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寿自有道

时间:2022-09-29 03:15:53

民间常有百岁寿星出现。俗话说“人生七十古来稀”,他们是如何长命百岁的呢?且看他们各自不同的养生之道。

袁晓园:1901年出生的袁晓园是我国第一位女外交官,老人虽过百岁,但依然神采飞扬,才思敏捷。其长寿秘诀,答曰:“顺其自然”。老人爱好广泛,看电视、下象棋、打扑克、养花;生活极有规律,早晨6点起床,晚上9点睡觉,午饭后睡午觉。袁老对生活的态度总是积极向上、豁达大度、宽厚待人。她写了一首《百岁感怀》诗:“不拜耶稣不参禅,不信气功不练拳,人间哪有不老药,顺其自然过百年。”

张乃鑫:百岁老人张乃鑫家住南京市中山门外,平时喜睡硬板床,每天早6点左右起床,在床上做仰卧起坐60次后再起身。每日早餐一个鸡蛋,再加一杯自制的果汁,平日常吃杂粮煮的稀饭,讲究少盐多醋,少吃多餐。

刘彩云:江苏省淮阴人,一生务农、勤劳朴实。这位百岁老人的养生秘诀是:聊天,每天都找人聊天;锻炼,坚持饭后“百步走”;规律,每日中午一两酒,饭后午休。

陈椿:在福州市美丽的西湖畔省轻工厅的一幢宿舍里,住着105岁的老人陈椿。他出生于清朝末年,1919年毕业于北京师范大学博物系。陈老精神矍铄,脸色红润,情态安详,耳聪目明,步履稳健,全身无疾,记忆力也好。陈椿老人非常注重“心理保健”:遇事想得开,放得下,从容不迫,冷静应付。他说:“我长寿的秘诀是可喜不大喜,可忧不大忧。我已活了百岁出头,也有人未活到高龄,便忧心忡忡,十分怕死,一味保命求生。我恰恰相反,不怕死,却老而未死,既然活着,就要活好,认真做事、严肃做人,做好人,办好事,决不做损人利己的事。因此,我是乐生、乐业、乐善、乐天。”

胡家芝:虽然年逾百岁,但仍耳聪目明,面色红润,身体健康,曾被评为“南京世纪健康老人”。其长寿的秘诀是:心情舒畅,家庭和睦;坚持剪纸,勤用脑,勤动手;热爱劳动,生活有规律;喜食蔬菜、水果、鸡蛋,以大米、麦片为主食,口味偏淡,很少吃咸物。

车桂花:出生于1897年8月,她的养生秘诀是“四爱”:爱笑不爱哭。老人一生乐观坚强,遇事想得开,笑对人生;爱动不爱闲。老人一生没离开过劳动,常干家务活;爱吃不多吃。老人五谷杂粮家常便饭什么都爱吃,但只吃八九分饱,常吃新鲜水果;爱和不爱吵。老人一生以和为贵,对儿孙从不发脾气,与邻居从不争吵。

陈春清:家住河北邯郸,寿高102岁。老人总结自己的养生经验是:“一辈子不抽烟不喝酒,对酸的辣的都不感兴趣,但罐头、糕点、水果常年不断。每天开大收音机听新闻,晚上还戴着花镜看电视。早上6点起床先晃腰,再击拳、踢腿,活动半个小时。”

嵇如江:上海市南汇县人,寿高107岁。他把自己长寿的原因归纳为三点:家居环境优美。宅前的林荫小道,草木郁郁葱葱,散发着浓郁的清香气息;生活极为俭朴。多饮水,三餐粥(早餐加个半熟的鸡蛋),爱吃粗粮、豆制品、肥肉,不挑食,烟酒不沾;家庭气氛和谐,子女照顾周到。

喻育之: 1889年12月31日出生在湖北省黄陂县一个农民家庭。他自己归纳长寿经验:“首先在于无愧于心,不损人利己,不假公济私,不取非分之财,于心不愧而自安。”喻老生活规律,每天进餐定时定量,荤素搭配,喜吃鱼类、牛奶、鸡蛋、蛋糕、巧克力、蜂乳等。12天喝一次酒,每次9.12克,药酒用人参、枸杞、三七、天麻浸泡而成,早年吸烟,已戒除四十多年,对于茶没有特殊要求。

范香秀:背不驼,眼不花,耳不聋。其养生秘诀是:早睡早起。养成良好起居习惯;讲究卫生。勤洗勤换,睡前泡脚;以茶叶为枕。枕头芯内装的是茶叶和谷壳;爱走动。经常外出走走、晒太阳;爱梳头。她认为,经常梳头有益于健康;饮食有节。一日三餐定时定量,从不大饥大饱,也不偏食,今已年逾110岁。

(责编:辛娅)

上一篇:近观美国老人世界 下一篇:学会接受 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