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刺阿是穴治疗牙痛等6则

时间:2022-09-29 11:08:15

单刺阿是穴治疗牙痛

治法:穴取痛牙对侧第2,3掌指关节间,即握拳第2,3指间缝纹端,压痛最明显处。操作:患者端坐,对侧手臂放在治疗床上,屈肘握拳,医者先用押手按压第2、3掌指关节间,找出最敏感的一点,皮肤常规消毒后,选用28~32号,0.5~1寸毫针,快速进针,行捻转强刺激泻法,使针感传至病痛之所,以患者能耐受为度,每隔5分钟行针1次,留针30分钟,视疼痛程度,每日可针刺1~2次。

结果:治疗50例,针刺1次疼痛消失者24例,针刺2次疼痛消失者23例,针刺3次后疼痛消失者3例。其中5例患者伴牙周脓肿,配合三棱针局部点刺放血;4例伴有龋齿、残牙及蛀牙者,疼痛消除后转入口腔科治疗。

体会:此穴为手阳明大肠经脉临近之处,根据经络学说,手足阳明经脉分别入上下齿,经脉所过,主治所及。取对侧穴位针刺,则是依照左病右取的原则。通过强刺激,可住痛移疼,进而达到解除牙痛的目的。

甘肃741400 清水县中医院 任爱民(收稿日期:1999-04-21,齐淑兰发稿)

穴位注射治疗急性牙痛

治法:取下关穴,一侧牙痛取本侧穴,双侧牙痛取双侧穴,常规皮肤消毒,用5ml一次性注射器,抽取2%利多卡因1ml,地塞米松注射液1ml(5mg),此为一个穴位药量,垂直刺入患侧下关穴,感觉麻、憋、胀后,抽无回血时,缓慢注入药液,针尖偏向前上(颧方向),每日注射1次。

结果:治疗急性牙痛30例,病程最短2天,最长7天。其中上牙痛为主12例,下牙痛为主18例;急性牙髓炎5例,急性牙周病及急性冠周炎25例。30例中治愈(疼痛消失)21例,其中注射1次痊愈10例,注射2次痊愈11例;显效(疼痛基本消失,或有轻微疼痛)7例;无效(注射3次,疼痛仍无改善)2例,总有效率93.3%。

体会:下关穴深层有下颌神经分支,主要分支为下牙槽神经,另有蝶腭神经节,若针头偏向颧方向,则有上颌神经分支,注射时注意深度要达3cm左右或更深,效果才佳。2例无效者,均为上牙切牙及前磨牙疼痛,从解剖学上考虑,可能是穴位距离上颌神经分支上牙槽神经的前、中支较远之故。另外,有结核病及胃、十二指肠溃疡病患者慎用地塞米松注射液。

山西030800 晋中地区第二人民医院邢守平 安改香(收稿日期:1999-11-01,齐淑兰发稿)

单刺牙痛灵穴治疗牙痛

取穴:牙痛灵(手背第三、四掌间掌关节后5分处)。

方法:轻者取患侧,重者取双侧。用26号2寸针灸针,穴位消毒后,针尖斜向上刺,进针5~8分后,用强烈捻转或提插手法,留针15分钟,每5分钟加强手法1次。

结果:本组100例中,病程最短2小时,最长3天。痊愈89例,显效11例,无效0例,有效率100%。治疗次数最少1次,最多2~3次。

体会:牙痛灵穴为经外奇穴,也是经验效穴,针刺可疏散风热,清胃降火止痛,故效果显著。

山东276003 临沂农校卫生所 刘兰瑛(收稿日期:1999-01-11,齐淑兰发稿)

埋针加外敷治疗牙痛

耳穴埋针取穴:用火柴棒头在耳穴部位找准最佳敏感压痛点。若一侧牙痛则针患侧耳穴,双侧牙痛可同时针双侧耳穴。用镊子夹取一枚颗粒型皮内针,沿皮下将针刺入皮内,然后用一小块胶布固定。嘱患者每日用手按揉10余次或痛时按揉,以达到行针之目的,48小时后去掉胶布与皮内针。

外敷经渠穴,用去皮大蒜50g,轻粉3g捣成糊状,用青霉素瓶铝盖填满上述药物,敷在患侧经渠穴上,同时用胶布固定30分钟左右,局部灼疼不可忍时,去掉药物,局部可见起一水泡,用消毒针刺破水泡使液体流出,胶布包扎或用龙胆紫涂抹也可。

结果:治疗95例,一次治愈(牙痛消失,1年内无复发)90例,其余5例无效。无效者中,1例对胶布过敏,2例为三叉神经痛,2例为牙髓神经炎。

讨论:经渠穴为手太阴肺经穴,本经与手阳明大肠经互为表里,用大蒜外敷起到行气活血、泻火解毒作用;加之埋针不断鼓舞经气,驱邪外出。两法结合,收效迅速。

河南476412 夏邑县骆集乡北孙庄白癜风治疗中心孙红庆(收稿日期:1999-12-13,齐淑兰发稿)

针刺配合咬牙治疗牙痛

取穴:患侧外关、合谷,双侧内庭穴。操作:外关、合谷2穴均用28号1.5寸毫针直刺1~1.3寸,捻转提插强刺激,使针感缓缓上行直达病灶处。双内庭用28号1寸毫针刺入0.5~0.8寸,行捻转提插手法。诸穴得气后,每10分钟行针1次,留针期间让患者不时用力咬牙,待疼痛消失或减轻时再行针1次后起针。多数患者30分钟可达止痛目的。每日1次,连续5天为1疗程。

结果:治疗157例,经2~5次治疗后,138例痊愈(牙痛完全消失,进食生冷硬食无任何不适感);19例好转(牙痛消失,进食生冷硬食稍有不适感)。全部有效。在治疗过程中,81%的患者反映30分钟疼痛减轻或消失,19%的患者反映10分钟疼痛减轻或消失,半年后随访,无1例复发。 体会:牙痛有虚实之分,实痛多因胃肠积热引起,虚痛多因虚火上炎所致。外关为三焦经络穴,又通于维系全身之阳的阳维脉,故为治牙痛主穴。手足阳明经脉分别循上下齿中,故配用大肠经原穴合谷、胃经荥穴内庭,加之针中做功能锻炼,诸法合用,共奏清解胃肠之热、调气降火之功。

山东250213 章丘市党家镇苏官村针灸治疗室苏兆敦(收稿日期:1999-11-07,齐淑兰发稿)

穴位贴药治疗龋性牙痛

方法:药物取生野棉花茎切细备用,取健侧龙玄穴(列缺穴上静脉发紫处),双侧龋齿取双侧穴位。在龙玄穴上垫2~3层火纸或4~6层餐巾纸,将上药适量放于纸上,对准穴位后加压包扎,每日1次,3日一疗程。

结果:治疗500例,临床治愈(牙痛消失,病灶牙无明显叩痛,牙龈无红肿,随访2年无复发)445例,其中1次治愈280例,2次治愈80例,3次治愈85例;显效(牙痛消失,1年内复发)40例,其中3~6个月复发14例,7~12个月复发26例;无效(自觉症状无改善或1周内复发)15例,其中治疗前后无变化11例,痛止后1周内复发4例。

体会:龙玄穴,主治风、火、虫牙痛(见于《针灸大成》)。野棉花,性味辛温,有毒,入胃脾肺经,止痛力尤强,外用治风火虫牙痛。穴位贴敷使药物的有效成分通过皮肤吸收,加上药物刺激穴位而疏通经脉、调和气血而获效。

湖北445706 来凤县大河镇两河卫生所 向班贵(收稿日期:1999-06-02,齐淑兰发稿)

外耳道内刺激点治疗牙痛

刺激点:一侧牙痛在同侧外耳道内,两侧牙痛在双侧或症状重的一侧外耳道内,用火柴头压迫寻找压痛最明显的位置为刺激点,一般位于外耳道前壁中、内段。

方法:选形状完整圆钝的火柴头在刺激点区域持续压迫10分钟,被压部位感到疼痛,但能忍受,勿将外耳道压伤。每日3~5次,初次由医者操作,以后可由患者自己操作,根据病情轻重缓急治疗3~5天,一般急性痛3天,慢性痛5天,可对原发病作一些中西医针对治疗,如使用抗生素、进行冲洗等,但均不采用任何止痛药物。

结果:治疗70例,痊愈(疼痛完全消失)56例,占80%;显效(疼痛减轻80%以上)14例,占20%;总有效率100%。全部病例均经1次治疗,当时疼痛即缓解50%以上。

体会:压刺激点治疗牙痛,简单易行,可用于牙周组织、齿本身、齿槽各种原因所致的急、慢性疼痛。操作时注意不伤及鼓膜,一般无危险,除极少数外耳道刺激区域局部有外伤、感染等情况不能进行外,几乎无禁忌症,患者容易接受,无副作用,可反复进行。

四川610092 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公司医院徐帮新(收稿日期:1999-08-07,齐淑兰发稿)

上一篇:复方丹参穴位注射治疗慢性湿疹40例 下一篇:针刺治疗中风舌本病--假性球临床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