刍议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影响因素

时间:2022-09-29 10:59:49

刍议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影响因素

【摘要】网络信息资源特殊性对共享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信息的无序性、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开放性与信息资源质量差异性、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大和资源稳定性差、网络信息资源受计算机网络载体影响大、信息用户影响及其他影响等。

【关键词】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效率

1.网络信息资源共享内涵

在探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之前,我们应首先明确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目前关于关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含义还没有统一的论述,纵览近年来国内有关网络信息资源的研究论述,归纳起来主要有两种。一是狭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就是指文献资源或者数据资源,或者各种媒介信息的集合,包括文字、声像、印刷品、电子信息、数据库等,这些都是限于信息本身属性的讨论;二是广义的理解,认为信息资源是信息活动中各种要素的总和。这既包含信息本身属性,也包含了信息相关的人员、设备技术和资金等各种资源。

作为信息经济时代的产物,网络信息资源也称虚拟信息资源,国内图书情报领域的著名学者刘嘉把它定义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黄纯元则提出:网络信息资源是通过因特网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吉林大学资深教授毕强则认为: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储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信介质上的,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信方式进行传递的信息内容的集合。不难看出,对于网络信息资源,从字面可以理解为“通过计算机网络可以利用的各种信息资源的总和”;从目的上看是“为了提高信息系统效率从而实现资源共享而采用计算机网络整理、传递、获取的各种信息”;在范围上不仅包括因特网上的各种资源,也包括各种局域网、地域网和广域网上的信息资源。笔者认为,网络信息资源是指通过通信网络、计算机或其他电子终端设备再现出来的,以电子数据形式存储在光、磁等介质上的所有信息。

20世纪90年代中期以后,信息资源共享逐渐成为国内信息领域的一个研究重点,信息资源共享也随之成为一个业内外广泛流行的专业术语。对信息资源共享的研究主要集中“共建、共知、共享”三个重要方面。以当前对信息资源共享研究较为深入的图书情报领域为例,其内涵为:在自愿、平等、互惠基础上,通过建立信息服务机构之间的各种合作、协作、协调关系,利用各种技术手段、方法和途径,共同建设、揭示和利用信息资源,依靠集团的力量共同满足用户信息需求的全部信息交流活动。

最初的信息资源共享模式—语言交流,始于人类利用肢体动作、原始刻画、结绳记事及简单言语等信息符号进行的相互间的信息交流。其形式是把自己知道的事告诉别人,或从别人那了解自己想知道的事;其本质是实现了信息的双向无障碍流动也即信息最大化共享。鉴于此,信息资源共享的目的应是,最大程度地消除信息不对称现象,通过建立通畅的信息交流环境,保证任何人、任何时间、在任何地点可以用任何方式获得自己需要的任何信息,最终实现信息的无障碍自然流动。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特殊信息资源,具有很多自身的独特性,而且在整个信息资源中占的比重也越来越大,对社会的发展和进步起着不可忽视的作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是指,以信息资源生产者、加工者、服务者的主观意愿为基础,以成熟的网络存储、平台技术为支撑,以信息资源的内容属性为流动动力,实现跨时空的最大范围内的信息资源的开发和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共享不仅是一种信息资源生产者、加工者、服务者与用户之间的单向共享,而是随着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呈现出一种多向、多样的互动共享模式。

2.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效率

2.1 信息资源共享效率

因为信息资源具有稀缺性,所以在信息资源共享过程中,就会出现对信息资源利用效果的不同,而最终导致了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产生。在实践中,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如何,通常是根据信息资源的配置效率来衡量的。

有效率的信息资源配置自然会提升信息资源的利用效果即信息资源共享效率。那么何为有效率的信息资源配置呢?具体说来,就是使信息资源共享达到了帕累托最优,也即在现有的技术和资源条件下,无论对信息资源配置格局做任何改变,都不可能使任何一个人的处境变好,除非至少使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好。或者说,当信息资源配置已经达到有效率状态时,在不损害某个人利益是任何另一个人的处境变坏。或者说,当信息资源配置已经达到有效率状态时在不损害任何一个人满足程度的情况下已无法使任何一个人的满足感增加。在这个时候,从整个社会角度来看,社会经济福利不再因某种努力而增长,信息资源共享处于有效率状态。

2.2 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效率影响

Internet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用户最多、影响最广的网络互联系统,它的出现引发了新的信息革命,它向社会方方面面的渗透,使得科学研究、教育、金融、贸易、娱乐等的概念、内容、形式、方法、手段、渠道正在发生变化,显示出巨大的影响。网络信息资源是指以数字化的形式记录的,以多媒体形式表达的,存贮在网络计算机磁介质、光介质以及各类通讯介质上,并通过计算机网络通讯方式传递的信息内容的集合。网络信息资源丰富,在Internet上贮存着大量有价值的信息资源,例如,世界著名千余个数据库加入了Internet,报刊网络版已达万余种,国内也有万余种期刊上网,国际学术网有全球几千多个图书馆的书目信息、信息中心的文献资源;网络信息传递取用快捷,可通过下载、电子邮件、传真等方式迅速方便地获取网络信息,打破了地理空间的限制。因此,网络资源具有了更为广泛的共享性,对于Internet上的信息资源,全球用户可随时随地访问,使得网络资源得到最大限度的利用。

网络信息资源作为一种正在崛起的新资源,同传统的信息资源相比具有一些特殊的性质。基于此,对网络信息资源共享效率的研究,必须在传统信息共享效率分析的基础之上,注意网络信息资源特殊性对共享效率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信息的无序性。网络信息资源种类多,内容丰富,个人、企业、学校以及团体都可以在网络上信息,因此,可以说网络上信息不计其数,基本上涵盖了人类知识的各个领域。人类创造的大量知识成果分布在不同的语种、不同的历史时期、不同的出版物类型和不同的载体中。信息的类型也多种多样,既有数据库、软件资源,也有丰富的电子出版物及动态信息。所有这些都显示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使信息用户对眼花缭乱的信息无所适从,增大了网络信息资源合理选择的难度,使信息资源共享打了折扣。

(2)网络信息资源具有开放性与信息资源质量差异性。信息的网络化使知识信息在更高的程度上实现了全社会的共享,但由于每个信息服务的网络信息中心和知识中心无统一管理,网络信息具有很大的自由性和随意性,任何团体和个人都可以随时随地在互联网上信息,使得网络信息的质量难以控制,其可靠性、权威性和利用价值受到质疑,信息的重复和污染严重,这都加重了分析、筛选网络信息资源的负担和难度。

(3)网络信息资源数量大和资源稳定性差。网络信息资源极不稳定,时时处于不断更新和变换之中,没有规律可循。各个网站的出现、改名与消失随时都有发生,即使是长期存在的网站也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更新内容和软件,这种网站及其内容的动态性导致了信息资源的不稳定性,不利于信息资源的长期保存,这更给网络信息资源的分析和管理增加了难度。

(4)网络信息资源受计算机网络载体影响大。一方面是网络硬件建设的影响。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普遍应用必须依靠强大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资源共享的前提建立在共享网络建设的基础之上。但是,通讯费、信息费、入网费、设备费等众多的费用,使各地区、各用户在网络硬件的配置上存在很大的差异,容易造成计算机信息网络在运行过程中由于路窄、人多、入口少,而出现的通路不畅或不能进入的现象。目前,有些网络的节点拥有较多的拨号上网用户,拥挤的结果造成用户难以及时上网获取所需信息。这就降低了信息传递速度、减少了单位时间的信息获取量,从而提高了信息成本、降低了信息的使用价值,客观上对网上信息的共享形成障碍。另一方面是信息软件工具的影响,表现在系统是否兼容、信息浏览软件版本的高低、信息交互平台的建设等等,经常会遇到交互界面不友好,链接不可达,信息下载后无法使用等现象,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信息共享的效率。

(5)信息用户影响共享效率。①心理和观念障碍。现代通讯技术和网络技术的发展,形成了一个崭新的网络信息世界,给人们的生产、生活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影响,但由于网络信息的分散性和无序性,信息的质量难以控制,信息的可靠性、权威性和利用价值受到质疑,甚至使一些人对网络产生了恐惧心理。另外,一些行业如图书馆,传统的服务方式在人们的头脑里依然根深蒂固,相当一部分人还存在着依赖别人为自己服务的惰性。也在一定程度上阻碍了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②信息用户能力障碍。网上信息用户由于年龄结构、知识结构和专业结构的差异,信息能力尚不理想。一些年龄偏大的用户对新技术的应用能力差,人机对话困难,获取网上信息受阻;而一些有一定技术能力的年轻用户,信息选择能力也比较有限且易受庞杂信息的干扰,难以获得最有价值的信息。③自然语言和文化环境障碍。语言障碍是世界各国在信息交流过程中所面临的共同问题。在网络环境下,英语作为地理分布最广、传播范围最大的世界性媒体语言和科学技术先导语言的地位日益明确,尤其在计算机、通信技术和科学系统中,英语的主导地位尤为突出。对大多数非英语母语且英语水平又差的人来说,自然语言已成为共享网络信息资源的严重障碍。网络文化环境虽然对传统的文化环境形成了巨大的冲击,但绝对不能脱离传统的文化环境而存在,所以,网络信息资源的共享必然受到价值观念、生活习惯、文化氛围以及社会发展阶段等文化环境因素的影响。

(6)其他影响。还有一些其他因素,比如知识产权制度,在一定程度上也影响了网络信息的充分利用,但可以通过一定的法律手续,或是征得知识产权所有人同意,或是交纳一定的费用来求得解决。此外,还有政治因素,比如有些国家为了保密,或是由于政治、外交、经济等多方面的原因对网络信息交流进行控制。

参考文献

[1]王健.信息经济学[M].中国农业出版社,2008(11).

[2]赵锦棻,吕先竞,李勇.四川省高校文献信息资源保障体系建设与实践[M].四川大学出版社,2008(11).

[3]华薇娜.网络学术信息资源检索与利用[M].国防工业出版社,2002,12.

作者简介:徐翔鹏(1981—),男,山东莱阳人,硕士,馆员,研究方向:信息服务。

上一篇:浅谈数字广播电视信号移动接收技术 下一篇:嵌入式操作系统的发展现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