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偏远地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时间:2022-09-29 02:14:20

浅谈偏远地区教育的现状与发展

摘要:偏远地区学校在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及开发校本课程方面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课程资源不足,二是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比较弱。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因为课程资源不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薄弱有关。

关键词:质量观 制度管理 校本化

在经济,文化,教育等各方面是落后与全国的平均水平的。我县又是一个偏远的边境县,受地理位置文化背景交通状况等影响,教育各方面的发展又是滞后于我区的平均水平的。作为一个教育工作者, 我深知作为学校生命线的教学质量,稳步提高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基础。在自己的工作实践中,也把教学质量的提升当作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的基点,教学质量可以说是大会小会讲,课上课下抓,继教培训动员,教研教改不断推进……然而,教学质量还是提高不明显,原因出在哪里?应该怎么办?作为一个县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的教育工作者,也多次组织广大教师开展过认真研讨、反思,积极寻找对策。

为提高教学质量,改变落后局面,我本人有以下六个不成熟的措施,希望能在管理实践和教学实践中推动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

一、学校管理者要树立牢固的教学质量观。学校校长必须要把学校教学质量的稳步快速提升始终作为自己开展教育教学管理的首要职责。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政策,加强教学管理和师德师风建设,把教学质量的提升作为学校教学管理的主线,在教育教学中身先士卒、率先垂范,率领和指导全体教师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不断地教学实践中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从而有效推动教学质量的提高。

二、以制度管理代替粗放型管理。按照上级提出的规范化管理的要求完善各种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向制度要规范,向规范要质量。没有规矩不成方圆,要管理好一所学校,一定要制定出一套适合自己学校特点的规章制度,使各项工作有章可循。学校应根据上级的有关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实际,制定相应的《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学校听评课制度》《教工考勤制度》《教研活动制度》《教学质量奖惩制度》等,并把各项制度的落实情况与学校和教师的年度考核、评优晋级、绩效考核等挂钩;充分发挥教学激励机制的作用,对教学成绩优秀、有特殊贡献的教师及学习成绩优秀的学生进行奖励。

三、组建强有力的教学管理团队。“德育为首,教学为中心”是学校一贯的开展工作基本方针,学校教学管理工作是保持学校正常运转和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校社会影响力的关键,因此建立强有力的教学管理团队,是促进教师开展有效课堂教学工作基础。课堂教学是课程改革的主阵地,也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主战场,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课堂效率。俗话说:“教学有法,教无定法”。学校教导处、教研组要按照新课程标准要求,一是抓好教师的日常教学过程的管理。搞好教师认真抓好备课、上课、辅导、布置与批改作业、课外活动等教学工作的各个环节的检查和指导,规范教师的教学行为;二是抓好教师教学反思习惯的形成和发展。让教师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反思自己的教学行为及教学效果,总结教学经验,提高教学水平,使教师真正成为学生学习的参与者和引导者。三是抓好教师自主备课。目前,农村多数教师备课、写教案都是为了应付检查,照搬照抄,没有落到实处。

为此,学校要将提高教师自主备课能力当作提升教师专业素质的重要任务,通过有效的教学创新、备课改革等方式,促进教师备课能力的提升。

四、学校要高度重视教研活动的有效开展。学校校长、副校长、教导主任要选聘业务素质强的教师担任教研组长,组织设计学校教学研究活动的开展。学校领导班子要经常深入教学第一线,进入课堂,随机听课,了解教师的教学观念、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学氛围,并做好观察和记录,以便指导教师教学。同时,学校要组织学校相关教研机构积极开展区域间、校际间和班级间的教研活动,为教师搭建教学经验交流与合作平台,取长补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五、切实抓好教师队伍师德师风建设。学校党支部、教育工会要把教师师德师风建设放在重要的位置上抓紧抓好,抓出实效。按照上级的要求建立“一把手负责制”和“师德责任追究制”,按照“领导当楷模、教师树形象”的原则在教师中开展各种主题不一的师德师风学习教育活动。

六、优化学校寄宿制条件,加强家校联系,探索有效措施,解决“留守生”“撤并生”管理,促进教学质量的提高。建设中心寄宿制学校,不断完善学生在校学习生活的各种设施设备,留得住寄宿就读的学生,让他们的家长放心,保证学校的安全、稳定运行,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前提。学校同时还要建立完善的家校联系制度、家长参与学校管理制度,定期组织召开家委会或家长大会,充分听取广大家长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建议,使学校的管理和发展置于社会各界的参与和监督之下,以社会各界、学生家长的共同参与,推动学校健康和谐发展。

七,提倡学校课程校本化。我区教育相对落后,学生整体水平较差,统编教材是不适合我县学生的。偏远地区学校在将国家课程校本化以及开发校本课程方面面临两大难题:一是课程资源不足,二是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比较弱。要解决这些问题,关键在于提升教师的课程开发能力,因为课程资源不足问题在很大程度上与教师的课程资源开发与应用能力薄弱有关。

总之,全面提高边远中小学教育质量是时代的要求,也是义务教育整体均衡发展的需要。作为教育工作者,特别是身置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其任重而道远,特别需要我们发扬老的精神,以我们庄严宣誓的内容为指导,努力提高学校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让家长放心,学生安心,创人民满意的教育。

参考文献:

1.翟帆.压力叠加,农村教师职业认同感低[N].中国教2007-01-05(2)

2.徐秋云.贫困地区农村中学化学教师专业发展研究[D].重庆:西南大学,2007.

3.李尚卫,袁桂林.我国农村教师制度反思[J].教师教育研究,2009,(3)

4.朱旭东.我国现代教师教育制度构建[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版,2007,(4)

5.慈航.论农村教师教育培养制度和培训模式[J].当代教育论坛,2007,(11)

上一篇:生殖股神经解剖在泌尿外科临床应用中的分析 下一篇:分组教学在初一年级体育教学中的应用研究