挂篮施工控制技术在高墩位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时间:2022-09-29 02:38:12

挂篮施工控制技术在高墩位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分析

【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社会的不断进步,交通因素对于经济发展的重要性是也被大众所认识,国家对交通建设重视程度也越来越深。各个地区不断出现的工程建设十分普遍。由于各个地方的各种情况的不同,如地质情况、山脉走向等,高墩位桥梁的建设也较为普遍,对该类型的桥梁建设技术也在不断提高。本文简单阐述了挂篮施工控制技术在高墩位桥梁施工中的应用,包括常见的类型、结构、一般施工流程等。为从事该行业的人员提供一定的借鉴与参考。

【关键词】挂篮施工;控制技术;高墩位桥梁;施工;应用;分析

桥梁施工已经是现代公共建设事业中较为常见的工程项目。该方面的施工技术也在不断的提高。该工程建设的普遍性也决定了其需要面对许多地形复杂的地区,因此,高墩位桥梁也是桥梁工程中常见的类型,在其建设的过程中,挂篮施工技术,即悬臂施工技术以其优越的性能及优良的特性,被广泛的使用在各种桥梁的的建设中。全面的掌握挂篮施工技术,并在施工的过程中对质量进行严格把控,才能将该技术的优越性完全能发挥出来,即所需机械设备较少且简单,减少了支架的工作,适用于各种类型环境中的桥梁工程,不仅能够为工程的建设提供较多的有利条件,提高工程安装的精确度及质量,还可以有效的控制施工的成本,提高了工程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

1.挂篮类型及结构

挂篮的按照形式的不同可以分为型钢式、斜拉式、桁架式和混合式,将四种类型细化分类,又可以分为许多种不同的形式,如斜拉式主要有三角斜拉式和预应力斜拉式;桁架式有三角形、菱形、弓弦形。其中应用最为广泛是菱形挂篮及三角式挂篮。挂篮的主要构件有主梁桁架,模版系统、承重系统、悬吊系统、行走系统、锚固等系统,上横梁、下横梁以及横向的联结系等。主梁桁架作为挂篮的主要受力构件,是较为重要的组成部分。模板系统又可以细化为底模、内膜和侧模;下横梁及纵向梁组成了挂篮的承重系统;悬吊系统的主要构件为吊杆、钢蹬及销子;行走系统由滑道、滑座和返利后锚支架组成;而其他系统也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如锚固系统使挂篮受到向上的托举力,以保持平衡;连接系则使挂篮更加稳定。

2.施工技术

2.1挂篮的制作及吊装

在两对贝雷架上对挂篮的各个部件进行现场加工处理,如做钻模,各种构件样板的拼装,检查尺寸焊缝,将各个部件进行防腐蚀处理刷油漆等,该工作应严格按照图纸进行,以保证挂篮的质量过硬。挂篮的主要承重构件为析架及模板,该部件在施工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因此在组装时,也需要特别注意。另外为了保障挂篮施工的安全性、稳定性、可靠性,需要确认锚固精轧螺纹钢吊杆的质量及性能,应通过测试来进行就检验,检测结果显示达标后才能进行下一步工作。在墩顶的叶梁的施工结束后,对于挂篮的拼装,可以在墩顶进行,也可以在地面进行,是现场情况而定。挂篮的拼装应是在相关规范的指导下,严格遵守安装流程顺序对称的拼装,其基本拼装流程为先拼装主架,然后安装锚固系部件、悬吊系列部件、底模架、侧模,在钢筋绑扎完毕后安装内膜,最后进行端模以及张拉平台的设置。挂篮安装完毕后,应对其进行全方位的质量检查,如安全检查、技术检查,并对其性能进行测试,在施加荷载时和卸载时,应注意分等级有序进行。并在施工现场的周边环境中做好安全防护工作。

2.2混凝土的浇筑

在该过程中,一般使用泵送的方式进行,且混凝土的塌落度应保持在15cm左右,施工所在地的环境温度、湿度、运输量及浇筑速度均有所不同,可以适当调整其塌落度。浇筑前应先做好各项检查,如挂篮中线、底模标高、输送管道是否通畅、预埋件位置是否正确等,确认无误后即可以开始灌注混凝土。先在预应力波纹管内设置硬塑管作为称填,其目的在于避免在关注的额过程中波纹管因压力而变形,另外使管道固定的钢筋应设置为井字形,固定于箱梁钢筋网,并保持0.5m左右的距离。灌注的顺序应是先从挂篮的前端进行,该过程中,挂篮较小的变形已经出现,从而使其他部分灌注混凝土时不易出现裂缝。箱梁混凝土灌注结束后,应及时检查管道,防止出现漏浆现象,一点发现问题,应及时进行处理。

2.3连续梁的合拢

连续梁的合拢口的混凝土的等级应比浇筑梁体的混凝土等级高至少一个等级,可以使用微型膨胀混凝土,其混合比例应提前进行严格实验,在浇筑时振荡紧实,注意保养。进行合拢之前,应先将各个悬臂端按照中轴线加入配重,重量与混凝土保持一致,保证合拢口稳定。该连续梁的合拢方式应按照具体的施工情况进行合理选择,并遵循一定的原则,如快速、准确的对合拢口进行对称性定位等。先把梁外的支撑构件与梁段的预埋件按照相关程序进行认真焊接,快速的连接两外支撑构件与相对应的梁,并迅速张拉预应力钢筋束。在张拉预应力钢索时,应先张拉一部分钢筋束,然后除去骨架,再继续张拉其他预应力束。

2.4体系的转换

梁体合拢时应注意控制误差,因此在受力状态时必须达到设计的要求,并保持梁体的线性形态。连续梁在设计时会设置负弯矩,其可以作为预应力钢筋的支撑点,该状态也属于分段悬浇施工受力状态较为特殊的一点。在上述状态下,施工的逐步深入,各个T构的按照一定的顺序逐个合拢,连续梁的梁体也逐步变成桥体,因此处于正弯矩和负弯矩交叉的状态,该现象即为连续梁体系转换。一般梁体合拢的顺序应是先有两边向中间推进,边跨及次边跨的施工要求基本一致,而中跨与二者的施工要求有较大差异,应根据中跨的变形模量及实际变形量合理选择施工方式。

3.施工过程控制

在施工过程中应注意质量控制。第一分段施工完毕后,应进行认真测量。使用全站仪对其中心点进行测量,检查是否与设计时一致或者误差在可承受范围内,确认无误后才能进行下一段的施工及测量。悬臂浇筑施工过程中会有较多的客观因素影响施工质量,如光照、温度、湿度、字体重力、干缩、徐变等,是悬臂出现纵向的挠度,因此应在该过程中全程配合检测工作,避免及时调整工程的各项参数,保证合拢高程的误差小于15nn,并达到各项设计要求,并未下一分段的模板标高提供数据参考。

4.总结

桥梁工程技术的普遍化,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使桥梁工程技术的逐渐提高,施工过程中的的基本实现了机械化,配合了现代许多的信息技术,对桥梁的结构的应力及内部应力进行计算,并分析外力荷载及其传导路径,使之的施工过程更加科学合理,推动了桥梁技术的发展。其中挂篮技术即是其中应用十分广泛的一种,其具有诸多优点,适用于各类桥梁的建设。上文仅仅对挂篮施工技术控制在高墩位桥梁施工中的应用进行了简单的分析与总结。但是由于各个桥梁工程的情况均有所区别,如工程规模、自然环境、地质条件、施工条件等,需要施工人员在实际的工程中,进行认真分析、发现问题并及时解决问题,总结施工经验,探索出一套适用于实际工程的施工方法,提高施工质量,建设出质量过硬的桥梁工程,更好的发挥出其基本功能,经济效益及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

[1]梁聚理.浅谈简易托架在悬臂浇注梁桥0#块箱梁施工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2013(03):76.

[2]陈倩颖.浅谈悬臂挂篮技术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1(04):78.

[3]韩道欣.三角挂篮设计施工技术研究[J].中国高新技术企业.2010(12):174-175.

[4]刘继民.如何进行公路桥梁建设施工中的质量控制[J].科技与企业.2013(01):67.

上一篇:借助鱼骨图开展成人高校课程教学 下一篇:浅议建筑工程项目工程造价与优化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