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桃新品种“陇南755”的选育

时间:2022-09-29 11:44:51

核桃新品种“陇南755”的选育

摘 要:陇南755核桃是由中国林科院林业研究所奚声珂研究员1987年通过杂交组合提供的第一代优系穗条,编号为755。通过在甘肃省陇南市两当县、成县的选育,2008年通过陇南市科技成果鉴定,2010年通过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并定名为陇南755。该品种结果早,特丰产,果实9月上旬成熟,坚果壳面较光滑,缝合线平,核仁品质优良,耐瘠薄,栽培时选好园地,配好授粉树,高定干,采用疏散分层形树型,短截二次枝以控制结果外移,加强水肥管理和病虫害防治等。

关键词:核桃;陇南755;品种选育

中图分类号:S6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6997(2012)19-0046-02

为加快核桃产业发展,提高核桃生产的良种化程度,笔者按照核桃产业开发对良种的需求,组织县内科技人员,多方协作,组织课题组,从1987年开始到2008年,历时20年时间,完成了核桃755新品种的选育,2008年陇南市科技局组织专家进行了成果鉴定,2010年通过甘肃省林木良种审定,证号为:(甘林审)第023号,定名为陇南755。

1 选育经过

1.1 材料引进

1987年通过中国林科院奚声珂研究员从北京核桃资源圃中引进代号为755的核桃无性系接穗10条,在甘肃两当县陈梁林场10年生核桃树上高接成活4枝,第二年挂果36个,并采穗在苗圃地培育苗木,1989年将培育成活的2株嫁接苗定植到两当县香泉苗圃,并作为采穗母树培养,1990~1995年该苗圃共培育嫁接苗150株,其中100株定植到部省联营两当县核桃良种基地无性系测定林中,1995年成县引入5株,定植到陈院镇大垭村林果示范点核桃品种试验园中,由此被列为品系试验观察的选育材料,2001年参加全县良种核桃区域试验,以嫁接苗和高接换优进行多点示范,2006年和2007年奚声珂教授两次来成县考察,看了成县对该品系的研究资料和区域试验后,认为从1995年至今资料每年记载详细齐全,表示她已退休,755的选育工作成县继续进行,增取鉴定和审定,作为成县地方品种加以推广。

1.2 观察试验

该品系的早实性,丰产性表现最为突出,从1998年开始建立采穗圃,培育嫁接苗,1999年在全县川坝丘陵区、西部干旱区、南北二山沟谷区不同立地类型区设置试验点,进行生物学特性、生态学特点、抗逆性进行观察记载,掌握了不同区域的物候期,生长结果习性,栽培技术等,同时开展对比试验,总结了该品系的特征。

1.3 示范建园

结合试验观察结果,开展了示范建园。从2000年开始分别在川坝区的城关镇枣儿沟村、抛沙镇强坝村、王磨镇王坪村、陈院镇大垭村、沙坝镇杨坝村;山区的宋坪乡桂花村、镡河乡镡河村等不同类型区建立了该品系的示范园,面积133.33多hm2,展示该品系的早实特性、丰产特点、抗逆特性,探索总结栽培技术。

2 选育结果

2.1 植物学特征

陇南755核桃生长健壮、树姿半开张,树冠圆头形,幼树主干光滑灰褐色,发枝力强,分枝角度一般为60度左右,枝条粗壮,节间短,属短果枝类型,皮目小而密,无茸毛,羽状复叶,总长39 cm,小叶数9片,叶色深绿,叶尖微尖,叶全缘,雄花序浅绿细长,花粉量大,雌花羽状柱头,黄绿色,青果圆形,浅绿色,果点小而密,果面茸毛短密,坚果近圆形,果肩平,果面较光滑,缝合线紧密,果壳较薄,内褶壁退化,横隔膜膜质,核仁充实饱满,色泽浅黄,味香甜。

2.2 生长结果习性

陇南755核桃株型紧凑,6年生株高4 m,干周34 cm,冠幅3.1 m×2.9 m,短枝型,侧花芽座果率高,双果3果率高,6年生单株座果率387个,坚果纵径3.72 cm,横径3.57 cm,侧径3.44 cm,三径均值3.58 cm,平均单果重12.50 g,果壳厚度1.10 mm,出仁率56.5 %,6年生平均单株坚果产量4.14 kg,冠幅核仁产量331.50 g/m2,早期丰产性好。

2.3 物候期与抗逆性

陇南755核桃在成县3月下旬萌芽,4月上旬雌花开放,4月下旬雄花盛期,属雌先型,5月上旬抽生二次枝和二次花,7月上旬为种仁充实期,9月上旬果实成熟,10月中旬落叶。

陇南755核桃喜肥水,在水肥条件好的地方栽植,幼树生长旺盛,早实丰产特点突出,但在干旱瘠薄山地栽植和管理粗放的情况下,短果枝易干枯,树势早衰,在多雨条件下易感染细菌性黑斑病。

2.4 经济性状比较

陇南755核桃在川坝区栽植6年生树的生长量,与香玲、中林1号、辽核4号等早实型品种相比,各项指标基本相近。如单株平均高比辽核4号低10 cm,比香玲高30 cm;单株产量差异明显,陇南755核桃6年生树平均单株产量4.14 kg,比中林1号平均单株产量1.23 kg高出2.91 kg,比香玲平均单株产量2.38 kg高出1.76 kg,比辽核4号平均单株产量3.03 kg高出1.11 kg;陇南755核桃品系比中林1号、香玲和辽核4号分别增产236.5 %、74.8 %和35.3 %;在浅山丘陵区,陇南755与同树龄,相同栽培条件下的中林1号、香玲和辽核4号相比,平均单株结果数分别高出255个、219个和178个,丰产优势明显(见表1)。

2.5 综合评价

陇南755核桃树势健壮,结果枝短,树形紧凑,早实丰产特点明显,综合性状良好,喜水好肥,适宜在土、肥、水立地条件较好的地方成片建园,密植栽培。该品种为雌先型,雄花散粉期长,抗旱耐瘠薄性较差,在多雨条件下易感染细菌性黑斑病。

3 栽培技术要点

3.1 适宜范围

该核桃品系适宜北纬40°以南,全年无霜期180 d以上的地区栽植。

3.2 立地条件选择

适宜平原林粮间作和丘陵山地,梯田堰边,土层厚度在100 cm以上,土壤pH值6.5~8.5,地下水位1.50 m以上,排水良好的地方建园,栽植时挖100 cm×100 cm×100 cm的大坑,每穴施土杂肥20~30 kg,后栽植苗木。

3.3 栽植密度与方法

平地林粮间作,株行距6 m×5 m或6 m×6 m,栽植330株/hm2或300株/hm2,丘陵、山地梯田堰边株距6~8 m,行距以梯田宽度为限,宽者为8~10 m,栽195~270株/hm2。

栽植时可选用1~2年生的嫁接苗或经过初选的顶芽饱满的1~2年生实生苗,以保持树干的直立生长,栽后刨直径1.00 m的树盘,灌水后,树盘内覆盖地膜或干草以保持水分。

3.4 土壤管理

新栽植的树到5月下旬至6月上旬施一次复合肥,每株50~100 g,开放射沟4~5条,深10~20 cm,施肥料后拌土覆盖、灌水,第二次可在7月上旬至7月下旬方法同前,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施土杂肥20~30 kg/株,以后随树龄增长施肥量逐年增加。

4 定干与修剪

定干高度70~80 cm,整形采用主干疏层形,第一层选留3~4个主枝,第二层2~3个主枝,第三层1~2个主层,层间距1.20 m左右,幼树主枝剪留60~70 cm,进入结果期及时回缩更新结果枝。

上一篇:走进玉石村皮勒 下一篇:铅笔俱乐部开创歌剧式童装大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