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例先兆流产住院患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时间:2022-09-29 05:31:38

80例先兆流产住院患者的回顾性临床分析

摘要:目的 回顾性分析先兆流产住院患者的临床特点。方法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住院患者80例,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探讨先兆流产的发病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结果 25~34岁是先兆流产发病的主要年龄阶段;情志因素则是导致先兆流产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加剧病情的重要因素;孕期过度劳累也是导致先兆流产的主要原因之一;自然流产史则会增加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实验室检查发现先兆流产和内科疾病没有明显联系,但是和过往频繁流产史、生殖器炎症有明显关系;现阶段常用的安胎方法主要为中药制剂配合维生素E、叶酸、HCG、黄体酮和止血三联治疗。结论 在防治先兆流产时,应该提倡适龄婚育,怀孕前要尽可能延长距离上次流产的时间,对宫腔手术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如果孕妇有既往先兆流产病史,则应及时对流产的再次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当发生先兆流产时应及时给予治疗,同时要加强营养、情志顺畅、增强自身体质、不能过度劳累,中西医综合疗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关键词:先兆流产;临床特点

先兆流产为妊娠28周前发生阴道少量流血,一般为血性白带或者暗红色,并没排出妊娠物,之后发生阵发性腰背痛或者下腹痛[1]。临床中根据患者的临床症状、病史、实验室检查和体格检查即可对先兆流产有效诊断,但是临床中有效预防和治疗依然是临床医务工作人员需要关注和重视的问题[2]。本研究探讨了先兆流产的发病规律,并提出有效的预防措施和治疗方法。

1 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住院患者80例,患者均存在停经史或者伴有一定程度的早孕反应;少量阴道出血,并伴有轻微的腰酸腹痛或者小腹坠痛,或者仅存在阴道少量流血,并没有显著的腰酸腹痛;实验室检查血清或者尿妊娠免疫试验为阳性;基础体温测定发现保持黄体期水平连续>20 d;妇科检查发现患者宫颈口未开,怀孕周数和子宫大小相符;B超检查发现患者宫内妊娠,存在胚芽和孕囊,或者存在原始心管搏动,怀孕周数和子宫大小相符。中医诊断标准为妊娠早期发生下腹痛、腰酸、少量阴道流血或者小腹下坠,具备其中一项则诊断为先兆流产。

1.2方法 通过科室病案登记薄对我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先兆流产住院患者的病历资料进行收集,并进行有序整理,同时对原始病历进行查阅。建立先兆流产住院患者数据库,为患者建立一般资料、住院登记、治疗和实验室检查等工作簿,对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统计记录,主要包括患者的年龄、姓名、民族、职业、孕产次、住院时间、发病年龄、病程、停经史、月经史、首次发病的原因、并发症等;实验室检查项目包括B超、肾功能、肝功能、血尿粪常规、血β-HCG、孕酮以及凝血检查等;治疗主要为相关的用药情况等。

1.3疗效判断标准 显效;患者阴道停止出血,腰腹疼痛显著改善,B超检查胚胎发育正常,孕周和子宫大小相符;有效:患者阴道停止出血,临床症状有一定改善,B超检查胚胎发育正常,孕周和子宫大小相符;无效:患者阴道出血、腰腹疼痛没有改变或者加剧。

1.4统计学分析 本次实验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其中组间数据资料对比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对比采用χ2检验,以P

2 结果

2.1一般资料 全部80例先兆流产住院患者中,仅有1例为少数民族,其余患者均为汉族,年龄19~42岁,平均年龄(29.6±0.5)岁,见表1。

2.2孕产史 全部80例先兆流产住院患者中,第一次妊娠患者14例(17.50%);有分娩史的患者2例(2.50%);有自然流产史的患者43例(53.75%);有人工流产史的患者28例(35.00%);药物流产史患者3例(3.75%);中期引产史患者1例(1.25%);宫外孕史患者1例(1.25%);葡萄胎史患者1例(1.25%)。

2.3月经史和停经史 全部80例先兆流产住院患者中,月经先期患者4例(5.00%);月经后期患者11例(13.75%);月经过多患者1例(1.25%);月经过少患者2例(2.50%);经期延长患者2例(2.50%)。全部80例先兆流产住院患者中,停经12 w之前的发病人数为68例(85.00%);停经在12~28 w发病人数为12例(15.00%)。

2.4合并疾病史 全部80例先兆流产住院患者中,合并妊娠恶阻患者1例(1.25%);合并支原体感染患者1例(1.25%);合并子宫肌瘤患者2例(2.50%);合并慢性宫颈炎患者1例(1.25%);合并胃肠炎患者1例(1.25%);合并糖尿病患者1例(1.25%);合并阑尾炎患者1例(1.25%);合并高血压患者1例(1.25%);剩余患者并没有合并任何疾病。

2.5实验组检查 对全部80例先兆流产住院患者进行实验室检查发现,孕酮异常患者51例(63.75%),HCG异常患者25例(31.25%),血常规检查异常1例(1.25%),尿常规检查异常患者3例(3.75%),肝功能异常2例(2.50%),肾功能异常1例(1.25%),心电图异常1例(1.25%)。

2.6治疗方面 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药汤剂治疗,主要作用为益气养血安胎和补肾健脾,同时给予维生素E、叶酸、HCG、黄体酮、止血三联治疗。治疗后显效54例(67.50%),有效14例(17.50%),无效12例(15.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

3 讨论

在妇科临床中先兆流产是一种多发病和常见病,临床表现主要为少量阴道流血、腰痛、腹痛以及下腹坠痛等,主要是因为冲任不固,不能摄血养胎所引起[3]。先兆流产的发病原因主要包括母体和胎元两方面。本研究结果发现,25~34岁是先兆流产发病的主要年龄阶段。年龄因素导致先兆流产主要是因为母体的肾气不足。而且孕妇年龄越大,其身体机能则在不断降低。情绪变化导致大脑皮质兴奋抑制过程失衡,影响舒缩血管,因此也会让先兆流产的发生率增加[4]。自然流产则会刺激子宫内膜,导致内膜周期性再生异常,进而引起再孕先兆流产。在月经方面,主要为月经后期的患者,月经后期各种虚证引起经血不足,实证和冲任不足导致血行不畅,冲任受阻,妊娠后导致胎元不固,进而出现先兆流产[5]。

本研究中全部患者均采用中药汤剂治疗,主要作用为益气养血安胎和补肾健脾,同时给予维生素E、叶酸、HCG、黄体酮、止血三联治疗。治疗后显效54例(67.50%),有效14例(17.50%),无效12例(15.00%),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85.00%。

总之在防治先兆流产时,应该提倡适龄婚育,怀孕前要尽可能延长距离上次流产的时间,对宫腔手术进行有效预防和控制;如果孕妇有既往先兆流产病史,则应及时对流产的再次发生进行有效预防,当发生先兆流产时应及时给予治疗,同时要加强营养、情志顺畅、增强自身体质、不能过度劳累,中西医综合疗法能取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参考文献:

[1]苗晓凯.68例先兆流产患者的临床表现及治疗[J].中外医疗,2012,18:30.

[2]杨洋,丁莉莉,纪学芹.先兆流产患者年龄、既往流产次数与保胎结局的关系[J].宁夏医科大学学报,2014,02:229-231.

[3]曾倩,朱乐章,王芳革,等.234例早期先兆流产患者安胎结局与既往孕产次数相关性分析[J].辽宁中医杂志,2011,12:2313-2315.

[4]谢新凤.早期先兆流产患者的人格特征分析与对策[J].中国医药指南,2012,08:124-126.

[5]王新春,徐佩风.先兆流产患者健康指导需求的调查分析及护理干预[J].甘肃医药,2014,08:630-631.

上一篇:腹腔镜胆囊切除术后的护理体会附387例报告 下一篇:浅谈对初中数学新教材的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