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中型医院信息化管理研究

时间:2022-09-29 03:08:35

大中型医院信息化管理研究

随着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入发展,大中型医院不断进行改革创新,以适应科学管理的需要。为向患者提供方便、快捷的诊疗服务,改善医疗服务流程,发挥银行的资金结算优势,加快资金周转成为现代化医院信息管理的有效尝试。针对当前大中型医院普遍存在挂号、缴费、检查排长队的现象,其信息化管理平台目前主要支持的是门诊、住院诊疗系统,但忽视了医疗结算方式的信息化转变,从而导致不能将诊疗环节、缴费环节、社会服务职能各个要素有机结合起来。与金融机构联姻,发行银医联名卡,实施先诊疗后结算,具体的结算采用预付费和实时结算的方式通过服务手段的创新,促进金融机构和医院内涵建设与品牌提升,创造良好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在实行银医通的同时,保留传统的人工实时收费,患者可选择新的缴费模式,也可以选择传统的缴费模式,进而实现多元化的结算模式,以达到一切以患者为中心的医院服务理念。本文拟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为例,说明“银医通”系统在大中型医院信息化管理中的运用。

一、“银医通”系统的内容及特色

“银医通”系统是指通过银行POS系统与布放在医院的自助设备相连,采用预缴金模式,实现银行卡、医保卡及就诊卡的一体化应用,将银行结算体系与医院就医流程优化有效结合,采用便捷的一站式付费方式,在优化传统就医流程的同时,减少患者就医期间重复排队、付费的次数,提高医疗质量和效率的业务方案。在银医通服务流程中,通过自助设备,患者完成发卡、预缴、挂号操作后,即可使用预付费就诊卡或医保卡享受各种医疗服务,只需在全部就医结束后进行一次费用结算即可。“银医通”系统的运行方式是将医院看成一个整体,所有与银联的交易从一个出口出去,同时将这些交易嵌入到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中。这样既降低了医院结算系统的前期投入成本和运行费用,又可以方便医院的统一管理,提高医院结算的效率。据测试,银医通系统运行后,每位病人花在排队支付各种费用上的时间将从原来的20~30分钟减少至几分钟。此外,“银医通”系统充分利用了银行卡的特性,结合医院的实际管理流程,优化了门诊流程,避免患者多次排队,减少了医院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为社会、医院和患者都带了很大的方便。

“银医通”系统的主要特色和优势表现在:(1)方便患者使用。患者到医院看病时不再需要携带现金,只需联名银行卡就可以在医院通行使用。(2)简化门诊流程。使用“银医通”系统后,病人可以直接去做检查,最后统一付款,省却了多次排队的麻烦,缩短了就医时间,提高了就诊效率。(3)保护病人权益。医院财务数据库设定的收费项目严格遵循物价部门规定的收费标准,从源头上加强了管理,避免不合理收费。(4)提升医院管理。收费人员不再收取大量的现金和找零,降低了工作失误的可能性。所有的交易均自动反映在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中,可以对全院的现金流量情况统筹管理,提高内部管理水平。

随着银行卡业务的迅猛发展,部分人群确立了用银行卡消费的习惯,但目前电子化支付系统在国内医疗机构中的应用还比较少,现有的安装POS机的医院也仅将银行卡作为一种简单的替代现金结算工具,并未嵌入医院管理信息系统,因此无法解决优化就医流程的难题。“银医通”系统将银行卡业务和医院的业务流程实现完美的无缝结合,让患者到医院就诊享受到简单、方便和快捷的一站式结算服务。

二、“银医通”系统在医院运行的流程及服务需求

“银医通”系统在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运行主要是解决挂号和诊疗过程中反复排队缴费的问题。如何利用银联卡的支付功能减少患者就诊时反复排队缴费显得尤为重要。通过对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门诊就医流程情况的分析,医院信息系统与银行信息系统的数据对接实现患者在院内任意银行终端的自主缴费。设计的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1)就诊患者来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就诊前必须到指定银行办理银联卡,且开通医疗付费功能。卡办理完毕银行系统及时将此卡有关信息传送至医院信息系统内(如:卡号、姓名、性别、年龄、联系电话等),医院信息系统自动为该客户建立对应的信息。(2)患者持已开通医疗付费功能的银联卡到医院挂号就诊,医生给病人诊断完毕后必须在医院信息系统内调出该卡号的病人信息并对此卡开具电子药品及诊疗单(医生若未使用系统中的该银联卡号,则后续的自主缴费将无法完成)。若有手工开具的纸质诊疗单患者须到收费窗口人工划价缴费。(3)医生开具电子药品及诊疗单后医院信息系统及时将相关的费用按每张发票合计金额实时传递至银行信息系统内。(4)医生诊断完毕,患者持银联卡到就近的银行终端机上刷卡调出近三天内开具未缴费的电子药品及诊疗单并显示出每张发票的合计金额,患者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缴纳某张或全部发票的费用,交易成功后银行信息系统将相关信息发送至医院信息系统并确认。(5)终端机自动打印缴费发票并将相应信息发送至患者手机上。(6)患者持发票到对应科室取药或检查、治疗。(7)适当时机开通利用银行终端机查询患者就诊记录信息功能。

三、医院推行“银医通”系统强化了内部控制制度

为保证“先诊疗,后结算”工作的顺利开展,医院建立了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管理体系。通过运行尝试,实际工作中建立较为完善的内部控制体系必须注意以下问题:建立预交金管理制度,保障资金安全。与银行合作,建立健全预交金财务、挂失、事后监管和空白卡管理等多项制度,采用实名就诊卡,保障患者资金安全;合理确定预交金额度,根据科室、病种和人群的门诊次均费用,建议确定合理的预交金额度;患者就诊全过程必须持银医联名卡;通过银行终端机自主缴费成功的若需要退费则需要到人口收费窗口办理;缴费中银联卡内金额不够付费的则需要到人口收费窗口划价收费;建立科学完善、准确可靠的银医系统对账机制;加强医疗质量管理,利用医院的信息管理系统开展对诊疗项目和药物使用的监管,防止过度医疗;尊重患者的自主选择权,患者可根据就医付费习惯任意选择原有付费方式和“先诊疗,后结算”模式;运行程序按系统规范严格操作。持卡人刷卡,院方获取卡号,得知联名发卡情况。持卡人选择挂号科室、专家等,院方确定费用,发起消费请求。持卡人确认交易金额(挂号费),确定并输密码。银行金融手柄组包,并发送银行后台。银行后台处理完成后,返回交易结果给MISPOS前置,经由前置进行处理后,将结果通过MISPOS软件,发给金融手柄进行处理,并将处理的结果返回给医院HIS系统,及进按双方约定核对银行账。

四、在医院推行“银医通”系统的效果

在医院推行“银医通”系统的效果表示在:(1)优化医院环境流程,改善医院条件和设施。开展错峰服务和分时段诊疗,简化就医手续,缩短群众等候时间。公开医疗服务信息,提供预约挂号、叫号、报告单打印等服务。患者可以用银行卡付费。按照医院2010年门诊量近110万人次,日门诊量3千余人次左右,病人到医院看病,无论是挂号、化验,还是检查、取药,至少排队3~4次,付费至少耗时20~30分钟。使用“银医通”收费系统,病人在挂号时出示银联卡,医院内部系统电脑联网,网络终端连接到每位医生和每个科室的电脑上,医生在电脑上点击检查、治疗项目和药品处方,病人可直接去检查或做治疗,最后再取药可以简化付费手续,缩短了看病时间和流程;同时医院所使用的系统也支持实时结算的功能。(2)若是持现金的病人,同样可以采用预付款的方式使用该系统。在挂号时将足额现金作为预付款存入医院的“银医联名卡”,直接去各相关科室做检查和治疗,就诊结束时,结清所有费用。(3)方便了患者,提高医疗资源利用效率。由医院财务数据库设定统一的收费项目,严格遵循物价局规定的收费标准,从源头上加强了管理,杜绝了不合理收费现象。目前推行的预付费先诊疗后结算方式,是在我国信用体系尚不健全情况下的一种便民利民措施,目的是方便患者就诊、改善患者就医的流程。这种费用模式要得到患者认可,关键是要通过各种监管手段,使医患之间建立起充分的信任关系。通过这种借助银行结算方式,改变医疗服务流程,落实利民惠民措施,不断探索和建设“数字化医院”信息化管理,实现创新医疗结算模式。

参考文献:

[1]穆云庆、李刚荣、李桂祥:《医院“一卡通”系统设计与应用》,《重庆医学》2005年第4期。

[2]张志彬、张岩:《湖北医药学院附属太和医院门诊“一卡通”使用初探》,《医学信息》2006年第12期。

[3]曹雪莲:《医院信息化与医院业务流程重组研究》,华中科技大学2006年硕士学位论文。

上一篇:企业财务系统升级ERP刍议 下一篇:中国会计准则国际化路径与策略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