孕早期空腹血糖值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评估与分析

时间:2022-09-29 12:37:43

孕早期空腹血糖值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价值评估与分析

[摘要] 目的 探讨在实施妊娠期糖尿病诊断过程中,分析孕早期空腹血糖监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该次实验研究观察组;同期随机选择健康孕妇80名作为该次实验研究对照组;针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孕妇妊娠每一时期空腹血糖值实施测定,通过对比空腹血糖水平、合并出现疾病的情况以及剖宫产孕妇例数等,以突出孕早期实施空腹血糖监测的临床价值。结果 在空腹血糖水平方面,两组孕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关键词] 孕早期;空腹血糖值;妊娠期糖尿病

[中图分类号] R587.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2-4062(2016)12(a)-0130-02

近年来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例数呈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对于此类孕妇存在较高概率出现妊娠期高血压疾病的情况,并且会对胚胎发育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因为母体内的胎儿吸收诸多能量,从而导致出现巨大儿的概率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进而导致阴道分娩难度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并且在完成分娩后,胎儿存在较高概率出现高胆红素血症以及出现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的情况,对此针对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临床选择有效方法实施疾病筛查表现出显著价值[1]。为了探讨于孕早期实施空腹血糖值测定对于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该文主要将该院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作为该次实验研究观察组,临床于孕早期对患者实施空腹血糖值测定,并同作为对照组的健康孕妇的空腹血糖值进行对比,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该院2014年8月―2016年8月收治的妊娠期糖尿病患者80例作为该次实验研究观察组;同期随机选择健康孕妇80例作为该次实验研究对照组;观察组(80例):孕妇的平均年龄为(27.29±2.13)岁;孕妇的平均孕次为(1.73±0.25)次;孕妇的平均产次为(1.22±0.19)次;对照组(80名):孕妇的平均年龄为(27.59±1.89)岁;孕妇的平均孕次为(1.79±0.52)次;孕妇的平均产次为(1.45±0.39)次;观察两组孕妇的平均年龄、平均孕次以及平均产次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针对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孕妇,在妊娠每一时期实施空腹静脉血采集,针对两组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展开临床检测,主要选择葡萄糖氧化酶法有效完成[2]。

1.3 观察指标

对于观察组以及对照组孕妇每一时期的空腹血糖水平进行观察对比,针对两组孕妇在妊娠阶段合并出现相关疾病的情况实施观察对比,针对两组孕妇临床选择的分娩方式以及新生儿相关表现进行对比。

1.4 统计方法

选择SPSS 17.0统计学软件完成所有孕妇检测资料数据的统计学分析,空腹血糖值等实施t检验,以(x±s)表示,合并出现疾病情r实施χ2检验,以%表示,当P

2 结果

2.1 空腹血糖值

对于观察组孕妇,在妊娠的1~13周,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为(4.63±0.26)mmol/L;在妊娠的14~28周,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为(4.92±0.25)mmol/L;在妊娠的29~36周,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为(5.45±0.63)mmol/L;对于对照组孕妇,在妊娠的1~13周,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为(4.37±0.19)mmol/L;在妊娠的14~28周,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为(4.39±0.29)mmol/L;在妊娠的29~36周,孕妇的空腹血糖水平为(4.36±0.33)mmol/L;在空腹血糖水平方面,两组孕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2 合并疾病情况

在观察组80例孕妇中,在妊娠阶段,合并患有妊娠高血压疾病孕妇8例,表现出胎盘早剥孕妇8例,表现出生殖系统感染孕妇10例,表现出胎膜早破孕妇6例,表现出胚胎发育异常或者死亡孕妇4例,合并出现相关疾病的孕妇36例(45.00%);在对照组80例孕妇中,在妊娠阶段,合并表现出胎膜早破的患者2例,合并表现出生殖系统感染的患者2例,合并出现相关疾病的孕妇4例(5.00%);在合并出现疾病方面,两组孕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3 分娩方式

在观察组80例孕妇中,临床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孕妇32例(40.00%),选择阴道分娩方式的孕妇48例(60.00%);在对照组80例孕妇中,临床选择剖宫产分娩方式的孕妇12例(15.00%),选择阴道分娩方式的孕妇68例(85.00%);在剖宫产率方面,两组孕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2.4 新生儿平均体重

观察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73±0.29)kg;对照组新生儿的平均体重为(3.16±0.19)kg;在新生儿平均体重方面,两组之间差异统计学意义(P

2.5 Apgar评分

对照组新生儿在出生5 min后,临床实施Apgar评分为(9.53±0.09)分;在出生10 min,临床实施Apgar评分为(9.89±0.11)分;观察组新生儿在出生5 min后,临床实施Apgar评分为(9.42±0.09)分;在出生10 min,临床实施Apgar评分为(9.73±0.09)分;在新生儿Apgar评分方面,两组孕妇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3 讨论

糖尿病作为一种代谢类疾病,近年来患者例数表现出逐渐增多的趋势,在此基础上,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的患者例数也逐渐增多[3]。孕妇在患有妊娠期糖尿病疾病后,对胎儿的健康发育会造成极为严重的威胁,分析产妇表现出早产、流产以及难产等系列情况同产妇自身的血糖水平均表现出一定的关系[4]。对于孕妇,如果其自身血糖水平较高,针对其胚胎内部糖酵解会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针对花生四烯酸具有的功能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此外针对胎儿所在的宫内环境会表现出一定程度的破坏,最终于临床表现出胎儿畸形的情况。在胎盘物质交换的影响下,母体血糖会发生转运,最终进入到胎儿的体内,从而导致胎儿的血糖水平有所升高,在血糖水平影响下,会对胎儿体内胰岛β细胞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最终表现出肥大以及增生的情况。当胎儿体内的胰岛素水平有所升高之后,会增加胎儿体内蛋白质的合成量以及脂肪的合成量,导致分解量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减少,最终使得胎儿出现了生长过度的现象,从而出现了巨大儿的情况[5]。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新生儿体重高于对照组新生儿体重尤为明显。此外,因为胎儿体内的胰岛素水平较高,从而导致胎儿耗氧量呈现出一定程度的增加,使得红细胞代偿性表现出一定程度增加,从而胎儿较易出现胎儿窘迫、高胆红素血症以及出现窒息的情况。此外,在胎儿Apgar评分方面,观察组低于对照组极为明显。患儿表现出巨大儿之后,会导致产妇临床实施阴道分娩难度有所增高,从而只能选择实施剖宫产完成分娩,从而导致观察组剖宫产概率高于对照组孕妇。在合并出现相关疾病方面,观察组疾病发生率高于对照组明显,对此临床需要做好诊断工作,对母婴安全做出有效保证。观察组产妇空腹血糖水平高于对照组尤为明显,从而表明临床对产妇于孕早期实施空腹血糖监测,对于妊娠糖尿病的出现可以进行有效预测。

C上所述,于孕早期对产妇实施空腹血糖测定,对于妊娠期糖尿病可以进行有效筛检,从而为疾病的临床诊断提供参考依据,为疾病的后续治疗奠定基础,从而有效避免母婴出现不良结局的情况,为母婴安全做出保证。

[参考文献]

[1] 蔡慧华,何援利,王雪峰,等.糖化血红蛋白联合空腹血糖检测在妊娠期糖尿病筛查中的应用价值[J].实用妇产科杂志,2014,30(3):205-208.

[2] 张丽红,王秋菊,曲永安,等.孕前空腹血糖、体质量指数对妊娠期糖尿病发生的预测价值[J].中华医学杂志,2015,95(33):2695-2697.

[3] 雷国勤,徐欢,黄畅晓,等.重庆地区孕妇 HbA1c及早中孕空腹血糖正常参考区间的建立以及联合诊断妊娠期糖尿病的临床价值[J].中华检验医学杂志,2016,39(6):413-417.

[4] 王成书,魏玉梅,杨慧霞,等.妊娠期糖尿病孕妇不同血糖指标异常与妊娠结局的关系[J].中华妇产科杂志,2013,48(12):899-902.

[5] 王秋菊,张丽红,齐峰,等.降低孕前空腹血糖受损诊断下限对妊娠期糖尿病风险评估的影响[J].中华内分泌代谢杂志,2016,32(6):475-479.

(收稿日期:2016-09-09)

上一篇:智慧旅游:现代敦煌的另一张名片 下一篇:外阴皮肤黏膜特征性改变预诊糖尿病40例临床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