四百多年欧洲文明的洗礼,东西文化的融和共存使澳门成为一个风貌独特的城市,留下大量的历史文化遗存。澳门历史城区保存了澳门四百多年中西文化交流的历史精髓,是中国境内现存年代最远、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以西式建筑为主、中西式建筑互相辉映的历史城区;是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和远东地区传播的重要历史见证。历史城区包括中国最古老的教堂遗址和修道院、最古老的基督教坟场、最古老的西式炮台建筑群、第一座西式剧院、第一座现代化灯塔和第一所西式大学等。澳门历史城区的存在见证了澳门四百多年来中华文化与西方文化互相交流、多元共存的历史。

记者:世界遗产委员会对澳门历史城区的评价是“见证了西方宗教文化在中国以至远东地区的发展,也见证了向西方传播中国民间宗教的历史渊源”,这个特征在澳门老城区中,有哪些体现?

谭明:由于澳门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历史背景,所以澳门文化是有深厚传统内涵的中华文明和以葡萄牙文化为特质的西方文化共存的并行文化,是一种以中华文化为主、兼容葡萄牙文化的具有多元化色彩的共融文化。正因为中西文化共融的缘故,城区当中的大部分建筑都具有中西合璧的特色,至今仍完好地保存或保持着原有的功能。澳门曾经是宗教文化中心,既有儒、释、道等古老的东方宗教,也有后传入的天主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宗教,宗教文化的多元化在澳门也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如大三巴牌坊就融合了东西方建筑的精华,是东西方宗教互相包容的杰作。

记者:澳门历史城区是中国境内现存规模最大、保存最完整和最集中的东西方风格共存建筑群,其中最有特色的建筑有哪些?

谭明:澳门历史城区中最具特点的建筑是有“东方梵蒂冈”之称的大三巴牌坊。大三巴牌坊是天主之母教堂正面前壁的遗址,它的建筑风格融汇了东西方文化的精华,附属于圣保禄学院,该学院于1594年成立、1762年结束,是远东地区第一所西式大学。而圣保禄教堂创建于1580年,两次大火将学院及教堂烧毁仅留下教堂的正面前壁,自此成为世界闻名的圣保禄教堂遗址。本地人因教堂前壁形似中国传统牌坊,所以称之为大三巴牌坊,在世界范围内的天主教堂中是独一无二的,也是东西方宗教互相融汇的典范。其他历史城区的建筑有妈阁庙,妈阁庙前地、港务局大楼、圣老楞佐教堂、圣奥斯定教堂、民政总署大楼、议事厅前地、大炮台等等,都有各自的特点。

记者:澳门的教堂非常多,最有特色的教堂有哪些?应该如何选择拍摄角度?

谭明:最有特色的教堂是圣母玫瑰堂教堂,整座教堂建筑富丽堂皇,其巴洛克建筑风格的祭坛更是精致典雅。每年5月13日会举行花地玛圣母像巡游活动,当天下午先在圣母玫瑰堂举行弥撒,接着由一身素白的妇女们抬着花地玛圣母像由这里出发,信徒跟随其后,将圣母像送到主教山上的圣堂,举行露天弥撒。如果能赶上巡游会有更多的创作空间,即使赶不上也可以对教堂进行拍摄创作。首先在富丽堂皇的大堂进行拍摄(当然要在保安人员许可的情形下),拍摄时要注重整体效果,尤其要注意它的穹顶是否有彩绘,是否要选择广角镜头尽可能多地包容主体内容,同时我们的位置也应该相对高一些,以免造成图像变形严重,影响影像的品质。

另外,我们还可以拍摄专门供奉圣母玛利亚的大堂(主教座堂),现为澳门天主教堂。该教堂建于1622年,其主祭坛空间深远,设计虽简单仅以彩色玻璃窗为背景,但不失为一大特点。祭坛下面埋着16-17世纪的主教和圣徒遗骨,为教堂带来无限的光荣。教堂的花窗,多为天主教故事,我们可以对花窗进行细致的拍摄。记住一定要控制好曝光,因为光的强弱对再现花窗的故事有举足轻重的作用。

记者:华灯初上的澳门街景非常漂亮,拍摄夜景时应当注意什么?

谭明:澳门是一个灯红酒绿五彩缤纷的花花世界,它的夜晚非常美丽,各种奇特建筑都有不同的造型光来妆点。针对历史街区进行拍摄的话,可以选择市政厅前地(也就是议事亭前地),本地居民称其为“喷水池”,这里自开埠至今一直是澳门的中心,许多节日庆祝活动都在此举行。前地两侧的建筑多建于19世纪末20世纪初。1993年,前地一代铺设黑白色碎石地面,并砌成破浪图形以烘托周围颜色鲜艳的历史建筑,也使得前地一带显出浓郁的南欧风情,同时会使我们的图像更加精彩。需要注意的是,拍摄时尽量选择高机位,在太阳落下半小时内天空泛起蓝色时启动快门。由于前地四周环境的暖光源较多,要随时调整色温,这样不至于太偏色,还能保证图像的质量。

旅游贴士

推荐线路:妈阁庙港务局大楼 (位于妈阁庙左侧的妈阁斜巷)(往前经妈阁街)郑家大屋 亚婆井前地(往前经高楼街至风顺堂街)圣老楞佐教堂 (往后至三巴仔横街)圣若瑟修院圣堂(右折至岗顶前地)圣奥斯定教堂、岗顶剧院和河东图书馆(新马路旁边)民政总署大楼(对面)议事亭前地(左边)三街会馆(关帝庙)(右边)仁慈堂大楼(转左)澳门主教座堂(大堂)(到大堂巷)卢家大屋(板樟堂前地的左边)玫瑰堂(大三巴街的尽头)大三巴牌坊(右边)大炮台(旁边)澳门博物馆(左边)旧城墙遗址哪吒庙(往左拐出花王堂街)圣安多尼教堂白鸽巢前地东方基金会会址基督教坟场东望洋炮台、灯塔圣母雪地殿圣堂(澳门半岛的最高峰东望洋山的山巅上)。

最佳旅游时间:澳门属季风区,全年气候温和,平均气温约20℃,全年温度变化在16℃-25℃之间。1月和2月是澳门冬季,来自西伯利亚的冷空气接踵而至,经过华中、华南进入澳门,带来寒冷干燥的北风,气温最低,市区有时会降至摄氏10℃以下,降雨量及降雨日数也较少;3月和4月是季节交替期,南中国沿岸吹东或东南风,气温及湿度上升;秋季(10-12月)是到澳门旅游的最理想季节。

当地节日:澳门特区无论中西节日都有庆祝活动。本地华人对于传统的民间节日非常重视,如农历新年、清明节、端午节、重阳节、中秋节、赛龙舟会等都热闹非常,其中尤以春节最为热闹。由除夕晚开始,至翌日凌晨时分,大批善信涌往妈阁庙还神及祈求来年顺景,庙内人声鼎沸,前往上香的市民又可在指定范围内鸣放炮竹烟花庆祝,到处洋溢着一片欢乐气氛。另外,一些与宗教、习俗有关的节日,例如“娘妈诞”、“醉龙醒狮大会”、“圣母花地玛出游”等也有庆祝活动,如在户外架搭临时戏棚,上演粤剧折子戏;教堂内举行宗教弥撒和圣像出游等,形形,充分表现了澳门中西文化相融的特色。

特色饮食:金钱饼、竹升面、葡国鸡、猪扒包、大菜糕、芝士蛋糕、水蟹粥、木糠布甸等。

上一篇:来自“战场”的报告 下一篇:电影中的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