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职电类专业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时间:2022-09-29 07:54:59

中职电类专业项目式教学的实践与思考

摘要:项目式教学法是能够体现职业教育教学特色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教学方式,但目前很多项目式教学活动并没有真正体现其教学的精华,文章在对比项目式教学法和其他教学法的基础上,阐述了中职电类专业实行项目式教学的优势。

关键词:中等职业教育;电类专业;项目教学法;思考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0568(2013)02-0011-02

项目教学法起源于美国,盛行于德国,尤其适合于职业教育,是一种教和学互动的模式,以知识和能力的培养为最高目标。项目式教学法有严格的操作实施步骤:确定项目、准备阶段、项目实施(单独、小组)、项目展示、项目评价、归档或结果应用,具体内容不再赘述。只有正确理解项目式教学法,才能为项目式教学的开展做好铺垫工作。

一、项目式教学法与其他教学法的比较分析

很多讲座、论文、说课经常这样提到:项目式教学法是在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实施理实一体化教学最有效的方法之一,或项目教学法是在理实一体化教学中应用的一种新的教学理念。笔者认为,这种观点从语法上来讲是正确的,但从逻辑上来说却存在问题。项目式教学法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同属行为导向教学法,如引导文法、脑风暴、角色扮演法、任务设计法等,不存在从属或包含关系。而项目式、理实一体化、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电类教学中经常用到,使用者更应该清楚。

1.项目式学法与理实一体化教学法的比较。二者同属行为导向教学法。项目教学法是一种教学互动的模式,师生通过共同实施一个完整的“项目”而展开教学活动,是一种人人参与“真刀实枪”的演练,注重的不是最终结果,而是完成项目的过程,并在这个过程中让学生积极学习、自主建构知识体系。从具体实施操作步骤的特点来看,并非适用于所有课程。理实一体化教学法打破理论课、实验课和实训课界限,将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生产、技术服务融于一体,教学环节相对集中,由1位教师主讲,1至2位实训教师进行辅助,教学场所直接安排在实验室或实训车间。为完成某个教学目标和教学任务,师生双方边教、边学、边做,理论和实践交替进行,直观和抽象交错出现,没有固定的先实后理或先理后实,而是理中有实,实中有理。突出学生动手能力和专业技能的培养,充分调动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适合理实一体化的课程通常具备理论性强、课程内容较为抽象、不进行实验、不易于理解的特性,这些因素的限制决定了该教学法并非适用所有课程。

中职《电工基础》和《电子线路》这两门专业基础课恰好都具有理论性强、比较抽象、学生难以理解的特点,恰当选择其中之一都能很好地解决问题。例如,在《电工基础》第十一章“变压器”的教学中,如果按照变压器的理论知识,单相变压器实验的认识规律采用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可以达成教学目标。倘若采用项目式教学,就必须设计一个课题,如《小型变压器的制作》,并按照其实施要领逐步实施。再如,第三章第四节戴维宁定理,该部分内容具有很强的理论性和实验性,选不出具体、完整、有价值的项目去实施就不能采用项目式教学,而理实一体化教学就能很好地解决。因此,选择教学法一定要考虑知识的内容和结构,再结合其他情况,或许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2.项目式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比较,如上表。可见,二者在理论基础和评价指标上大体一致,而在培养目标的侧重点、设计特点、实施特点、教师作用等指标方面有较大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项目教学法的侧重点为关键能力的培养,而在项目设计上要求学生能够解决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这两点是项目教学法与任务驱动教学法的最重要的区别;在实施的过程中,项目教学法能够体现以项目为本位、以学生为主体的重要特征。此外,在教师的作用方面,“项目”的设计明显比“任务”难得多。公开教学、说课一般为1课时,很难系统地发挥项目教学的优势。而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则可以充分展示教师授课的艺术,避免项目教学形似而神不似或断章取义的现象。

二、如何发挥项目式教学法的优势

传统教学法之所以被长期运用,是因为它具有以下优势:一是对知识的阐述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二是知识点相对集中,便于学生分步学习和掌握;三是对知识的讲述比较全面、系统,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程的脉络和重点,有利于课后自我总结和复习。而项目式教学法具有实践性、目标明确、自主性、发展性、综合性、开放性、评价的特点。这两种教学法的优势形成了互补。

教学过程中应取长补短,采用复合型的教学方式。正所谓“教无定法”,只有符合学生认识规律,有利于学生对知识、技能提高的教学法,才能取得最佳的教学效果,才能培养出可持续发展的一线技能型人才。

参考文献:

[1]姜大源.关于职业教育课程体系的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3,(5).

[2]豆玉杰等.项目教学法在《电子技术》教学中的应用[J].河南教育(高校版),2007,(8).

[3]马建富.职业教育学[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

上一篇:合理创设情境,增效数学课堂 下一篇: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实践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