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优化研究

时间:2022-09-29 05:01:43

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优化研究

摘要:近些年来,江苏省盐城市农业持续发展,但是相对落后的农产品物流则无法使农产品及时、高效、低耗、优质地送到最终消费者手中。本文在分析总结了盐城市现有的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及其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建立以农产品物流中心为核心的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

关键词: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物流模式 农产品物流中心

盐城作为江苏省农业大市,其农产品产量一直居于全省前列。农产品批发市场则一直是带动盐城市农产品流通的重要枢纽,它带动了该市农产品的流通量,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地区经济的发展。然而,发展速度相对滞后的农产品批发市场逐渐成为制约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瓶颈”。落后的农产品物流无法使得大部分农产品实现“货畅其流”和“物尽其值”。因此,优化盐城市农产品物流模式,解决农产品流通中存在的问题,对加速盐城市经济发展进程,促进当地农民的增收有着实践意义。

1 农产品及农产品物流

1.1 农产品 农产品是指来源于农业的初级产品,即在农业活动中获得的动植物、微生物及其产品,包括粮食、水果、蔬菜、肉类、蛋类、菌类等。

农产品区别于工业产品,有许多特有的属性:易变质性、消费的经常性、生产的季节性、生产地域分布的分散性。

1.2 农产品物流 农产品物流是生产者为实现农产品的价值,满足消费者个性化需求,围绕农业生产出来的初级产品发生的一系列物质实体和信息的排列管理活动,将各相关节点有机整合,从而最大限度地进一步拓展利润空间。也就是说,农产品物流是将农产品从生产、运输、储存、配送、包装以及相关信息收集和管理等多个环节整合为一个系统,使农产品实现从生产到消费之间的角色转换。农产品物流区别于工业产品物流的四个特点是:①高要求。农产品极易腐坏变质,因此,保持农产品的新鲜程度是体现大部分农产品物流价值的关键所在。②分散性。农产品的地域性、季节性等决定了供应方的分散性,农产品的供应方多是规模小、经营分散的农户们。所以,当前要促进农产品物流业可持续发展,首先要解决因农产品分散性而无法形成规模效益这一问题。③信息的不均衡性。农产品物流的地域性、季节性和分散经营的特性,不利于生产者准确掌握市场供需规律。农产品“难卖难买”问题日益凸显,投机主义行为充斥整个市场。④产业的综合性较强。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由多个利益体和多个环节共同构成,涉及多个领域,因此产业综合性很强。长期以来,市场对农产品物流产业的认知仍有偏颇,认为农产品物流仅仅是农产品的流通。这种认知显然不符合现代农产品物流企业发展逻辑。从某种程度上讲,农产品物流属于农产品流通的范畴。除此之外,商流、信息流等均属农产品流通的范畴。

2 盐城市现行农产品物流模式分析

目前,盐城市形成了以批发市场物流模式为主,农贸市场物流模式、农超对接物流模式为辅的格局。

2.1 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基本情况 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是盐城市最大的农产品批发市场,始建于1992年,市场占地面积近40亩,拥有经营钢架大棚4000多平方米,经营用房100多间,办公营业楼1000多平方米,停车场近5000平方米。市场主要从事蔬菜交易为主,日进场交易人员万余人次,主要销往江苏各地,然而家禽类、水产类、蛋制品、干货原材料等农副产品却相对较少。

由于城市化发展,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现已地处市区内,大型车辆的进进出出影响着市区的交通。批发市场与市区主干道仅靠一条宽5米左右的道路相接,拥挤现象比较严重,导致交易受阻。

2.2 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运作模式流程分析

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现有的运作模式流程中,农产品从供应商处提供给批发市场。批发市场中农产品的交易有批发和零售两种情况。交易量比较大的农产品通过批发商至中间商和其它零售商,最后到达消费者;交易量较小的农产品则是经过一些本地的小商贩或者批发市场本身直接销售给消费者。

2.3 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物流运作模式的缺陷 第一,运作效率差,流通成本高。目前,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仅仅为批发商提供交易场地,普通管理也只涉及场地清洁和农产品出入市场等的管理,商户之间分散管理、各自为政,整个农产品供应链缺乏科学的规划,无法形成规模效应;批发商和农民自行承担货运任务,由于在途运输、包装设备的限制,农产品在运输途中都会产生一定的损耗,销售者往往因此而蒙受经济损失。

第二,信息化程度低,产品供需信息传递性差。从某种程度上讲,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更像一个参与者众多、信息相对分散的交易场所,而并非一个独立的经济实体。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虽能反映一定的市场需求和供给状态,但是由于产业链中各市场主体的信息化程度、地域分布存在差异,造成各成员信息接收速度滞后于市场信息更新速度。

第三,缺乏专用性资产,市场覆盖范围小。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的保鲜技术一般,且缺少一套专门用于农产品保险的冷链设施,这对生鲜农产品的流通极为不利。为确保农产品的新鲜程度,产品从产出到销售不宜超过一天。从市场覆盖区域来看,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还主要是以满足当地的农产品物流需求为主。

第四,以个体交易为主,抗风险能力差。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中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时间十分短暂。整个市场缺少一套相对健全的制度来约束各市场主体之间的交易行为。利用最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拓展利润空间是所有市场主体从事市场交易活动的最终目的,当农产品市场的供求状况波动时,若无法及时获取市场动态信息,必然因其市场活动的滞后性而蒙受经济损失,而相对滞后的一方多半是农民。

由此得出,大型批发市场物流运作模式已不适合成为盐城市农产品物流的主要模式。

3 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

3.1 优化原则 ①整体性原则。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体系是多个市场主体共同参与的一个综合体,因此优化运营模式时,首先要把握大局,力求在不影响整体效益的情况下最大限度地拓展各市场主体的利润空间。②协调各方原则。参与农产品物流产业运营的各市场主体不仅涉及网络信息、加工和储运等多个领域,对政府与企业也具有相当大的吸引力。农产品物流产业链的管理应该协调好各利益主体之间的关系,鼓励其积极参与市场运作,并将各市场主体有机整合共同推进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产业可持续发展。③资源整合原则。目前,盐城市的农产品物流业已积累了丰富的运营经验,并且在发展过程中配套的管理制度也在不断完善,这为本市农产品物流产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要改进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产业运营模式,必须经政府之手宏观调控,优化配置市场资源,为盐城市农产品物流的发展提供一个广阔的平台。

3.2 建立以农产品物流中心为核心的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 经过分析,对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新的运作模式流程进行设计,具体如下:

该模式的特点主要包括:①以物流中心为核心。物流中心的参与,使农产品交易双方交易顺畅。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建立,使物流有了专门的主体,避免了上述各现行模式中供销双方“业余”参与物流运营的方式,降低了运营成本,促进物流产业向精、专、优的方向转变。②销售主体新。现行模式下的各销售主体比较分散且各自为政,现将各销售主体有机整合,主要包括农贸市场、批发市场和连锁超市等市场主体。农产品经加工后直接转入该模式进行销售,以便物流中心依据各产品的销量进行合理分配。③信息共享。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中心以现代计算机技术和网络平台为媒介,对全市与农产品物流相关的信息都进行充分传递、接收、处理等,贯穿农产品的供应、加工、配送、销售直至最终消费的农产品物流全过程。农产品物流产业中的所有市场主体可以根据市场供需情况合理安排各自的生产活动,从而提高整个产业链的运作效率。④质量监管。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直接关系到人们的生活质量和健康,已成为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的焦点和热点问题。但是,目前质量安全事件时有发生,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开始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新模式会进一步强化农产品的质量监管。

3.3 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中心的功能分析 对盐城市农产品批发市场运作模式进行优化分析,盐城市农产品物流中心应具备以下功能:①交易功能。现代化的农产品物流中心即使运用现代化的物流概念进行设计和建设,但是作为最基本的交易功能在任何时候都不应该摈弃。农产品物流中心可以采用先进的交易流程来提升市场应有的交易功能。市场交易形式在交易大厅各市场主体之间进行的自由式实体交易,以及通过网络信息平台进行的虚拟的网络交易。与实体交易相比,通过网路平台交易的方式更便捷、更高效。②仓储功能。仓储功能是针对物流量大、无法被马上消费的农产品进行的一种暂时性贮藏方式。这种管理方式延长了农产品的销售,缩小了农产品淡旺季之间的差异,使处于产出淡季的农产品仍然能够不间断供应。在仓储过程中,应该提前掌握农产品特点,尽量避免因农产品损耗而使企业蒙受经济损失。③流通加工与配送功能。流通加工与配送就是根据消费者个性化的消费需求,在一定范围内,经过对农产品进行筛选、加工和包装后,在规定的时间内将物品送至指定地点的一种物流活动。流通加工与配送的主体是消费者,因此为了生产者与消费者实现“双赢”,二者应密切合作,以减少成本,提高效益。④产品质量溯源管理。产品质量溯源管理主要涉及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及质量溯源管理两方面。其中,质量检验检测是以抽检的方式检查物流中心农产品质量,质量溯源管理则是对市场内交易信息进行收集和记录。通过产品质量溯源管理能准确获知农副产品的流通节点及流通路径,实现食品生产全程可追溯,形成一个无缝化的监控链。⑤信息处理功能。物流活动的开展,信息是必不可少的。一个物流中心的运营效率,常常反映在信息的有效运用上。首先,农产品信息平台通过多元化的信息网络,全面搜集、整理和分析有价值的数据信息,并将其到平台上,为用户提供准确的市场信息;其次,农产品信息平台以其专业的业务能力,为农产品物流产业链上的各市场主体提供市场预测、库存策略的建议以及配送路线的设计等专业化的咨询服务;最后,农产品物流产业中的各市场主体可以通过多元化的信息平台建立联系,加强交流,全面掌握市场动态信息,实现科学决策。盐城市农产品物流的信息平台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发展速度相对滞后,条形码等先进的信息技术无法推广应用,严重影响了信息的更新速度,不仅降低了物流运营效率,而且造成物流资源严重浪费,这就需要利用信息平台就相关问题展开交流讨论,推动农产品整体物流体系运作更加流畅。

4 结论

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实现了农产品商物分离,物流第三方企业在用户有需要的时候即可提供商品和服务,不再受市场的局限,既节省了物流时间,又避免了重复运输,减少了损耗;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使得信息的共享更加便利,使信息需求方可以在短时间内了解信息,提高了交易的效率;盐城市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的优化实现了农产品的增值在农产品收获后,进行相应措施的处理,提高了农产品的价值。

因此,盐城市采取优化的农产品物流模式,是符合当地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实际需要的,该模式能够充分有效地利用当地的农产品资源,加快农产品的流通速度,发展农产品物流,推动当地经济的进步。

目前,正在建设的华东(盐城)农产品交易中心和盐城农副产品物流中心即为该模式的尝试。

参考文献:

[1]李小金.农产品物流组织模式研究[D].西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博士论文.2010:3.

[2]贾薇莉.农产品物流发展现状与问题研究――以河北保定蔬菜批发市场蔬菜物流为例[J].徽州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0):85-87.

[3]吴永民,伶新,杜闻隆.关于山西省生鲜农产品物流系统的优化模式研究[J].中国市场,2010(02):98-101.

[4]国利斌.山东省农产品物流运作模式构建[J].商品储运与养护,2010(8):260-262.

[5]张任棠,牛祝甘,刘伟.关于加快我国现代农产品物流发展的对策与模式研究[J].山东农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08(36):431-436.

[6]盐城市农业信息网http:///my.asp.

作者简介:

潘佳伟、毛景慧,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物流管理专业2010级学生;成桂芳,女,盐城工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师,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为物流管理、工业工程。

上一篇:关于对利用井下采煤水配制乳化液的几点思考 下一篇:试论当前公路职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