瑞安市杨梅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22-09-29 02:28:57

瑞安市杨梅产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摘要 近年来,瑞安市杨梅生产取得一定成效,但也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分析了瑞安市杨梅产业的现状及今后发展方向,并提出相应对策,以期为当地杨梅产业的发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 杨梅产业;现状;发展方向;对策;浙江瑞安

中图分类号 S662.4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7)12-0099-02

瑞安市地处浙江省东南沿海,气候温和,四季分明,雨水丰沛,光照充足,生态优越,适宜杨梅种植发展。近十几年来,在上级有关单位、领导支持下,瑞安市杨梅生产取得一定成效,截至2016年底,瑞安市杨梅现有面积3 000.33 hm2,产量16 981 t,产值12 917万元,面积、产量以及产值分别占瑞安市水果比例为60.55%、45.89%、57.76%。瑞安杨梅素以果佳质优闻名,已通过国家无公害农产品基地认证,先后获得温州市精品杨梅、名牌农产品、瑞安市名牌商标、浙江省十大精品杨梅等称号。经浙江省地矿所检测,瑞安市生产的杨梅达到国家富硒果蔬标准,属于天然富硒杨梅。在2010 年浙江农业吉尼斯杨梅擂台赛上,瑞安市高楼杨梅专业合作社选送的东魁杨梅获得东魁杨梅组可溶性固形物含量冠军,通过组建成立杨梅专业合作社,推行标准化生产,建立杨梅贮藏冷库,拓展杨梅出口业务;发展杨梅加工,开发杨梅原汁、纯鲜杨梅酒、糖水杨梅罐头等产品[1]。同时,大力发展杨梅休闲观光旅游业,2004年以来已连续成功举办13届杨梅文化节,精彩纷呈的杨梅文化节每年都吸引数以万计的游客、商家到观光园旅游、采购,形成了独特的杨梅经济现象。

1 杨梅产业现状

1.1 分布

杨梅种植主要分布在瑞安市中西部山区,共12个镇(乡、街道)及307个村,海拔350 m以下的有2 409.6 hm2,海拔350 m以上的有590.73 hm2;其中丁岙杨梅344.2 hm2、荸荠杨梅(黑炭梅)1 710.46 hm2、东魁杨梅867.07 hm2、其他78.6 hm2;面积1 000 hm2以上的有高楼镇1 067.33 hm2,面积500~1 000 hm2的有马屿镇528.4 hm2。在杨梅品种比例中荸荠杨梅(黑炭梅)57.01%、东魁杨梅28.9%,以致杨梅采摘期过于集中在6月8―27日这20 d左右,且面积主要集中在高楼镇、马屿镇(占53.19%),当时恰逢梅雨季节,致使采摘不及时造成杨梅落果损失。

1.2 产业管理

根据温州市农业局《2016年杨梅生产与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实施方案》(温农〔2016〕19号)有关精神,4月22日至7月5日瑞安市开展杨梅生产与产品质量安全专项整治活动,确定农药禁喷期,印发、张贴无公害杨梅生产技术模式图,近几年共发放各类资料1万多份。为推动杨梅标识标牌管理点和优质杨梅示范点建设,深入开展杨梅质量安全专项整治工作,促进杨梅产业健康发展;开展了瑞安市优质杨梅示范点创建工作,确定了瑞安市皇金生态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瑞安市五福茶果开发场、瑞安市小口家庭农场3家单位为优质杨梅示范点;具体根据温州市特产站《2016年优质杨梅示范点创建方案》(温特字〔2016〕07号)有关要求,帮助创建单位根据实际情况,有选择地应用罗幔栽培技术、糖醋诱杀、黄板诱杀、灯光诱杀、性诱剂等绿色防控技术。优质杨梅示范点创建主体生产的杨梅,上市前要经过快速检测仪检测。检测合格的,粘贴可溯源的标识标牌,实行上市杨梅追溯管理制度。

1.3 加工

加工企业少,加工能力弱。浙江厨工酿造有限公司是瑞安市为数不多曾从事杨梅深加工开发的企业,目前因各种原因已停产,使本来落后的杨梅加工业更加雪上加霜。目前,瑞安市仅有北极乐食品厂在发展冰冻杨梅,多层次深度加工尚未开发利用。在鲜果销售能力有限的情况下,杨梅加工问题将会更加突出,积极开展杨梅加工,延长杨梅产业链,迫在眉睫。

1.4 营销

瑞安市在高楼镇大京村创建杨梅交易市场,停留在果熟才找出路的传统销售方式,而采摘农家游有待完善,对国内外整体市场缺乏深入研究,营销意识不强。由于杨梅保鲜难、运输难,网店营销模式不大,而温州鑫必旺果蔬有限公司注重品牌价值,注重产品的附加值,发展杨梅电子商务销售,让产品走得更远。

1.5 保鲜

为了延长杨梅上市时间,与科研院所等单位合作进行保鲜试验,建造了6座冷库进行杨梅保鲜出口和内销,并进行了真空小包装低温保鲜尝试,使鲜果保鲜期延长4~6 d。但冷库贮藏能力不足,保鲜技术手段不多,严重地制约瑞安市杨梅产业进一步发展。

2 今后发展方向

2.1 结构合理分布

引进早佳等早熟杨梅新品种,以调整杨梅品种结构,使早、中、晚品种趋于合理。

2.2 产业科技发展

依靠现代科技,强化科技投入,坚持可持续发展。首先,结合浙江省水果产业技术团队项目实施,推进杨梅产业在有关方面上创新、突破。其次,加强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最后,结合生态循环农业发展项目,实现资源的永续利用。另外,进一步加强科技队伍建设以及职称评审力度,充分发挥高级职称的作用[2]。

2.3 产品现代加工

充分利用招商引资平台,扶植杨梅加工企业,使之上规模、上档次、上水平、上效益。

2.4 营销多元拓展

因杨梅上市期集中,保鲜期短,加强产销对接、拓展销售渠道成为杨梅营销的关键。首先,充分利用周边市场,并设立直销窗口,适当开展电子商务。其次,积极参与推介会、农博会等活动。最后,完善杨梅采摘观光游线路,与瑞安市旅行社进行协作。

2.5 加强保鲜协作

加强冷库、保鲜库建设,并进行保鲜方面的探索尝试,以保持杨梅的新鲜度和糖分,减少其营养损耗。冷库、保鲜库建设不但可以延长杨梅销售期,为果农带来更多的效益,而且能让许多错过杨梅采摘季节的消费者品尝到当年的杨梅。通过冷库保鲜,还可错开杨梅销售旺季。

上一篇:辽宁省西部地区干旱规律及作物抗旱节水高产技... 下一篇:基质含水量和消毒机传送带速度对香石竹栽培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