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导学卡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时间:2022-09-29 07:19:34

“135互动课堂教学模式教学”中导学卡编写中存在的问题与误区

编写导学卡时发现的问题。

1、如何设计好“导学卡”,是学生“愿学”、“乐学”和“会学”的基础,也是提高学案导学课堂效率的首要问题。因此,“导学卡”设计要做到“一个中心”、“两有”和“三性”。

“一个中心”指以学生的“学”为中心,促进学生自主学习。

“两有”指教师在设计导学卡时要做到“心中有人,心中有纲”。“心中有人”指要充分了解学生认知水平和已有的知识基础,充分考虑学案怎样导学生学,如何做到因材施教;“心中有纲”指要以课标为纲,以教材为依据,要做到目标明确,重点突出,难点分散,方法得当,层次分明。

“三性”指设计的导学卡必须具有一定的探索性、科学性和主导性,探索性是指导学卡设计的问题能够激发学生强烈的学习欲望,学生通过阅读教材,查阅资料、实验操作、合作交流等学习活动,能够真正解决的问题。科学性指导学卡设计的问题要科学,既要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有一定的层次和梯度,做到循序渐进,循循善诱,使学生认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看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不深不透也不行;又要符合学科性质和教学目标的要求。主导性指导学卡的设计虽然强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但并不是放任自流,而是在教师主导下的有效学习,特别是注重对学习困难学生的指导和辅导,使每一个学生体验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一个学生学有所得,最大限度的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存在的误区

误区一:导学卡编写教案化

教案的着眼点在与教师讲什么和如何讲,它是以教师为中心,强调的是“教”;学案的着眼点则在于学生学什么和如何学,它是以学生为中心,强调的是“学”。导学卡要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常规思维局限,有利于挖掘学生的潜能,有利于学生发现问题。

误区二;导学卡编写作业化

习题只是导学卡的一个组成部分,有些教师在设计“导学卡”时只是把教材内容简单的编成一个个的习题。如果按这样的“导学卡”进行教学,必定会造成学生去抄课本,简单机械的寻找答案,整堂课就成了师生对答案的过程,根本无法实现学生探究的过程。所以学案绝不是额外的家庭作业,从而加重学生的负担。

误区三:导学卡编写的共性化

导学卡的编写要让优等生看到挑战,中等生看到激励,学困生看到鼓励。要让每一个学生能参与并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独立学习的自信心,使每一位学生都有一个积极健康的学习心态。

误区四:导学卡编写的“好高骛远”

导学卡的编写要遵循循序渐进的原则,问题的设计要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学习目标不能过高。编写学案必须根据学生现有的认知水平和认知能力,注意各知识点的把握层次。

上一篇:多媒体应用下的思想政治课教学 下一篇:浅谈局域网常见问题的分析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