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病人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时间:2022-09-29 07:59:12

厄贝沙坦对高血压病病人胰岛素抵抗的影响

摘要:目的:研究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厄贝沙坦降压的同时对胰岛素抵抗(IR)的影响。方法:入选门诊及住院收冶的非肥胖的(1~3)级高血压病病人112例,入选病例依就诊顺序随机分力厄贝沙坦组、心痛定组,另选择健康体检者作为正常对照组,观察治疗前后血压、空腹血糖、空腹胰岛素,计算胰岛素作用指数(IAI)。结果厄贝沙坦组及心痛定组治疗后,血压均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

关键词:厄贝沙坦;高血压病;胰岛素抵抗

中图分类号:R544.1 R255.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2-1349(2007)09-0870-02

胰岛素抵抗(IR)和继发于IR的高胰岛素血症是高血压病的独立危险因素,是高血压病发生的重要机制之一。近年来,高血压病和IR的关系受到人们的普遍关注,控制血压的同时改善IR是降低高血压病并发症的关键。以往的研究多数认为,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可改善IR,β受体阻滞剂、噻嗪类利尿剂可加重IR,而α受体阻滞剂、钙拮抗剂对IR无影响。对血管紧张素Ⅱ受体阻滞剂(ARB)对IR的研究甚少。本文旨在探讨ARB厄贝沙坦降压的同时对IR的影响。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病例选自2005年7月-2006年7月本院门诊及住院收治的非肥胖的(1~3)级高血压病病人112例,男58例,女54例,年龄35岁~76岁(54 5岁±7 8岁)。均符合1999年WHO/ISH高血压病治疗指南规定的诊断标准,经体检及有关检查除外继发性高血压病、糖尿病、冠心病、肝肾功能不全等合并症。入选病例依就诊顺序随机分组,其中厄贝沙坦组57例,心痛定组55例。另选择健康体检者52名作为正常对照组,男24名,女28名,年龄39岁~68岁(52、3岁±8、4岁)。高血压病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除血压外,年龄、性别、体重指数无统计学意义。

1.2 方法:人选病例112例,均停用一切降压药物2周,厄贝沙坦组服用厄贝沙坦(江苏恒瑞生产)每次150 mg~300 mg,1次/日;心痛定组服用心痛定每次10mg~20mg,2次/日或3次/日,剂量依降压效果而定,总疗程为6个月。

1.3 观察指标及检测方法

1.3.1 血压:所有人选者于开始治疗当天及治疗结束时取坐位,休息15 min以上,用台式血压计测量右上肢肱动脉血压3次,取其平均值。

1.3.2 空腹血糖(FPG)及空腹胰岛素(Fins)测定,血糖测定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胰岛素测定采用放免法,试剂盒由3V公司提供。胰岛素敏感指数采用1993年我国李光伟教授提出的胰岛素作用指数(IAI)=1/FPG×Fins,计算时取其自然对数。1 4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应用SAS软件包,采用t检验,以P<0.05为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论

IR是指胰岛素(INS)敏感组织和细胞如肝脏、骨骼肌、脂肪细胞等对INS介导的葡萄糖摄取和利用效能降低的一种病理生理状态。到目前为止,IR测定的“金标准”一般认为是高胰岛素正常血糖钳夹试验(简称钳夹法)“,因其昂贵费时,国内很少应用,应用较多的是IAI,国外称为Bennett指数,因其与钳夹法相比有良好的相关性而广泛应用。本研究即选用IAI评价IR。IR与高血压关系密切,IR与高血压的联系具有很大可变性,在非肥胖人群多显著相关,故本次选择非肥胖人群,在控制血压的同时改善IR是降低高血压病并发症、改善预后的关键。ACEI尤其是卡托普利可改善IR,噻嗪类利尿剂、口受体阻滞剂可加重IR,而钙拈抗剂对IR无影响。有关ARB能否改善IR的研究甚少,结果也不一致。Hennksen等报道不能显著改善IR,而又有报道认为能使高血压病病人INS敏感性恢复到正常高血压组水平。在LIFE,VALUE,CHARM研究中均观察到ARB降低新发糖尿病的发生率。国内亦见ARB改善IR的报道。ARB降压同时对IR的影响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本文选择对IR无影响的钙拮抗剂心痛定及正常人群为对照,旨在探讨ARB厄贝沙坦降压的同时对IR的影响。结果显示治疗6个月后,厄贝沙坦组较治疗前、较心痛定组及正常对照组,胰岛素水平降低,IAI明显改善,提示厄贝沙坦降压治疗的同时可改善IR,与文献报道结果一致。考虑其机制至少部分是因为骨骼肌葡萄糖转运增强所致,而且长期服用ARB对骨骼肌葡萄糖转运的作用与GluT4表达增强相关。Shmchi等进一步证实,缬沙坦治疗糖尿病(DM)的KK-AY小鼠增强了INS信号级联反应,进而促进GluT4膜转位,并降低了骨骼肌内肿瘤坏死因子(TNF-α)表达及超氧阴离子的产生,从而增强了葡萄糖的吸收与INS敏感性。一种特殊的ARB(泰米沙坦)还能激活PPAR-γ,促进PPAR-γ依赖的脂肪细胞分化,进而改善INS敏感性。ARB降压的同时对IR的影响已引起临床工作者的关注,随着临床研究的不断深入,ARB已为越来越多的心血管、内分泌学者接受,并成为高血压病病人尤其合并糖代谢异常的高血压病人治疗的一线药物。

上一篇:曲美他嗪联合美托洛尔对不稳定型心绞痛病人心... 下一篇:早期强化调脂治疗对急性冠脉综合征的疗效及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