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湖四海”在哪里

时间:2022-09-29 02:49:24

人们说话写文章常提到“五湖四海”,但它们究竟在哪里呢?先秦古籍中就有关于“五湖”的提法,五湖指吴越地区太湖附近的五个湖泊。《周礼・夏官・职方氏》:“东南曰扬州……其泽薮曰具区,其川三江,其浸五湖。”郑玄注:“具区、五湖在吴南。浸,可以为陂灌溉者。”具区就是太湖。从此可看出“五湖”就在太湖附近,但一直没有具体的名称。因为这五个湖与太湖相连,也有人把包括太湖在内的这一片水域叫做“五湖”,这样五湖就成了太湖的别称。《国语・越语》和《史记・河渠书》中的五湖指的就是太湖流域一带所有的湖泊。《国语・越语下》:“果与师而伐吴,战于五湖。”韦昭注:“五湖,今太湖。”北魏郦道元所著《水经注》明确地指出了五湖的具体内容,《水经注・沔水》:“五湖乃长荡湖、太湖、射湖、贵湖、湖。”“五湖”一词被人们广泛运用,但每个人笔下的五湖却有着不同的含义。汉赵晔《吴越春秋・夫差内传》:“人五湖之中。”徐天佑注引韦昭曰:“胥湖、蠡湖、洮湖、湖,就太湖而五。”《史记・夏本纪》“震泽致定”唐张守节正义:“五湖者,菱湖、游湖、莫湖、胥湖、贡湖,皆太湖东岸五湾为五湖,盖古时应别,今并相连。”《史记・三王世家》:“大江之南,五湖之间,其人轻心。”司马贞索隐:“五湖者,具区、洮涌、彭蠡、青草、洞庭是也。”明杨慎《丹铅总录・地理》:“王勃文‘襟三江而带五湖’,则总言南方之湖。洞庭一也,青草二也,鄱阳三也,彭蠡四也,太湖五也。”近代一般以洞庭、鄱阳、太湖、巢湖、洪泽为五湖。

春秋末期越国大夫范蠡,辅佐勾践,灭亡吴国,功成身退,乘轻舟以隐于五湖。所以后人常以“五湖”为隐遁之所。唐代李白《书情赠蔡舍人雄》诗有:“我从五湖棹,烟涛恣崩奔。”这里的“五湖”就指归隐之地。

“四海”的说法也很多。古人认为中国四境有海环绕,各按方位为东海、西海、南海、北海,但没有确定的海域。汉代刘向《说苑・辨物》:“八荒之内有四海,四海之内有九州。”八荒是八方荒芜极远的地方,四海就是环绕中国四周的海。所以中国就被称为海内,外国就是海外。四海环绕在中国的四境,所以四海又被用来指称天下。唐代李绅《悯农》:“春种一粒粟,秋收万颗子。四海无闲田,农夫犹饿死。”诗中的四海就指天下。又因为我国的少数民族多生活在偏远的边疆地区,四海就指四邻各族居住的地域。《尔雅・释地》:“九夷、八狄、七戎、六蛮,谓之四海。”

五湖四海,泛指四方,即全国各地。

上一篇:驱蚊9招 第7期 下一篇:文化采风 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